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已完结

主演:亚历克·鲍德温,史蒂夫·马丁

类型:综艺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剧情介绍

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完整获奖名单:www.douban.com/movie/oscar  相关豆列:www.douban.com/doulist/408392/  【最佳影片】Best Picture  《拆弹部队》/ “The Hurt Locker” Nominees to be determined  【最佳导演】Directing  凯瑟琳·毕格罗《拆弹部队》/ “The Hurt Locker” Kathryn Bigelow  【最佳男主角】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杰夫·布里奇斯《疯狂的心》/ Jeff Bridges in “Crazy Heart”  【最佳女主角】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桑德拉·布洛克《弱点》/ Sandra Bullock in “The Blind Side”  【最佳男配角】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克里斯托弗·沃尔茨《无耻混蛋》/ Christoph Waltz in “Inglourious Basterds”  【最佳女配角】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莫妮克《珍爱》/ Mo’Nique in “Precious”  【最佳动画长片】Animated Feature Film  《飞屋环游记》/ “Up” Pete Docter  【最佳纪录长片】Documentary (Feature)  《海豚湾》/ “The Cove” Nominees to be determined  【最佳外语片】Foreign Language Film  《谜一样的双眼》阿根廷 / “El Secreto de Sus Ojos” Argentina  【最佳原创剧本】Original  Screenplay  马克·鲍尔《拆弹部队》/ “The Hurt Locker” Written by Mark Boal  【最佳改编剧本】Adapted Screenplay  乔福瑞·福莱切《珍爱》/ “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 Screenplay by Geoffrey Fletcher  【最佳摄影】Cinematography  《阿凡达》/ “Avatar” Mauro Fiore  【最佳剪辑】Film Editing  《拆弹部队》/ “The Hurt Locker” Bob Murawski and Chris Innis  【最佳音效剪辑】Sound Editing  《拆弹部队》/ “The Hurt Locker” Paul N.J. Ottosson  【最佳音响效果】Sound Mixing  《拆弹部队》/ “The Hurt Locker” Paul N.J. Ottosson and Ray Beckett  【最佳视觉效果】Visual Effects  《阿凡达》/ “Avatar” Joe Letteri, Stephen Rosenbaum, Richard Baneham and Andrew R. Jones  【最佳化妆】Makeup  《星际迷航》/ “Star Trek” Barney Burman, Mindy Hall and Joel Harlow  【最佳艺术指导】Art Direction  《阿凡达》/ “Avatar” Art Direction: Rick Carter and Robert Stromberg; Set Decoration: Kim Sinclair  【最佳服装设计】Costume Design  《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 “The Young Victoria” Sandy Powell  【最佳配乐】Music (Original Score)  迈克·吉亚奇诺《飞屋环游记》/ “Up” Michael Giacchino  【最佳歌曲】Music (Original Song)  "The Weary Kind" -《疯狂的心》/ “Crazy Heart” Music and Lyric by Ryan Bingham and T Bone Burnett  【最佳动画短片】Short Film (Animated)《商标的世界》法国 / “Logorama” Nicolas Schmerkin  【最佳真人短片】Short Film (Live Action)  《新房客》丹麦 / “The New Tenants” Joachim Back and Tivi Magnusson  【最佳纪录短片】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普鲁登斯的音乐》/ “Music by Prudence” Roger Ross Williams and Elinor Burkett未坐监第一季赌城煞星海尔智趣新潮夜友情大作战挚爱迷雾血色星期一2病毒不做爱情傻子金牌评论员第二季风儿踢踏踩今晚在U型酒场绿色奇迹死亡录像3:创世纪幻想嘉年华 EX Season大国建造女武神的餐桌 第一季奋力一搏狂欢命案第二季情义无悔明天男孩恋之酒滴古墓神蛇我和我的第二故乡小镇猪事昨日重现之舍命情缘权欲第四季半城明媚半城雨 第一季寻找刘三姐马龙,听我说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美丽的谎言魔力1988凉宫春日的消失圣诞风暴邪恶力量 第二季白山新歌T教授 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transcription[The 8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se speeches touched me.
第一个是《precious》里面那个黑人的获奖感言;
第二个是《the blind side》女主角sandra bulock的获奖感言。
----------------------
First, I would like to thank Academy showing that it can be about performance and not the politics;
I wanna thank Ms Hadi Mcdaniel for enduring all that she had to so that I would not have to;
Tyler Perry and Opera Winfrey, because you touched it, the whole world for it;
Ricky Anderson, our attourney, Anderson and Smith, 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my entire BET family, my Precious family, thank you so much.

And to my amazing husband, Sydney, thank you for showing me that sometimes you have to forego, doing what's popular in order to do what's right.
And baby, you were so right.

God bless us all.

------------------------
Did I really win this? Or did I just wear you all down?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academy to allow me in the last month to have the most incredible ride with a room full of artists that I see tonight and I worked with before and I hope to work with in the future who inspire me and blaze trail for us, four of them that I fall deep in love with, I share this night with, I share this award with.
Gabby, I love you so much. You're exquisite; you're beyond words to me.
Carey, your grace, and your elegance, and your beauty, and your talent... makes me sick.
Helen, I feel like we're family, real family. I don't have words to express, just what I think of you now.
(to Merlyn) You know what I think of you--you're such a great kisser.
I have so many people to thank for my good fortune in this lifetime. And this is an once-in-a-lifetime experience, I know.
To the family that allowed me to play, the Tuohy family, I know you're in here. You probably hear her in a minute. Maybe not.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opportunity to... the family that made this film that ga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Jonny Hanka, Gill Nader, Elkind, Warner Brothers, the actors... everyone who showed me kindness when i wasn't fashionable, I thank you; to everyone who was mean to me, when I was in...George Clooney threw me into a pool years ago, I still holding a grach(?). But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to thank, not enough time, so I would like to thank what this film was about for me, which are mums that take care of the babies and the children no matter where they come from. Those mums, those parents, never get thanked. In particular, I feel to thank one. So, if I can take this moment to thank Helga Bee for not letting me ride in cars with boys till I was 18 'cause she was right about what she said was right and what I was gonna done was what she wanna do(?); for she picking me practice everyday when I got home, pianno, ballet, whatever it is I wanna to be. She said to be an artist, you have to practice everyday; and reminding her daughter there is no race, no religion, no class system, no color, nothing, no sexual orientation, makes us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We're all deserving of love. So to that trail blazer who allow me to have... that... and this, and this.
I thank you so much for giving me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with these extraordinary women. And my lover Meryl Streep. Thank you.

 2 ) Oscar has never been SO DISAPPOINTING!

本届根本就是不着调的三不沾。非艺术,非主流,非原创--只有男配和服装是实至名归,完全看不出这群没有立场的评委有何格调可言。

在E Street Cinema看今年短片时就没看到一条出众的,当时就预感此届质量不佳,还窃为混蛋暗喜了一把。没想到这群老人家不论是思想还是品位都老得这么快,已经沦落到非炫耀话语权则不能获得快感的地步。 彻头彻尾的失败。

主持和编排乏善可陈,红毯也是有史以来的晦暗,仿佛有意与经济危机应景。以前牛奶葡萄般的女人现在全变金丝蜜枣。感动过我们的天才老的老,河蟹的河蟹......新人一直在露脸,可永远超越不了路人甲或“那个谁”的境界,让人没有期待,也没有Comments,只有关于他们的小报消息预示其中99.99%已经或正在残在路上。

美国现在除经济衰退外创造力也严重衰退。

It's a party for the mediocre on a sinking ship.

 3 ) 卡梅隆还是卡梅隆,奥斯卡还是奥斯卡

卡梅隆依旧是那个电影世界中的技术偏执狂,奥斯卡依然是万千中国导演梦寐求之的小金人和所谓的国际荣誉,只是,这一切在2010年的颁奖典礼上全部都物是人非,恰似一江春水东流去。

卡梅隆一直都在继续着他的商业大片的创作之路,有得必有失,过于技术上的狂热和迷恋必然会导致电影本身故事的完整性和思想性上的缺失。
《阿凡达》在本届奥斯卡典礼上的失利就说明了这一点,在电影上,大家看重的更多的还是故事性和思想性这类可以打动人们心灵的深层次的东西。
在颁奖之前,和同学讨论呼声很高的《阿凡达》。一致认为,《阿凡达》得不得奖都是有存在的可能性,但我自己并不看好《阿凡达》,因为其故事本身就没有很大的说服力,即使是因为大家乐以载道的技术革新这一方面,我也不是很认同,毕竟所谓的真正适合看《阿凡达》的3D影院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是寥寥可数,大多数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所看到的无非是电脑屏幕的扩大版而已,所以真正的技术革新带来的观影快感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体验到,这是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不简单!

不是电影的《阿凡达》
《阿凡达》的社会影响早已超出一部电影应有的,对于《阿凡达》,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个动作——膜拜!
                                           —— 《看电影》
《阿凡达》电影所讲述的是再简单不过的故事,我们可以用很流行的一些词汇组合来描绘这部电影的所有:
 “拆迁总动员+宇宙最牛钉子户=《阿凡达》”
当然,《阿凡达》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事件,但却又不仅仅是这么一回事。还有“爱情”,对于所谓的“爱情”,个人一直认为那是一个极其玄乎的东西,所有的故事都是因她而起,但人们却又十分的依赖他,那爱情就像是空气,很虚无、在生活中却又必不可少,搞不好,因为氧气的纯度问题还会弄出诸如“爆炸”这般很惊天动地的悲剧事件出来,可是人还真是一种很下贱的动物,越是危险的东西,人类的欲望就越是强烈。
而所谓的“爱情”也就变成了电影之中不变的主题,所有的电影,说穿了——“惟情而已”,不同的只是导演在对“爱情”的演绎上的细微的差别。
《阿凡达》当然逃避不了所谓的“爱情”的电影魔咒。很俗套的爱情故事,可是在卡梅隆的手里却变得十分的惊天地、泣鬼神了,大有中国古代《无邪》中“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的悲情色彩!这一切,在卡梅隆手中,竟能如此般的避重就轻,轻车熟路,只能说“佩服,佩服”。
詹姆斯不愧是詹姆斯,卡梅隆也真不是吹的!
就是有一天,卡梅隆拍电影破产了,就着卡梅隆这三个招牌,明天依然可以东山再起,电影界里的卡梅隆或许在《泰坦尼克号》成功的那一刻就有了之如“可口可乐”那般的影响力,卡梅隆早已成为好莱坞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从《真实的谎言》开始,再到《终结者》系列的缔造、《泰坦尼克号》的巨大成功、直至今天的《阿凡达》,改变得只是一个个人们熟悉的电影名字一般的符号,不变的是卡梅隆巨大的电影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数年来其铸就的品牌效应,每当一部带有卡梅隆印记的电影诞生的时候,无论是观众还是所谓的影评人,甚至是电影制造者对其的研究都不再仅仅是局限在电影表意性的表面的探讨和研究。
卡梅隆永远是电影界的革命者,在不断引领者电影的潮流和趋势。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电影进入所谓的商业片的“大投资”阶段,而现在《阿凡达》必将引领另一个阶段,而这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大片的军备投资竞赛和3D电影时代的来临”。
《阿凡达》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般简单,他带来的更是一场社会影响的终极表达。
同样,我们看待《阿凡达》也不应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故事情节之中!因为就剧情表现而言,用“拆迁总动员+宇宙最牛钉子户+旷世之恋”这般俗气的字眼和符号就可以概括《阿凡达》的全部和所有。

看电影,我们无非追求的是两种刺激,一是感官表面的刺激,这种感官表面的刺激体现在电影上是画面和声音、语言台词、配乐;一是心灵的深深的震撼和刺激,此种刺激激发的是心灵的一种共鸣和感动。
对于感官表面的刺激而言,好莱坞式的商业制作无非是很好的例子,这样的电影成功的套路很简单、也很模式化,明星+火爆动作+强冲击力的画面+吸引眼球的元素,比如《碟中谍》系列等等就是典型的代表,而另一种刺激则是每位导演所毕生追求的,这类电影虽没有强劲冲击观众眼球的刺激画面但却给每位看过的观众内心留下难以磨灭的人生路程之上的深刻印象,《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是这类经典的代表作,他们给以人的影响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却意义重大。

好电影的标准是在不断演变的,什么是好电影,在过去,好电影可能是指“好看的电影”,也可能是指“卖座的电影”,但在商业化的今天,好电影指的就是“好看又卖座的电影”。
对于刺激感的分类而言,《阿凡达》无疑是前者,很表面化的刺激,然后带给观众犹如吸食毒品的感官享受,然后被人们渐渐遗忘;但对于电影标准分类而言,《阿凡达》又的确是一部“好看又卖座”的成功的商业电影,是电影商业化模式下的又一幸运儿。所以,至于怎样定义《阿凡达》这一“怪胎”着实让人费解。

就思想性而言,《阿凡达》没有什么很让人深思的道理,大多道理都是电影传递了好多遍的老调重弹,拿出来毫无新意,但从商业化运作来看,《阿凡达》又的确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不仅赢得了票房,还赢得了观众的口碑。
也许,《阿凡达》真的已超越了一部电影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也许,数年后,《阿凡达》也会被奉为经典;也许,《阿凡达》的创作标准会被后来的电影导演视为圭臬。
五亿美元的投资、数以千计的特技、3D制作,这一切的一切必将带来电影界的又一场新的革新,就如《2018》台词所说的那样: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写到最后,感觉“膜拜”的评价对于《阿凡达》而言有点夸张和做作,但致敬则是必然的,致敬不仅仅是像《阿凡达》表达敬意,更是向卡梅隆这位电影界的革命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虽然哥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流传着哥的传说!”
                                    ——卡梅隆 (2120年)
当然,即使放在今天,当《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以及《拆弹部队》三者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时候,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选票投给卡梅隆,只是不是给《阿凡达》,因为商业上的成功代表不了电影艺术上的成功,《阿凡达》无非只是商业大片而已,而只有《泰坦尼克号》才是艺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不仅赚全球票房,更赚世界人们的眼泪和口碑,数年前,在奥斯卡上面的,《泰坦尼克号》风光无限是一种必然。
只是在今年,卡梅隆的票房大片《阿凡达》败给自己前妻的小成本制作《拆弹部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可是,自己对于《拆弹部队》的成功实在不敢苟同,看完后也没有什么“心有戚戚焉”的感叹,只是,不可回避和否认的是:《拆弹部队》敢于正视,描写了社会现实——伊拉克战争!
还是那句老话,票房代替不了什么,要知道,《拆弹部队》在全球的票房只有可怜的2000多万没有,似乎达不到《阿凡达》的一个零头。奥斯卡评奖,关键还是要看那一帮学院派的老头们···

PS:我在想:如果卡梅隆没有和凯瑟琳•毕格罗离婚,那他两个人岂不就是电影界的黄金拍档,就像金庸和琼瑶的结合一样,那在电影界岂不是无敌了吗?拍出来的电影岂不是又好看有卖座?

 4 ) 《阿凡达》VS《拆弹部队》:故事是关键,与人气和票房无关

       《阿凡达》冲击奥斯卡失利,没有得到重要奖项,而《拆弹部队》大获全胜。结果有大量网友为《阿凡达》鸣不平,有的认为奥斯卡评委歧视科幻片,有的认为就不应该挑剔科幻片的剧本,《阿凡达》这种“反侵略战争”的电影才应该得奖,有的人还以为“好看”、“技术划时代”的电影就该得奖。这种情绪甚至使部分人把矛头对准《拆弹部队》,说这部电影美化伊战,是美国主旋律,还有票房太低等等。在下看过《拆弹部队》之后,个人感觉这些人根本没好好看这部电影,它能获奖是有道理的。
    《拆弹部队》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思想就是军人被战争异化,最终只能回到战场,战争如同鸦片一般使原本正常的人深陷其中无力自拔。电影想要人们反思战争带来的后果,并没有认可伊拉克战争,可不知为什么在部分人眼里就变成了“美国主旋律”?男主角的两个战友认为他很奇怪,连他自己也承认自己不正常了,只能从拆炸弹中寻找刺激;里面那个和善的军医不知战场处处都有危险,结果第一次跟男主角他们出去执行任务就被炸死,这是何等悲哀!不知这跟主旋律有个毛关系?哪里美化了所谓的“狂人战争”?
    这部片子票房的确是低,可毕竟美国人谁会争着抢着去看这种压抑的、反映自己身边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悲剧电影?于是他们宁愿去看喜剧片放松心情。如果换成你,给你两个选择,你是愿意去看《大兵小将》还是《秋菊打官司》?如果你愿意看《大兵小将》,说明你也无法看懂《拆弹部队》这种类型的电影,也就只能看看那漏洞百出的“反侵略”大片了。
    《阿凡达》的科幻片大制作只是题材对它的技术上的要求,骨子里还是必须要讲故事的,毕竟故事等于是电影的灵魂。那么凭什么科幻片大制作就可以忽略故事和剧本?所谓电影就是用画面讲故事,而不是堆砌特技!《指环王》为什么就能获奖?因为有原作小说在那里撑着,故事剧本过硬!而《阿凡达》的故事其实很老套,剧情上也有硬伤,与《变形金刚2》等片子没什么区别。举几个例子:
    其一,地球军和纳威族实力相差如此悬殊,如同现代美军打以前的印第安人一般,结果纳威族却赢了!怎么赢的?靠星球意志!如果星球还有意志的话谁打得过啊?结果纳威族也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获胜的。这个星球差点被毁灭了才迟迟出手,那星球意志早干嘛去了?这一点不合理。
    其二,主人公融入纳威族的速度也实在太快了点,要与自己的母星和同胞为敌,应该内心十分挣扎吧?结果片子里也没有足够的铺垫来说明他的转变,有些生硬。还有男主角爱上女主角这一点也是,地球人爱上外星人也爱得太快了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完全把自己当做外星人……我只能说男主角太博爱了,超越了种族上的差异。
    这样的剧情,比之其它几部提名的电影都不如,怎能获奖?
    《阿凡达》的失利在于它的软肋终究是科幻片的软肋:故事。如果脱掉所有特技的外衣,这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故事。如果制作成普通2D动画片的话,估计不会有多少人看吧……奥斯卡的评委最看重的永远不会是特技,那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剧本,演员的表演,故事的流畅性,导演的水平……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是一部电影的血肉和灵魂。至于票房和人气啥的都不在考虑之内。既然女导演都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双丰收了,黑人女演员初次提名就获得最佳女配角了,歧视科幻片之类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吧。奥斯卡评委在向所有人传递一种信息:只有影片质量和演员的演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阿凡达》获了最佳影片,那么所有人都会去一窝蜂地拍大片,拍不起大片的导演和演员就会信心全无了。这对于电影业将会是灭顶之灾。
    于是,《拆弹部队》名正言顺地获奖,而《阿凡达》作为商业片已经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功,其实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喜爱电影的人,完全没必要为了获奖与否较真。毕竟,我们只是看客。

 5 ) 奥斯卡:入侵者颠覆了拆迁斗士

其实本文的标题比较适用于明天早晨的娱乐新闻。

副标可以解释一下,本届奥斯卡,毕格罗带领拆弹部队消灭了前夫卡梅隆的阿凡达……

真真搞笑的一幕。

中午顽强的在屏幕前挺着,迷迷糊糊听着不太明白的奥斯卡颁奖礼,就为了等到最终结果揭晓的一刻。结果,万众期待、好评如潮、全球票房25亿美元的阿凡达,惨败于完全暴力、官司缠身、全球票房仅仅1200万美元的拆弹部队——诸多提名影片中唯一的赔钱货……

奥斯卡,公然无视于金球奖、导演工会奖的提前预测,今年就是要玩一把个性了……

也顺便,在3.8国际妇女节向女导演致敬一把:一个女人拍出了纯男人的战争巨制,这是嘉奖女人终究为男人服务,还是佩服女人如水心灵下的冷静与暴力?(PS毕格罗真是够壮的,礼服映衬下的肌肉不比男人差……)

本来颁奖过程中,跟朋友还热烈讨论,会不会奥斯卡玩一把分果子的公平游戏,最佳导演给毕格罗,最佳影片给了阿凡达——就是没想到真的能一边倒。

阿凡达好歹也算一开创3D时代、瞬间占据历史票房冠军的史诗,怎么就沦为最佳摄影、艺术指导、视觉效果这几块肉骨头小奖就打发过去的宠物一般了呢?

其实也是,怎么的,拆弹部队也是反映伊战的片子,颂扬美国人正义、英勇的行为——比照阿凡达中美国人飞到外星球去占领他人家园反遭无间道的背叛,还被打回来的狼狈样,哪个高位的评委们也要权衡再三——毕竟,这不仅是艺术或者技术的投票,奥斯卡可是某种程度代表美国的国家观点官方立场啊。

结合现在争论的沸沸扬扬的撤军与否,目的不纯、为石油引发战争的舆论,显然为了稀有矿石发动战争的阿凡达太过写实了,言论自由的美国,也是有一定舆论控制滴——思想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国家机器的伴生品。

何况,若阿凡达赢了,我们就真的陷入绝望的尖端技术引领电影发展的潮流中了——那别人还怎么混?

所以给我们一个二流的拆弹部队吧,这样好歹还有个盼头。

虽然这部立意鲜明,很投奥斯卡爱好的战争片,实在有粗制滥造、表述不清的嫌疑。

挺奇怪,这对前任夫妻,怎么就在同一年拍出了如此对立的作品,一边是颂扬入侵伊拉克的大兵们,一边贬低争夺资源还失败的美国人。也奇怪,自打凯瑟琳上台,摄像就没给卡梅隆一个镜头……

结局也非常现实,暴力的拆迁者凭借强大国家机器,击败了手无寸铁、反对拆迁的草民们。

至于票房差距云云,统统可以交给艺术从来都不是大众的这句话来搪塞嘛——看其他获奖的,虽然也没啥争议,但貌似也很偏小众吧?

可惜了我爱的摩根弗里曼,也可惜了昆丁的无耻混蛋(虽然好歹混了个男配,比颗粒无收的在云端好些),本届的奥斯卡啊,本身就是一出变幻莫测的搞笑剧:没事天天炒作卡梅隆与毕格罗这对前任夫妻对决的场面也就罢了,还弄出个头一晚收获金酸梅最差女主角第二天荣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反转剧——是奥斯卡想鄙视金酸梅,还是金酸梅调侃了奥斯卡?

算是给四处地动山摇的地球人来点乐子吧……

 6 ) 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

      说实话是第一次看奥斯卡的现场,通过网络,无所不能。在这里不想评论开场舞那些穿着火鸡服装的舞者,还有两个主持人插科打诨说着美式笑话。就单单说为什么选中了拆弹部队而非阿凡达。其实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
    俩主持人在介绍卡梅隆的时候,从“内侧袋”拿出了3D的眼镜,然后像发现外星人一样发现卡梅隆,用带着三分鄙视、七分嫉妒的口吻说他是如何狂卷票房。而后用“杀虫剂”喷那些“生命种子”,又有个跳梁小丑扮成阿凡达的样子揭晓最佳化妆奖。尽管舞台星光熠熠,垂坠的链子闪着蓝光,不注意还以为是闯进了潘多拉星球。但这一切的举动都说明了奥斯卡不稀罕阿凡达。因为并非专业人士,所以没法分析个中原因,以免贻笑大方。但却能对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阿凡达说上两句。因为我看了拆弹部队,觉得对阿凡达的喜爱是基于文化上的契合,多亏了那一个“强拆”的解读。而对于伊拉克战争,说实话中国人还真没兴趣知道你们在别人家里不知所谓地做一些什么。这或许就是为什么阿凡达在豆瓣电影榜首居高不下,而拆弹只得了7.7分。
    所以说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从生命种子被喷开始,阿凡达的落败已成定局。但成功与否是否就一定需要奥斯卡来确定呢?我想奥斯卡不是美国电影的高考吧,who care~

 短评

这届马马虎虎吧,虽然爆冷但基本无感,最大遗憾就是《阿凡达》错失了几个大奖(只得了几个技术奖项),反倒是卡神的前妻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大获全胜,毕格罗也成为了为数不多获得最佳导演的女性影人。PS,还是最喜欢《珍爱》,桑德拉·布洛克凭借《弱点》终成影后,本届最佳纪录片《海豚湾》是我们法学老师在课堂上不停推荐我们看的一部电影,也算有缘。

9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还有点印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不给阿凡达给拆弹部队存心的啦。

12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笑点太无趣。恐怖片精剪还不错。

14分钟前
  • Spy Liu🌈
  • 还行

两位大叔主持,NPH唱了开场。

15分钟前
  • 肥皂泡泡
  • 推荐

Boring~

17分钟前
  • 布鲁斯橋
  • 较差

到最后给了【拆弹部队】凯瑟琳·毕格罗一双喜临门,双黄蛋啊!我看女导演腿都软了,走道都如似梦呓。主持人扶着凯瑟琳,把拿着她的一座奥斯卡说:“阿凡达已经过去式了”。不知卡梅隆感想如何,先是自己前妻,人家还坐在前排不知故意与否,最后还拿了全场最大赢家,我靠笑死了。

18分钟前
  • Von不停
  • 推荐

10年前的奥斯卡比现在用心多了。最佳配乐的那段舞蹈,最佳男女主角前的搭档夸赞都比现在走过场的程序有趣得多

20分钟前
  • 冬青again
  • 推荐

哎,在线看的缺点就是不好确定时间轴,硬生生的看了3个多小时,真是无聊得可以。。。

22分钟前
  • 一贫
  • 还行

两位主持人都是喜剧明星,挺好。

26分钟前
  • 两次晕倒在厕所
  • 力荐

双人主持#¥

27分钟前
  • hungry
  • 推荐

最喜欢的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两个主持人太搞笑了

30分钟前
  • 一顾倾城
  • 力荐

那年的拆弹也是冤案,心疼卡梅隆。

34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5

36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还行

这届大概是我刷的次数最少的一期,主持人卖腐不是我的菜

41分钟前
  • VivianS
  • 很差

用唱歌“报”提名电影,没有用“拍恶搞提名电影的短片”来得有意思。反倒采访最佳动画长片提名主角们挺有意思的。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重温,整体水平肯定是比后来要高的。阿凡达爆冷错失最佳影片这个点实在太遗憾了。

45分钟前
  • 陈ken
  • 推荐

他俩主持没啥意思,就像爱很复杂除了精美,也没啥意思。而且还需要NPH先唱。。。干脆让人家主持嘛,又不让。

50分钟前
  • 南生817
  • 推荐

8/10

54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还行

其实比起风骚的金刚狼,我还蛮喜欢这两个喜欢讲笑话的老戏骨。

55分钟前
  • 涵湘宁
  • 力荐

除了记得女导演获奖了,其他的完全木有印象啊……

58分钟前
  • Monalis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