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

已完结

主演:易立竞,韩红,黄晓明,俞灏明,周杰,周笔畅,王珮瑜,李开复,海清,柯蓝,丁锐,马薇薇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剧照

立场 剧照 NO.1立场 剧照 NO.2立场 剧照 NO.3立场 剧照 NO.4立场 剧照 NO.5立场 剧照 NO.6立场 剧照 NO.13立场 剧照 NO.14立场 剧照 NO.15立场 剧照 NO.16立场 剧照 NO.17立场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立场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立场》是由易立竞工作室联合爱奇艺出品的深度访谈节目。由拥有19年媒体从业经验的资深人物访谈记者易立竞(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担任采访者。  节目在形式上使用了纪录片元素,秉持“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的理念,放下预设的立场,邀请这个时代中有价值的人,离开演播室,回到他们社会角色所对应的环境中,通过丰富的视觉语言、立体观察、多次访谈,穷尽一切可能去理解和呈现被访者的思想和行为。哈瓦那三日危情真实的谎言有时快乐有时悲伤创之界限part2河豚2021雪与熊我是法外情真 第一季小男人遇上大女人维琴河 第三季公主代理人续篇:第二章无限接近特工千金归来五卢比恩仇录杏林血泪糖果屋大道深入敌后2:邪恶轴心离家的男人神探科莫兰 第一季爱情与灵药警察学校6:解救围城My Playlist失控记忆 (2018)感谢你抽烟江湖男女(1964)天与地粤语寻香之旅古宅老友记:2022圣诞特别集非一般采访幻夜奇谈偶像活动 第二季四十九天的食谱变异九头蛇小书痴的下克上:为了成为图书管理员不择手段!喜从天降大门奖冰血缉凶第二季啦啦队长末任女士就拜托了汪洋中的一条船1978木浦黑帮天堂眼镜蛇1987专精特新研究所怒海红尘

 长篇影评

 1 ) 立场:采访多数时候,不是知识的交换,而是见识的相互吸引

在包包女士的推荐下观看了《立场》里对马薇薇的采访。心中颇多感悟。

[关于采访:被访者自我打量,采访者自我求索]

作为一档秉持"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理念的深度访谈节目,《立场》有很多精彩之处。最大的精彩在于采访的成功。好的采访,是被访者的自我打量,是抛去了他人偏见的重新解剖。(此句摘自包包女士的文章)

采访者是资深人物访谈记者易立竞,现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有人评价,"她的采访,为被访者营造了一个平和舒适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尽量无所顾忌的表达。”与此同时,她了解她的受访者,同时愿意理解、懂得他们,“她满怀真诚接受他们的吐露,她帮助他们剖析内心,帮助他们还原自己的真实,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第一次看易立竞的采访,采访对象是《奇葩说》BBking马薇薇。

整个采访过程中,易立竞思路清晰而反应灵敏。马薇薇是一个思维反应极其灵敏的辩手,而在这样的采访中,易立竞能随时接上马薇薇的话,并且能用更恰当的词汇概括总结马薇薇的回答要点。

在马薇薇描述"辩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的时候,马薇薇认为,“没接触辩论前的自己,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是那种梦想要跟爱的人浪迹天涯的人。辩论让我能理性控制自己的人生,能有逻辑地去生活;换而言之,辩论让我能用理性驾驭那种浪漫,不至于瞎浪。”

易立竞立即补充到,“浪漫会失控。”

"失控"这个词,与"瞎浪"相比,没有那么的网络化和戏虐性,也更精准。

当马薇薇所提到自己的应激反应,易立竞用"像一个战士"准确地概括了马薇薇的特质。

当易立竞询问马薇薇"觉得自己得到的爱多不多",马薇薇回答"客观来讲,我得到的爱是很多的。"

易立竞立即反驳道:"可是得到的爱多不多,得从主观上说。"

马薇薇补充:"可是主观上得到的爱多不多,还与我自己的感受能力有关。"

当马薇薇聊起"老僵尸"的时候,易立竞微笑着看着马薇薇,轻轻地说出"你对他们有道义"。"道义"这个词,真的太精准了。马薇薇自己也非常同意这个词。

这种两个人有来有往的交流,真的太精彩了。采访多数时候,不是知识的交换,而是见识的相互吸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易立竞的采访尺度把握得非常好。因为采访对象是马薇薇,因此这次采访的节奏偏快;马薇薇不想要聊原生家庭,因而这次采访深度仅在马薇薇的职业、友情层面上;整个采访言语客观,态度平和而审慎,却能敏锐地聊出马薇薇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关于快乐:直面自己平凡的诉求]

马薇薇聊起与肖骁喝酒时的自己,她觉得是这段时间以来自己最快乐的时候。"从喝酒之后,我感受快乐更容易些了。"在那个时候,"脑子里什么都不想,不抵抗外部任何事物"。

黄执中、邱晨、渐彪他们与马薇薇的聊天,会更偏深层次,这样的聊天沟通也会很快乐,那是精神上的快乐,也很畅快淋漓。

而与肖骁的相处中,她平凡的诉求被满足,比如"穿个好看的裙子,被夸好好看呀宝宝"。

这是对时间度过的方式有着不同的需求。听完马薇薇和易立竞的聊天后,我也意识到,直面自己简单平凡的需求后,会变得更容易感受到快乐。

[关于友情:未来]

太羡慕老僵尸他们了。在对待友情和家庭上,我和马薇薇的态度很像,在马薇薇的身上,我找到了未来我的努力方向:在年轻的时候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养老。没有家庭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是我的家人。

[关于道德:道德是用来自律的,而不是用来自保的]

当易立竞聊到"网络暴力"的时候,马薇薇说出了以下这段话。

记下以自省。

最后,分享《立场》的开场词:

人间如剧场,每个人都带着角色前行,做记者十几年,我试图在每次采访中发现角色后面的人。这需要与之匹配的提问、适宜的谈话场。这个场有时是磁场,相见恨晚;有时是战场,刀光剑影;有时是舞场,进退有度。但说到底,一切取决于你的立场,在这个很多人急于评判的时代,选择深谈、倾听,也是一种立场。理解世界并无方便法门,我们可以一起求证、发现,然后体会重新打量的喜悦。

 2 ) 这样尖锐而真实的访谈节目已经不多见了!

喜欢访谈节目《立场》,因为看到一个人的真。说起来明星的经纪团队已经为ta们设定了“人设”“标签”,易立竞的问话像针,开始时我会觉得有些尖锐,但越往后越发现这样才能剥开明星的内心,因为明星已经把自己藏的太深太久了,她们常表现的是她们该表现的,那节目的真实性谈何意义。所以我肯定易立竞的问话方式,尤其周笔畅那一期,周笔畅甚至问镜头外的工作人员是不是不能讲。

一期是海清,她讲“人生实苦”,讲自己科班出身毕业接不着戏,那时候的心路历程。到零几年拍《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时已经快三十,逐渐成名。不开心时,我会想想这句话,接纳“人生实苦”这个道理后确实心态会好一些。

还有一期是京剧艺术家王珮瑜,女的,近几年参加了跨界歌王等各类综艺。也是讲自己曾经十七八岁就是京剧名角,受人尊重追捧,拿存的三十多万辞了副团长的职务创业,信誓旦旦说自己怎么会失败,后来被社会狠狠地抽了巴掌,她讲的很搞笑,已经看淡。

挑着感兴趣的看,海清、黄晓明、周笔畅、王珮瑜等,整体节目10分,这样真实探究的访谈节目,已太难得。

 3 ) 随记 周杰采访

看完周杰的采访节目,我觉得有两个字用来描述他——通透。不是敏感,不是耿直,不是反叛,而是通透。他是一个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活成什么样的人,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生活家。因为通透,所以自信,因为通透,所以不合群,而什么是群众,群众是大部分连自己也看不清的人,他这样一个人该如何合群? 在节目中,很容易就能发现他是一个很敢说并且表达能力极强的人。但他并不屑于通过惊人言语而制造热度,或者所谓“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因为他可能都不在意“大众”。他的说更像是一种正义的发声,真诚的发声。当大众习惯性被误导,习惯去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甚至蒙住双眼去撒谎的时候,他不介意作为那个勇敢的人,去撕破这些谎言并引导他人正确思考。因为当事情愈演愈烈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站出来的责任。他有气节,有立场,有尊严,他这样的人不是不合时宜,而是太正,所以他介怀于表情包事件。 当然,没有人是完美的,更何况这个之前被各路网友黑得不行的周杰。在没看这次访谈之前,连我自己对他都是道听途说且觉反感的。 周杰在这几场与主持人的对话中,几乎是压倒性的,当然,这个可能跟主持人的专业水准以及领悟能力有关。我的看法是,主持人和周杰虽然能正常沟通,但是思想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周杰在谈话中,是主导性的地位。他喜欢把“明不明白”,“懂了吗”这种核对意思的词挂在嘴边,什么样的关系里容易出现这样词? 老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而在这些关系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一方是有绝对话语权的。这里也顺带提一下主持人的问题,主持人时常存在面部表情僵硬甚至眼睛无神的情况,而她在这样的状态下再时不时抛出几个冷不丁的问题,反而更像是在质问,挑战周杰。而周杰,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访谈节目,几乎是知无不言。所以,他们的谈话中,也意外地产生了一些火花,让我的尴尬也少了一些。 最后,还想谈一下周杰提及的令我印象深刻并且较为赞同的几个观点。观点一,他说他不喜欢“大家”这个词,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绑架。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喜欢用“大家”这个词的群体的心理,就会发现他们确实存在底气不足,不敢担责的特点,而周杰骨子里不看好懦弱的人。或者一个特别有想法,足够自信的人,经常会用的表达应该是“我认为”,“我觉得”。而不是引用别人的话或者借用“大家”这个词来撑腰。 另外一点是他对于自由的看法。他认为自由最后是完成精神自由,而精神自由的前提不一定是财务自由,而是财务有盈余即可。因为一个眼里从来只是金钱名利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暴富或名声大噪而开始追逐诗和远方。诗和远方是心中的信念,是心中的自由,只要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为生存而奔波,那么我们此刻,眼前,就应该有即刻的诗和远方。 完。

 4 ) 《立场》观察分析报告

假期窝家里补觉,补到天昏地暗后,打开了《立场》开始假期观影计划。

作为一档深度访谈节目《立场》在豆瓣或者其他平台都有不少repo,不管是针对某位嘉宾的访谈所引发的思考,还是针对记者易立竞相关,里面也有不少精彩的内容。

易老师的访谈,看下来都能明白在前期做了大量详实的基础资料,对嘉宾提问的时候能形成特殊的氛围场,让嘉宾能够身在其中进行畅谈,根据嘉宾的反应除了采访大纲也会有即兴提问的部分,能够看到提问的脉络方向和逻辑闭环,看到问题抛出时的层层递进。部分因为聊天时长和节目制作剪辑的原因,能稍微看出删减了一些垫话部分,她的问题并不是突兀存在的,是在引导下水到渠成的状态,温和又坚定的将访谈进行下去。

而我想说的是《立场》里面关于周杰老师的那期,网络上总是被人形容成采访“翻车现场”的那期。就我个人而言看到的是非常精彩的一期访谈,执子博弈的感觉比其他几期都要强烈。其他访谈如果有即兴提问的部分,也是在整体逻辑框架下进行的,而这场完全不一样。

一开始的话,问题跟其他几期类似,会渐渐引入到采访嘉宾身上所发生的比较热的点,确实比较令人好奇的部分进行提问。访谈嘉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不管是自我剖析,分享心路历程还是进行公关,都是比较容易作为突破口的部分。而在周杰老师身上行不通,在他的自我逻辑里,把演员作为职业,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他认为自己作为演员的部分,演技是没有问题的;而诸如演员这个身份所引发的不管是问题还是热点,对他来说似乎不是个事儿/不值得针对这件事去面对,即使那些解释,按他自己的说法,也是奔着社会中的现象所去,而非具体事件。谈话侧重点有关演员身份时,哪怕提问只是跟职业目标相关,他的抗性太强烈了,通过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都能明确感受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访不进行转变,就只是原地打太极,触及不到内核;棋盘上的厮杀感也太过明显,不太应该是深度访谈所呈现出的状态,采访者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易老师也是意识到了,所以后面的发问,以及对问题的一些解释,都是在进行柔化,首先要让周杰老师不以抗性的方式回答问题,要让他主动聊,要让他愿意聊。那些关于水稻的种植,土壤情况,以及对收成的分享,甚至是煮米饭时候的经验,周杰老师在聊起来的时候状态完全不同,能感受到他的分享心态。后面聊天的过程中,易老师也顺着周杰老师的认知和逻辑进行提问。展现出的结果有所不同,由稻田的话题作为延伸,周杰老师对自己内心想法进行解释,谈了他对生活的认知,甚至主动聊到自己的性格且没有前面的抗性。

整个访谈看下来,我看到的不仅是易老师的博弈状态,更多的是在控场困难的情况下,她是怎么去面对的。对着意料之外的情况,考验的更加全面。唔…也能感受到这个过程估计挺难受的,不管是采访时应该持有的旁观心态还是作为记者的信心,估计都受到了些影响。感谢易老师所付出的心血,呈现出来的这场访谈质量真得很高。

(拿出了当年做分类时候的精神劲儿,来看这场访谈,基本上一直在进行分析,看完脑花儿疼-。-)

 5 ) 易立竞是一个很好的记者

第一次看易立竞的采访是朋友转给我的,采访对象是马薇薇。我当时看的时候对易立竞的感觉是,怎么会有这么冷静的人。

她在采访过程中完全不带情绪,但是又能引起受访者的情绪。她面对着受访者,却还是能将自己抽离出来,以一个高视角去看待受访对象。

这一点真的厉害!虽然看上去她在采访过程中面无表情,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全程都在思考。她不仅有一个自己的采访提纲,她还能捕捉到受访者的情绪以及某些回答的细节,再次深挖。关键是她选择一条路追进去之后,她还能出来回答原本的路上。

这种进进出出太考验一个记者的功力了。因为她不仅知道哪条小路背后有东西,还知道什么时候回归正轨。这很考究人对某件事物的洞察力,并且也因此,我们总是能看到受访者在她的采访下卸下标签与外壳,而是回归到一个人最本真的情绪。

除了对事物的洞察力,易立竞还有一个妙招就是不设立场。我在看的时候,有一些弹幕说这个记者问的问题很烂。我想他们这样评价的原因是易立竞在采访过程中会问一些,让我们觉得“这种问题还需要问吗”的问题。

她一次次的“无聊发问”证明了这些问题是需要问的。在她采访李开复的时候,她说为什么你们从孵化器转为基金后,还在门口保留了一个蛋。她还问李开复对自己创新工厂满意吗。

第一个问题看似是一句闲聊,但其实想问的是基金和最开始的孵化器之间的关联,孵化器这段经历对现在的基金有什么影响。

第二个问题看上去也很“没必要”,李开复这张精英人士肯定要说满意呢,就算不满意也是谦虚的那种,这样的问题好像不甚新意。但是这种问题就是抛开原来的预设,不把李开复当成一个top精英,就是一个普通创业老板。

其实这种问题重点也不在于他的回答,而在于如何回答。李开复的回答是还差一点,80-90分之间。易立竞没有被他带走,说你这是很满意呀。李开复说,不,80分和99分之间差的是20倍,80错20题,99错1题。

这种回答方式就很商业,很有李开复的个人特色。而对于一个观看者来说,无疑给了我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因为普通人的80-90分就是很高的分,但是李开复用20倍来理解它。

所以我为什么觉得易立竞好,就是因为她也是个普通人,或者说她是站在普通人视角上,并且把受访者也当作普通人。她没有带预设,没有把光环戴在李开复身上,选择用光环去理解他,或是跟着他走。

我为什么会对这一点很有感触,是因为我平时在和人交流的时候。我经常会说“那你当时一定很xxx”,但是往往对方的回答都很让我惊讶。人与人是真的不一样的,看似这种你开心吗,你伤心吗之类的问题,我觉得是非问不可的。

因为这里的重点不在于你去知道别人是开心,还是伤心,而是在他们回答的背后,他们如何回答,他们用了哪些细节去支撑这个回答...

希望易立竞的节目还能做下来,多多采访一些企业家、学者、艺术家。

 6 ) 不给人生找借口

易老师追问黄晓明“你的野心”是什么?晓明诚恳也无奈地回答“我没敢有野心”。易老师改用“愿望”追问。晓明答:只希望这两部戏播得好。

也许梦想只属于少年,而王者才配有野心。

普通人连“发愿”都显得怯懦。害怕什么呢?是怕为理想太宏伟,没人可懂只得旁人耻笑?是怕奋斗姿态太丑不够优雅?是怕给自己设了成功的目标,就顺便有了失败的对照?是嫌弃自己资质太低,不值得宏大梦想?

所以有梦想的人,第一有自尊,信自己配得上一个梦。第二有勇气,信自己有力量去追寻。第三有能力,信自己按图索骥或天马行空,总能完成这梦想。第四有信仰,信这个梦有价值,且该被我来完成。

于是,有些人选择把“愿望”求诸于外 — 神、佛、灵、鬼、彩票,运气概率。比如海清。

然后,还有些人干脆换了套价值体系,比如周杰。当然,逻辑能自洽,认知不失调,没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拧巴地)逍遥快活也不错。

周杰“生活家”的标准比较主观 — 我自己满意就好。而黄晓明为之努力的“好演员”的评价标准,相较之下就(可能)更客观了— 合乎逻辑、自然而然地感染观众。

甘于拿客观尺子来衡量自己的人,算得上勇敢。

那,我,敢吗?

黄晓明在起起伏伏20年之后,在易老师的追问下坦诚,如今不再做拧巴的自己,直面自己的不足和职业理想,而不再一味逃避说“我够努力了,为什么你们骂我?”

直面自己。少点拧巴。多出的心力才能拿来精进。然后才值得有梦。再然后才可能梦想成真。通过努力和勇气。

再次谢谢易老师,一次次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短评

易立竞是真的很厉害。因为她自身的高度,深度和敏感度,感觉她能把名人身上更深刻的东西挖掘出来。你会发现被采访者如果是有思想有内容的人总会先对她的问题有防备,后来就会慢慢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研究过自己,把自己当人,对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挣扎感兴趣的人,而不只是把自己当明星捧或当产品走流程,这时他们就会推心置腹,甚至摩拳擦掌要好好表现自己,毕竟不走套路走心的太少了,可能他们也渴望被理解吧。她就像外表严厉但内心关爱的班主任,问题尖刻但不恶意,让人害怕又愿意相信。

9分钟前
  • 天冷吃冰淇淋
  • 力荐

看过黄晓明、周杰、韩红三期,风格两端,但谈话都很深刻,引人思考。只需要以一个观察者的立场,去认真观察、去倾听感受他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世界观,就可以了。“你是一个圆滑的人吗?”旁边正好有声响。“你不动它就不会响。”会即时性借助外物来回避正面回复。《立场》主旨——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核心——高端、深度、人文。

10分钟前
  • 一条界破青山色
  • 推荐

挑衅式提问 周杰防御得很辛苦

11分钟前
  • dvlyc
  • 推荐

终于出来一档舒服的节目了,可见主持人个人的魅力有多重要,对优秀的老记者真是又爱又怕。

14分钟前
  • 芮歧
  • 力荐

看完易立竞采访马薇薇 对易记者一针见血的洞察力叹服 易记者太适合当心理咨询师了

18分钟前
  • 千与千桐
  • 推荐

借用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19分钟前
  • Charmy
  • 力荐

实在是很棒的易立竞。总有谩骂,她却回答不去理会。做好自己就行。太棒了。我认为最好的拜访集!

20分钟前
  • 巧克力
  • 力荐

我讨厌温吞、虚伪的采访者,易立竞正合我的喜好,她专业 职业化 也善于挖掘,有那么多不痛不痒、娱乐至死的节目,你可以去看,不要勉强。

22分钟前
  • 皮皮
  • 力荐

能看出来,易立竞是在以大众的观念为基底,不断地刺激受访者,碰撞出一些对抗性的内容出来。周杰不错的,通透。

2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清晰又一絲不苟...相對顯得十三邀黏糊糊的,但不計較哪個好

26分钟前
  • stanza
  • 力荐

为马薇薇一期打分,从中间到结尾眼泪没停

31分钟前
  • 像星球飘来飘去
  • 力荐

看了周杰那期,有内容,有思想,这个时候的周杰是经过洗礼的。

32分钟前
  • 当叔叔的年龄
  • 推荐

如今市面上能看的访谈节目太少了。看易立竞采访其实不是去追星看她采访谁,而是看她怎么发问,怎么从容,怎么客观。

37分钟前
  • 水果沙拉崩
  • 力荐

—— 晉升為我最喜愛的訪談節目主持人

40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使一向思路清晰的易立竞败下阵来的,是周杰二十几年形成的圆融自洽的人生观

44分钟前
  • 亚得里亚@猪
  • 推荐

一星给企图挖坑制造爆点的主持人。她的采访并不客观,一副我从业多年总能从你的语言中找到漏洞、用嘉宾口头上的破绽,攻击对方以企图证明自己记者经验丰富,证明自己有多牛X。看的尴尬,也心疼嘉宾。表明上说着自己不带立场,其实在结尾叙述,言辞中都带了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

49分钟前
  • wuli吐槽
  • 很差

1、俞灏明:烧伤后更加成熟的面对人生。2、周笔畅:随性真实的态度,明白自己想要去完成的事。3、柯蓝丁锐:柯蓝隐藏自己,丁锐敢于直面自己,所谓两个有趣的灵魂。4、王佩瑜:被打磨过后的理性英雄主义。5、周杰:自我的生活远远重于舆论。6、黄晓明:娱乐圈的老好人,不惑之年开始静下心来慢慢沉淀。7、韩红:暗光中照亮许多人夜路的公益人,但也是一个“孩子”。8、李开复: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野心。9、马薇薇:吃内涵饭的辩论鬼才,抑郁使她惧怕夜晚,极度的悲观主义者。10、海清:人生就是苦的,逆境中一定要学会忍耐。PS:完整的看完十期访谈,真的爱上了易立竞,谈话直击人心。尤其喜欢王佩瑜和马薇薇这两期。

52分钟前
  • 徐小贝儿
  • 力荐

还不错。推荐。主持人很正常。感受人与人的互动

55分钟前
  • Emma
  • 推荐

周杰有一套非常自洽,又可以绕晕别人,让你一时无法找到破绽的逻辑“套路”,这里的周杰仿佛是个全新的他,“生活家”、“清醒者”。海清渴望飞/渴望逃离体制,最后懂得了人生只有忍耐,她的纠结点也是大多数人人生中迷茫的地方,她好有内涵,不只是个咋咋唬唬的媳妇专业户。黄晓明单纯又谦逊(也有可能是装的

58分钟前
  • 努力冲冲冲✨
  • 力荐

只看了王珮瑜这期,有点意思。瑜老板很坦率真诚。

59分钟前
  • Cinderell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