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巴顿奇事

HD中字|国语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朱莉娅·奥蒙德,芳妮·A·钱勃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2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3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4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5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6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3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4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5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6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7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8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19本杰明·巴顿奇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杰明·巴顿奇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飓风正在侵袭美国新奥尔良,一位病危的老妇睁开了她的睡眼。老妇名叫戴茜(凯特·布兰切特饰),她叫女儿凯若琳(朱莉娅•奥蒙德饰)为她阅读一本日记。这本日记的作者叫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本杰明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之时,但生来便像个老人的他被父亲当作怪物,被遗弃在了养老院。本杰明在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生活。但谁都没有想到,本杰明逆向发育——越活越年轻!也许“越活越年轻”是某些人的梦想,但真正这样成长的本杰明却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烦恼与快乐。穿越半世纪的世界变革,本杰明身处其中,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感受。 为何母亲会让自己念这本日记?本杰明•巴顿此人与母亲有什么关系?凯若琳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与好奇之中。©豆瓣花木兰之大漠营救大象家族X医生:外科医生大门未知子第7季我推的孩子心灵干探邀请函2020我们的家园2019猪一样的女子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发达秘笈刘易斯探案 第三季国风超有戏阿曼达与小狐狸机动战士高达SEED FREEDOM战将巴特勒鹿鼎记2:神龙教双教子玻璃屋2019英格兰人第一季奈克瑟斯奥特曼阿宅的恋爱真难判我有罪2006考古奇兵:翡翠石碑的诅咒留爱都市俏辣妹传说的拳头傻子亨利黑暗迷失最响亮的声音龙威父子王忠诚亲密的搭档鞑靼人的荒漠杀无赦III背水一战鳄鱼变花样男子第一季巫咸技忆逍遥骑士酒店实习生第二季南家三姐妹欢迎回来狗池我们这一天第一季芭比杀手法律之地夜市人生

 长篇影评

 1 ) “返老还童”意味何在?

《本》一片的意义与启示就不多说了,相信每个人都能看出独特的动人之处。影片的细节安排与场景镜头也均美仑美奂。对于在新奥尔良生活了六年的我来说,很多片段在哪一条街哪一个路口拍摄我都能叫出名子,由场景带来的一种近似乡愁的惆怅,远远超过了故事本身。

而造成细节超越故事整体性的最大原因,同时也正是剧本存在的最重大缺陷,在我看来,便是这个“返老还童”的安排缺乏根本必要性。

故事中的本杰明除了身体上返老还童之外,心理上与常人完全相似。他在童年所感受到的疏离与孤寂,完全可以因为某种疾病或先天不足,造成了他的与众不同,故不被社区接受;或者犹如《壁花之颠》的主人公一样,即使没有身体上的疾病,但天生“旁观者”,从小心灵封闭,又长在养老院耳濡目染生命消亡,练就敏感忧郁的清冷性格。

后来的故事发展按照奇难杂症的路数来也都能讲通:本杰明以为自己无药可医,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尽死亡与生命的挣扎,终于抛开一切出走游历世界;得到爱情后因为旧病复发,像《过把瘾》中的方言一样,不愿连累配偶家庭,不要听“悲伤大合唱”,于是再次出走……

当然,即使同样的精神启示,通过不同的角度与手法来讲述也都有独特魅力,这个奇难杂症刚好就是“返老还童”的确也无不可;但若从故事创意的角度出发,“返老还童”的独特性便没有体现出来。对比同样展现生活生命启示的《阿甘正传》:阿甘的傻人性格在推动各个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就绝对是必要的,换成另外一种性格,这些偶然的事件便无法全部合理的串联到一起。

《本》一片中最重要的“返老还童”正因为缺乏了心理上的时光倒流,创意只用在了身体上,所以并没能充分发挥出如此安排的全部潜力,倒更像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噱头,最重要的作用似乎就是给观众看他们化妆跟PS有多牛呢。

 2 ) 每一处细节,都是温柔却疼痛的提醒。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一部冗长的平铺直叙的电影,会让我止不住地有眼泪掉下来。电影的色调和口吻都太平常,我曾在焦躁的那晚打开不到一分钟就关掉了它。而现在我庆幸自己是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观看这部电影,它需要这样的氛围,你才能静下心来去解读出电影里那些无处不在的细节所包含的暗示。

◆母爱的力量

影片对母亲这个角色有着神圣的定位,无论是本杰明那因为分娩而撒手人世的生母,还是排除了众人的压力一手养育本杰明长大的奎尼,母爱的神圣光辉,点亮了这部电影最初始的氛围与力量。
奎尼是一个寻常女人,有信仰,并且懂得宽容。她渴望爱与被爱,对情感有着最热烈的表达,同时也不掩饰内心所萌生的感动。对于容颜苍老的婴儿本杰明,她眼神中的关爱绝对没有矫饰,她爱这个孩子,不管他是否怪异,是否己生,仅此一点,她便抵达了了别的母亲不可比拟的神圣高度。
整部电影都在演绎爱的形式,母爱则是第一曲乐章。对于本杰明来说,他异于常人的存在并没有过多地妨碍他感受母爱的完整,爱与世界的启蒙,他并没有被孤立或被遗忘,而这是多么珍贵。这珍贵的力量支撑了他整个生命,让他学会爱,学会了宽容与原谅。
葬礼上,本杰明在奎尼的耳畔轻言:“你才是我的母亲。”于奎尼,一切艰辛的过往都成了甜蜜的音符;于影片外的我们,是感动,也是震撼。

◆对峙与原谅

与母亲这个角色相对立的,是父亲。父爱被放在了一个隐晦的角落,布满蛛网。
巴顿先生很爱自己的妻子,他在匆忙地奔赴回来后应允了妻子最后的请求,给予本杰明一个完整的家庭,令他可以如正常的孩童那般体验人世,却还是在见到本杰明皱纹纵横的脸后遗弃了他。那一刻,他爱自己的面子甚于一切,也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本杰明。这里的遗弃是对峙的伏笔。
而铺开另一条线的角色是船长(很抱歉我又忘了他的名字),我很惊异这个形象的立体性,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处镜头与台词来衬托。父与子之间的对立,本杰明是没有选择余地就被置身于那一处,而船长却是鲜明的个体情感的选择。7岁离开,自谋生存,努力想摆脱父亲的命轨,却实是对这一命轨的再现。他在展示自己为之骄傲的艺术时,旁人的目光里夹杂讥诮与哂笑,他并不在意。他以此为对峙的筹码,因为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并不苛求大众的理解。这样的对峙贯穿生命始终,原以为是不可剥离的,却还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忽然走向宽宏。无论生命以怎样纠结怨恨的过程存在,最后的最后,我们都将会带着平静离开。
于是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日出,本杰明背着年迈的巴顿先生去海边,他们坐在木椅上,晨风清冽,云彩蕴红。蛛网终是褪去,阳光乍现前的时分,如此美丽,如此温情。

◆爱从未离开

撇开了亲情的画面,来谈影片的另一主旋律,爱情。这是我看过的最忧伤的爱情,明明是对的那个人,时机却总是不对拍。
遇见的时候,她娇俏可爱,他却鹤发苍颜;
她主动靠近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准备;他跑着来挽回的时候,她身边却有了他人;
尘世纷扰,他们的世界渐行渐远,上苍给予机会与怜悯,尊严又成了新的壁垒;
终于对了时机,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力珍惜,而下一段旅程,还是分离。
爱是需要时机的,至少在这部影片的形式上如此。它需要最佳时间、最佳事件以及恰好的那个人。那样一个人,是你无论身在何方做怎样的事情,都会念念不忘;是你在每晚睡前安静的时光里,会轻声遥道晚安;是即便天涯遥远,在你最需要的时刻依旧会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是尊重你的内心,并在现时的每一天都为你一生的幸福构筑最完美保障。
我们看过很多童话,童话里的结局总是离别与苦难过后,最终是幸福和团圆,这是两条不断靠近并最终并行的轨迹。而本杰明的忧伤在于,他与黛西的爱情,是交叉而过的两条线,相爱的时光与漫长的一生相比较,是如此短暂忧伤。我看到他们把自己宅居在那所木头房子里,他们笑着闹着,快乐有多明显,忧伤就有多深刻。(他们是多么用力地在相爱啊,时光那么短,是预知的命运。)
倒行的生命轨迹原来并不是幸福,尤其是与众生背道而驰。(其实不幸福的,只是与心爱的人们背道而驰。)越活越年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可若是从极端的这头跋涉到极端的那头,那是多么讽刺的悲剧啊。(尤其是在经历了爱情的甜蜜之后,在彼此还深爱着的时刻分离。)
本杰明的离开是一种爱的延伸。他深知卡罗琳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庭,也深知黛西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卡罗琳最后如观众所期待地说,她真希望他是她的父亲,而这却是她在经历了岁月磨洗后的心境下,才懂得这大爱的含义。在此之前,她与本杰明也只能是构成对峙,不是不能化解,是时间还不对。
我们看到本杰明在世界各地奔走,生存,而这一行为的背后,诚如那本日记所呈现的,爱从未离开,离开却是爱。

◆死亡的寓意

而死亡,与离开不同。
影片给本杰明安排了一个别样的环境,类似于中国的养老院。在这里,死亡如同空气,因太常见而寻常,因寻常而沉默。你会在某一天,发现大厅里空出了一把椅子,或是清晨缭绕的音乐忽然消失了,或者在某一天醒来,发现隔壁的房间忽然空了,不久后又住进了新的人们。
司空见惯,悲伤就不再明目张胆,而是潜藏在那些深刻的皱纹下,被埋在浑浊的眼神里。最初的本杰明并不知晓死亡的寓意,人们来来往往,世界照常运转,没什么和昨日不同。是那个教本杰明弹琴的老人,告诉了本杰明,死亡对生命的意义。
这是众人都不可避免的去处,也是我们不可控制的命运,它的存在将人人置于平等的位置,并告诉我们,走入我们生命之中的,可以由我们主观来决定的,人人并不平等。
他人在自己内心的地位,与情感的浓烈程度构成正比。越重要的就该越珍惜,只有如此,失去之后方能少些后悔。悲伤是被允许的,后悔却没有救赎的途径。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爱。对梦想,同样如此。

◆梦想的期限

这是影片所蕴涵的另一道感染力。梦想往往无关其他,只是对自己的承诺与期望。但是它有期限,兑现的时间最底线,是有生之年。
那位夫人终是在60多岁的高龄里,挑战了自己的极限,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对于本杰明的激励是深刻的,它成了他不断行走的力量之源,并重拾了他童年时代对这个世界永不枯竭的好奇心。爱情,也是本杰明的梦想,而书写,是一种外现与铭记。他以有生之年的记忆,完成一场类似于圆的生命旅行,并最终回归了原点。而在爱情之外,本杰明还有生活和其他梦想,所以没有理由绝望。(更何况,他的爱一直延伸着,随足迹遍布世界的角落。)

◆蜂鸟的倔强

有些人一辈子的历程会很孤单很艰难,就像是蜂鸟,在飓风的天气里出现,只是一只,孤单的,单薄的,却倔强地扑腾。
也许,它是在寻找自己的爱人。
本杰明曾遇到过这样一只蜂鸟,他学会了它的精神。自然的规律在他身上全然颠倒,他一生都要遭受,自己深爱的人们,比自己先死去。以及,某些时刻,自己不可选择的离开。
我一直记得奎尼在迷糊中给本杰明讲述的道理,那时的本杰明有着70岁的容颜,却是7岁的心智,他有太多事情不懂,有太多迷茫需要人引导,他因此在夜晚心神不宁。她握紧他的手,正如一个母亲给予孩子勇气与安心,她告诉他,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无论这过程中,我们是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方式,最后我们都将殊途同归。
这是一处最震撼的暗示,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想起这一镜头,更懂得了这些平凡的镜头所要呈现的,是一个简单却温情的道理。
殊途同归。
影片最后,已是婴儿般弱小的本杰明,在黛西的怀里安静离去;最后的最后,黛西在飓风来袭的时刻,看见了一只倔强的蜂鸟。
至此,眼泪汹涌而来。

 3 ) 晚安,本杰明•巴顿

推荐理由:一向阴森森的鬼才大卫•芬奇突然具备了人性。 片 名:《本杰明•巴顿奇事》 导 演:大卫•芬奇 主 演:布拉德•彼特、凯特•布兰切特、蒂尔达•斯温顿、茱莉亚•奥蒙德 出品时间:2008年 奖项提名:第八十一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等在内的十三项提名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呵,我早该料到,如果一定要在好莱坞找一个人来拍摄时间,拍摄时间的流动,它的湍急与缓慢,拍摄时间对人的苍老,对生命的腐蚀,对爱情的试炼,能够把它拍得既深沉又细腻,既哀艳又释然的那个人,应该是大卫•芬奇。 不错,大卫•芬奇是个浪子,热衷黑暗,一向借由电影探究人性波澜诡谲的暗部。 但倘若不是对这世界用情太深,他又何至于那么愤怒,像《搏击俱乐部》;何至于那么无望,像《七宗罪》;何至于那么垂头丧气视人间如同末世,像《异形3》像《十二宫》。 所以这部《本杰明•巴顿奇事》,真是值得小心了列位看官,鬼才的身上倘陡然闪现出人性之光。 故事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一个短篇,说是有一个婴儿,生来是个老人的模样,一身老年病,行将就木,之后,他开始逆着时间生长,每一天都变得比从前更年轻。 本杰明•巴顿的一生固然异于常人,但电影却并不刻意对他作边缘化处理,在大卫•芬奇的镜头里,本杰明不过是时光潮中一名逆流而上的普通人,一样有困惑,有情动,有桩桩件件避无可避的失去。 是,原本没有那么多惊世骇俗,在时间的旷野中顺行也好逆行也好,终究要不多不少,恰恰过完我们相当有限的一生。 私心里,我是乐意看布拉德•彼特跟凯特•布兰切特谈情的。 故而我为那一幕心折:黛西穿红裙,肩线菲薄,蝴蝶骨凛冽欲飞,金红长发垂落如绸缎,在泛着水光的凉亭,她赤脚为本杰明跳了一支舞,以舞,探究肉身何以有无数种可能。我相信那一刻,观者本杰明与我一样,被深深地魅惑了。 呵,本杰明和黛西,两列人生相向而行,数度擦肩,电光石火,几番聚合离散,在时间匀速的流动里,他们各自美艳,艳绝人寰,之后萎顿,挫骨扬灰。 但好在,万幸有这个“好在”,他跟她在岁月的中途曾有过抵死缠绵的交集。 那时她已不再青春凛然眉目昂扬,而他也已走出衰朽的阴影,两个人还来得及,恰到好处爱恋一场,还来得及在家徒四壁的房间做爱,在客厅里野餐,那时候甲壳虫乐队正大行其道,他们还来得及在对方怀里,听一首披头士再睡。 一点也不奇怪,他们每爱一天都像末日,只因这是他们对于“明天”,仅有的,卑小的,抗辩。 同时代女星,倘一定要我挑一个来偏爱,不用想,是凯特•布兰切特。 因为她够复杂。凯特繁复的表演层次令她足以幽然潜入每一个角色,填充它,使它变得饱满,使它瞬间具备前尘往事,并且从此逃不开生老病死,——凯特无疑是那种能够把一个高度概念化的人物准确地带到红尘中来的演员。 我记得片中,黛西在游泳池边喘着粗气,一面扭头看隔了几条泳道一个年轻女孩蓬勃健美的身体,她的表情静下来,僵住了。 一句台词也没有,但凯特那个眼巴巴的神情,令我知道,此时此刻,她想起了自己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又过了一会儿,她把头埋在臂弯里,哭了,仍然,一句台词也没有。 本杰明•巴顿的一生,多半在江湖浪迹 —— 成长于养老院,见惯人间的来去。初夜在新奥尔良的妓院。 第一次喝酒是跟父亲一起,萨泽拉鸡尾酒,掺威士忌。 初恋在俄罗斯,爱上有夫之妇,夜夜在旅馆私会,有时又开一瓶香槟在落雪的街头边走边喝,他浪漫起来也真是无敌。 参加过二战,爱过,有过一个女儿,去过印度,最后死在爱人怀里,以一个婴儿的形态。 其实写出来倒也平常,但这是头一回,在电影中,我感受到时间的深度,以及它湮盖而下势不可挡的非凡力量。 线性时间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逆性。 可以说亘古以来人类出尽百宝所做的一切,匍匐于神性的庙堂或是追随科技飞速奔跑,都是为了超越它。 然而,被时间俘获,是所有生命体共同的宿命。 我猜大卫•芬奇是想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吧,大千世界如此莫测,有人曾被雷击中七次,有人周身布满刺青,有人游泳,有人能背诵莎士比亚,有人是天生的母亲,甚至,有人逆着时间生长,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年轻,但我们当中的每一个,其实也一样孤独,一样经历四谛法门,苦集灭道,在爱与死的面前,天网恢恢,我们一个也逃不掉。 纵然如此,纵然个体的生命轻如微尘,但也一样,要有勇气过得丰盛。 2009-2-14

我的微信公号:逍遥兽

 4 ) 让我们循着意义重新活过 然后像婴儿般的死去……

——我们总渴望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人生,但生活却是在时间的流驶中显得那样厚重而美好,并教会我们生命的真谛。

——每每当我们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开始怀疑的时候,每每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每每当我们觉得自己对命运变得力不从心的时候,总会有《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理想是现实的,世界是可以为之奋斗的。

——你可以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你可以做一个激情洋溢的艺术家,你可以是一个愤情,可以是一个文青,也可以是任何人——因为有些人生于河畔,有些人击于闪电,有些人长于音乐,有些人精于艺术,有些人敢于游泳,有些人明于纽扣,有些人了解莎翁,有些人是为母亲,有些人,能舞蹈生命……Just to be the one you wanna be.

这部电影很多人向我推荐过,我也一直想找来看,并且在一次逛IMDB时惊异的发现它的评分高达不可思议的9.6——当然现在没有那么高了。
很多人抱怨电影情节冗长,很多人看到最后也不明白导演到底要讲什么,甚至有人看到中途便得出结论——这又是一部故弄玄虚的赚人眼泪的片子。
然也?非耶?

其实这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我们做事之前总会问:“有什么好处么?”“有什么意义?”“结果会怎样?”——诚然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有些东西是不求意义、不求结果的,至少在我眼中,《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就是这样的存在。

有人曾给出一种看电影者的分类——为求得到感悟,抑或为求得到娱乐。于是像我们这种看完电影唏嘘不已的人往往就被归为前者,并且被部分人斥之为“多愁善感”、“无病呻吟”——然后我想说,是,因为在看《赤壁》的时候我们的笑声绝对比你们来的爽朗,来得无邪。

其实像《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这样的影片是的确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审视的,只有进入了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那个节奏,我们才能从中感受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正如一千人一千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人同样有一千个本杰明的意义所在。

本杰明是不幸的,在未老先衰的状况下出生,伴有严重的心脏病没、关节炎、器官退化……这使他的成长要经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也直接导致了他被伤心欲绝的父亲抛弃。
但本杰明又是幸福的,他被好心的奎尼收留,他可以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甚至于超脱的姿态观察他周围的世界,他可以越来越年轻,越来越英俊。但似乎就像老子说的一般,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本杰明却又在记忆丧失,心智退化中死去,不曾留下任何最后的遗言。

——但作为一个婴儿死去的本杰明何尝不是幸福的呢?

相信你我都记得那位老妇人所说——
“钢琴不是关于你弹得有多么好,而是你对所弹的有何感悟。”
一部电影不是关于评论界说它有多么好,而是你对它有所感悟。
而我,尊重你的感受。

 5 ) Good night,Benjamin!Good night,Daisy!

    返老还童是个经久不衰的影视剧话题,例如,重返20岁(中韩皆是),扎克的重返十七岁,而这片真的从老年开始越活越年轻,每一年变更年轻。

    Benjamin生出来是一个看起来七老八十的婴儿,他的外表皱巴巴的,像个老人,但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婴儿,四肢无力,头发稀少。他的母亲因为难产去世,父亲认为他是怪物,把他丢在了好心人门口。在养育他长大的地方,他认识了Daisy,Daisy觉得他不是一般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悬殊,其实他们是年龄相近的孩子,很快他们成了好朋友。

    Daisy慢慢长大,Benjamin慢慢变年轻。。。这是个很奇妙的过程,就好像两辆火车相对而开,在一个点他们会碰面,然后继续朝着自己的方向驶去,不同的是,一个逐渐衰老,一个逐渐年轻,相同的是心境。

     两人都经历了一些事,最终他们走在一起,就是那个相遇的点。像所有相爱的人一样他们很快乐的生活了一段时间,有一天,Daisy告诉Benjamin:我怀孕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Benjamin最怕的是孩子生出来跟他一样。Daisy说无论怎样都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生下来。是个正常的女孩。在女孩出生没几年,Benjamin默默离开了家,他在变年轻也在变老,等到他不能照顾自己,Daisy不可能照看两个孩子,况且要怎么跟女儿说爸爸在变年轻这个事实?
      
      Benjamin离开最爱的人身边,一个人去世界各地,但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寄明信片回来,也回来过一次,Daisy已变老,女儿已经长大,还有个爱她的继父。

       然后再次离开,两人又一次相见,Benjamin已变成孩子,记忆已模糊,儿童福利社会的人通过一本日记本找到了Daisy,最后Benjamin成了婴儿,闭上眼睛,在白发苍苍的Daisy怀里,死去......

      节奏有点缓慢,但是关于的时间的影片不正是要慢慢欣赏么,他的节奏正好符合它的主题。
      

 6 ) 当明天我长满青春痘你是否依然爱我

偶尔忽然想见面,仅仅是心血来潮,于是嫌恶自己是否不适合年龄的幼稚。偶尔为了流水线上的不完美而痛斥同事,于是事后埋怨自己是否依然不够沉稳内敛。偶尔坐过了站,上错了车,绕多了路而弄得不必要的颠簸和周折,于是恼羞成怒自己的低智能远远不能达到不犯二次同样错误。
是的,相当幼稚。对比起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现实远远有着不可企及的完美障碍等待跨越。
我认为我娘有一句名言:你不要以为你一出世就能有这么大。
如果一出世就能有白内障,关节炎,缺钙又缺爱,是不是就已经这么大?我娘的“大”跟罩杯或者粗细长短无关。只是说,为人处世的手段,和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对世上本就有的那一套冥律卑躬屈膝。例如,生命。信仰。感情。哎呀,娘我牛逼了你。
好嘛转回来。
用十岁粉嫩的少年心智,发掘对好奇的欲望,而没有十岁的硬件配备对冲动执行探险。白色的浴缸里小心翼翼舒展开沉淀脂肪表层的膝盖就是一种比拟爬树掏蜂窝的成就。
人活着应该是生涩到熟练,习惯悲喜苦乐,习惯高潮低谷,然后因为世上无事在可以纯熟而缓缓老死。死是一个很久的状态,rest and peace。带着老年的外貌去冒险,叫做童心未泯,往后带着粉嫩的皮囊去平静生活,叫做未老先衰。生命它不长,每天的故事多了,人多了,越长越沉。一个眼神,一个低头,神色忧愁。以前不能明白为什么少年维特就一定是为做新词强作愁,原来是世上幸好没有benjiamin button。
他老着长大,她嫩着长大。恰好在适当的时机遇上。ben二战后归来,daisy俯身向前献上唇瓣。他说他不能。他太老,而她太粉嫩。女人在自以为青春年少的完美时期高傲不顾一切。感情如同施舍一样随意。
一段绵长沉重的感情应该有挫折为前提,以此作为相濡以沫的资本。相互爱惜和宽容,晓得量度距离彼此尊重。
当皱纹爬上皮,当青春痘粘上脸,你是否依然爱我。这个懒惰的数码时代,我们都习惯挑现成的,快速成就一段孤独时光的完结然后快速奔向对完美伴侣的等待以及幻想。
爱情是一段一段随着时光变换状态的事物。不要再重复溃烂掉的肥皂剧台词,你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其实谁能一直一样。懂得爱,除了包容和付出,还需要准备迎接那个你逐渐不认识的人,或者容颜老去,或者性格变异。
当长成这样的包容,才能长相思守。用爱情去摧毁时间是一个冷笑话,只能用生活踏实的填满,流动的时间无底的海。多年之后,有人记得,曾几何时,海傍一堆碎沙石,有一个benjamin有一个daisy曾经来过,已经了不起。
除了时间,没有永恒。而,到了最后,你总得放手,无论你是愤怒悲恨或者不甘,你总得放手。别跟时间和生命过不去。生命他不长,而时间像蜂鸟挥翅一样接近无限。
我娘说,你不是一出世能这么大的。你得经历,而到了时间,真正长大了,你回头又会然发现走了那么长。
to be or not to be,这事很悬,跟青春痘怎么出现和怎么消失一样,很奇妙。

 短评

时间的玩笑,时间的重量,这惊天动地的化妆...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杰明梦寐以求的能力:和爱的人一起变老。

7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我好像曾经有过一生 可我忘记它到底是怎样的了

1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前半部太冗长了,我现在对这些都市童话不大有耐心了。也许我老了

12分钟前
  • 衣莎贝
  • 还行

“于时间的长廊上你再也不等我”

17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哇被两个女王睡过的男人,简直可以说是Holy cock了

18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我心目中最优秀的电影,至今无法超越。满满的都是时光的隽永、寂寞的主角和奇特的故事。影片的质感丝丝入扣,如同醇酒回味无穷。这是一个温柔的童话,黛西的女儿在母亲的病房里,读到本杰明写给她的那些不会被寄出的明信片“我想成为你的父亲,我这一生做过的所有事都没有这件有意义。”真是无比心碎。

22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其实也是有感动,感动的点很奇妙。

27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你前进,我倒退,我们爱对方整整一个曾经。

32分钟前
  • minhe
  • 推荐

细节成功,但缺乏整体性。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关于时间关于爱……后40分钟忧伤到令人窒息。

3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虽然明星众多,也有装逼文艺片的嫌疑,但这部片子实际有点混乱,而且似乎什么都没有说。

44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当他变成一个孩子,他开始迷惑,“我好似已经经历了一生。”他曾经的衰老,曾经的爱恋,曾经的年华,到了某一刻,只能轻轻放手,顺服地走向死亡。

4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 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到来之时, 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最后都会去往同一个地方。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你也有属于你的道路。

52分钟前
  • Ridden
  • 力荐

阿甘正传+大鱼+摩托日记+罗拉快跑+千岁情人+第六感生死恋

54分钟前
  • 莫沂
  • 力荐

看了第二遍后,觉得是杰作。好电影就是每次看都会觉得心醉神迷。

57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有种莫名的伤感。我们总会失去所爱之人,要不,怎么会感到他们有多重要呢。

1小时前
  • mon babe
  • 力荐

细节无比丰满,视觉效果,被雷劈了七次的人,水手,妓女,团聚,分开,年轻,衰老,在路上。两个方向并行前进的中心点,时长结构叙事两段人物线索一整个故事所共同构筑的四平八稳。

1小时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最喜欢黑人妈妈了,她是天生的母亲。T T

1小时前
  • 红豆♥
  • 推荐

我们像婴儿一般来到这个世上,又像婴儿般安详的离去.留下的,也许都在最后与心爱的人眼神交汇那一个瞬间,从眼前飞逝而过的所有故事吧.

1小时前
  • 晨雾鹤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