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第7集

主演:雅各布·安德森,萨姆·里德,埃里克·博高森,贝利·巴斯,史蒂文·G·诺夫利,卡琳·科尔曼,阿萨德·扎曼,约翰·迪·马吉欧,克里斯·斯塔克,蕾伊·道恩·钟,杰夫·波普,丹娜·格瑞尔,克里斯蒂安·罗宾森,维多利亚·哈里斯,毛拉·格蕾丝·阿塔里,蕾切尔·阿拉娜·汉德勒,埃斯卡兰特·兰迪,纳贾·布雷德利,欧根妮·邦杜兰特,马修·丹尼斯·刘易斯,卢克·布兰登·菲尔德,罗素·丹尼斯·刘易斯,戈帕尔·迪凡,凯西·亨德肖特,布伦特·菲利普·亨利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2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3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4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5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6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3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4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5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6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7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8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19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剧透 | 官方播客&幕后特辑 | 关键提问整理

回答整理自不同的采访,他们对于剧情的解答全部基于对人物的理解,而不是替角色本人给出绝对答案,如果下文的阐述与你的理解不同,你未必是不对的,你的理解同样有意义。
Spotify播客《The AMC Mayfair Witches Podcast》,永生宇宙系列目前更到梅菲尔女巫,所以播客名现在就叫这个


第一部分:人物原型

Dr. Katherine Ramsland(Anne的传记作者):克劳蒂亚的原型是作者Anne Rice的女儿,4岁时确诊白血病,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与痛苦相伴,也会质问父母为什么让她过这样的生活,Anne和丈夫的婚姻和理念也遭受重重考验。克劳蒂亚无疑是书中非常核心的部分,是路易无法放手的美好,是他珍惜并且希望永远不会迎来终结的时光,她不仅是路易的救赎,也是Anne本人的。

Amy Nicholson(播客主持):在电影版选角时,Anne曾想让雪儿来饰演路易,雪儿甚至给电影写了一首歌《Closer To the Truth》,但最终都未被采纳。


第二部分:剧情解析

问:路易为什么在这么多年后坚持让丹尼尔记述自己的故事?

Rolin Jones(执行编剧):这绝对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问题。不过这两人重聚也有真实存在的原因,在1973年发生了很关键的事(暗示第二季),生死相关,他们没有抓住正确的时机也没有成熟的心智,现在他们都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他可能并不是想让世界知道什么,我觉得路易在探索自己的记忆,他想知道曾经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我觉得他还是迷失的,但他还是想要去理解。 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特别是在拥有无尽的生命时。

问:克劳蒂亚为什么会那么不计后果地杀人?

Bailey Bass(饰演克劳蒂亚):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转化成了吸血鬼,我更想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她的处事方式,无论年龄如何增长,她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分辨对错的那部分,永远不会再发育。没错,她确实会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变得更加成熟,但她永远会是先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地伤害别人,而在理性回归之后又陷入极度懊悔,这也是查理的死对她造成巨大打击的一个原因,年少时任何事都像世界末日。

问:第五集为什么这么惨烈?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我觉得任何对莱斯特精神状态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这段爆发感到惊讶,他的自控早就岌岌可危,我们从第一集就看到莱斯特能做出多么残忍的事,而且不管你是什么,活了几百年都很难再带着面具生活,那场暴行就是他真实的面目,有的人可能会争论,认为他发怒是因为爱还是其他什么,但我觉得那只是自欺欺人,这甚至都算不上愤怒,这就是他害怕被抛弃,嫉妒克劳蒂亚分走的关注和爱,我不是为他辩白,但也确实不感到惊讶他会做出这样的事,这就是他长期积怨的爆发。

Hannah Moscovitch(编剧):莱斯特写起来非常非常有意思,因为他总是会说出最糟糕最恶劣最刻薄的话,写一个恶魔总是很有趣。

问:Paul是不是莱斯特杀的?我们都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和动机去杀死Paul, 更别说他还在晚宴上对Paul进行过思想操控

Levan Akin(导演):三人谈判这场戏非常关键,莱斯特知道自己必须给出一些足够真诚的真相来赢回路易,比如自己凄惨的过往,我不想让观众觉得路易是个傻子,所以这场戏莱斯特的脆弱和真诚必须呈现出来。我相信莱斯特说的是事实,他确实有这样的能力,但如果他做了那便是不可原谅的,正因为这样我认为他没有伤害Paul

问:阿蒙德真的像结尾时路易所说,是他的一生挚爱吗?

Jacob Anderson(饰演路易):这是一个谎言。我觉得路易真的相信自己的记忆,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揭露了太多出乎他意料的事实,在这个阶段他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创伤中,发现许多发生过的事情并非他记得的那样,特别是丹尼尔还在步步紧逼指责他有所保留,但对他来说再发掘下去太痛苦了,所以才有这样的转折,但这个转折也确实是一个谎言。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路易说谎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不想打开心门。不过换个角度,我以前也是记者,你不必对一个记者处处坦诚,因为他们未必会公正对待你的故事,他们也有滤镜,对于发生的事情会有自己的解读和偏见,其实有所保留是聪明的,你需要说出真相但不必说出全部。丹尼尔本人可能也很疑惑既然路易不肯讲出真相又为什么要找他来讲述过去,路易到底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所以他的逼问也非常激进。

问:路易有没有爱过莱斯特?还是说从头到尾只是一场斯德哥尔摩情结

Jacob Anderson(饰演路易):以路易的性格如果不是爱莱斯特,在第三集争吵之后他就会离开了,他说的“你夺走了我的生活”这句话也不全是事实,路易把所有的错都归结到莱斯特身上,因为这样更容易。路易其实是傲慢的,他原本的生活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总是在被给予,父亲去世后落到了这种他必须去努力争取一切的境地,我觉得他还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责怪的对象。

问:莱斯特的同理心有多少?

Rolin Jones(执行编剧): 我们有四个编剧一起合作,一开始所有人都说:天哪,我真喜欢路易,莱斯特就是个混蛋!但是写着写着他们又开始:我好像开始理解莱斯特了。时间越长我越发现莱斯特的感性,但在当下的视角,我们都无法知道他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直到第三季(《吸血鬼莱斯特》)我们才能真正从莱斯特的角度去看他的故事。

 2 ) 感动常在

这是一篇完全由情绪构成的评论,观点有些激动且过激,可能从内容上来说更适合写成短评,但是我有些担心字数问题所以发在这里。

我必须必须必须承认,在好几个月前看到《夜访吸血鬼》剧集预告片的时候,我是完全崩溃的,什么黑皮路易红脖子莱斯特,想要侮辱谁啊??原著小说我看过六本,94年电影版我也看过,不能说是这部IP的死忠粉,但是预告片呈现出来的那些镜头和元素,几乎是完全打碎了对这个故事本身该具备的调性。

我依旧坦率地承认,当时看完预告片,我发了很多朋友圈骂这部剧,痛恨他们对过去留下的经典IP进行面目全非的改造,更别说安妮·赖斯去年才作古。这些年我们看到的美剧改编毁掉原著的事情还少见吗?且不论小说这种本就在视觉方面输了一招的题材,游戏、动漫、翻拍、衍生,无论是多好的作品,都在美剧改编中沦为可悲的噱头,以至于看见“改编”两个字都要头皮发麻。打着“xx最贵拍摄”的头衔,扛着经典IP的招牌,制造一堆垃圾,还在现在这个较为文化荒漠的状态下用热度逼迫观众们去观看,愤怒打出的差评都要比其他不够知名的好剧的好评都要多。这显然是非常畸形的。

因此,《夜访吸血鬼》这部剧集让我非常感动。不是说这部剧真的已经好到某种程度,而是说在剧集表达的东西令我感动:一些元素,演员,对原著的改编,都不应该是一部烂剧的标配。

四集看下来,剧集呈现的调性与原著小说高度符合,尽管在细节上多有改动,但基本都能做到自圆其说并且推动剧情。剧集在刻画两位主要人物的关系,有一种非常哥特的气质。如果只是这样,对于现在的观众可能稍显矫情了,因此故事将现代线放在了与我们非常贴近的当下,记者也被设计成了毒舌老头,通过和路易的唇枪舌战,一方面以官方之口剖析路易和莱斯特的心理,另一方面替观众把想吐的槽给吐了。

抛开小说设定,剧集本身将路易设置为克里奥尔人,确实在剧集设计的时代背景中凸显了这个人物的特殊性,这部分改动是合理的,演员的饰演也足够精彩,两个时代全然不同的精神面貌都被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也使得路易的心理动机很好理解,他跟周围充满了矛盾,观众一眼看去就能够领悟。而且,简单的心理不意味着简单的行为,只要设计好了依旧可以有很好的展开。

而莱斯特这个演员很看角度,有的时候风度翩翩魅力十足,有的时候又显得有些土气。但其实这也挺符合莱斯特这个角色本身的定位,反复无常,孩子气,仗着自己的漂亮脸蛋逞美行恶——其实我觉得在原著前几本中他情商挺低的。而且通过在路易家家庭聚餐上的谈话来看,关于莱斯特的过往身世应该是基本按照原著来,那么后面的发展还是挺值得期待一下的。

剧集的服化道没有问题,台词也十分考究,故事目前看下来进展节奏也不错,要是喜欢吸血鬼题材或者是慕名而来,绝对是值得一看的。至少你看完之后不会生气(我不想点名道姓说某些剧)。

所以,大家看,zzzq不是问题,改动原著不是问题,演员的颜值或者是皮肤也不是问题,那些所有让一部剧变得那么烂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编剧是傻逼!编剧是傻逼!编剧是大!傻!逼!黑人演员也可以有精湛的演技,黑人角色也可以在符合时代背景的情况下有所展开,lgbt问题当然可以成为故事的推动力——只要把其中的情感塑造得有深度,剧集改动原著也是可以被人接受的,毕竟小说有时可以很抽象,而剧集终究要明确且视觉上容易表达。因此,所有的,元素,可以这么说,都不应该成为一部烂剧的配置,这些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合法合理的出现在一部很棒的美剧中而且有利于故事发展。

我给这部剧打了十分,平心而论,它的实际水平可能在8/9分的样子,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部剧。给观众,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因为它那个浓度冲晕了头的预告片而放弃了它,《夜访吸血鬼》真的值得喜欢这个题材的朋友去看看。

给其他的编剧,我希望你们好好看一看,就算所有zzzq元素拉满,只要有心依旧是可以打造出一部好剧的。那些编剧们请有自知之明,你们不是汉谟拉比,你们没有权力在这立法典!!!

 3 ) 《夜访吸血鬼》:将正确贯彻到底

潮湿多雾的美国南方,奢靡狂乱的死亡,暧昧不明的背德爱欲……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夜访吸血鬼》早已成为了哥特恐怖小说流派中的显学。

在1994年巨星云集(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的影版之后,AMC于2022年重新捡起了这部IP,将它改编成了7集电视剧。尽管播出的时候已近年底,该剧还是被烂番茄提名为年度最佳新剧之一,也是被最多影评人提名的年度最佳剧集。在国内,虽然受限于传播渠道,看似悄无声息,但豆瓣评分也达到了8.5,有人在短评里高呼,“我感觉等了一辈子就是在等这部剧。”

比起近三十年前那个“又白又直”的版本,这次的改编大刀阔斧,但更符合时代的趋势。曾经的白人奴隶主路易·德·庞·杜拉克(该角色在1994年版本中由布拉德·皮特出演)被改成了来自新奥尔良的黑人,而他和另一位男主角莱斯特·德·利昂库尔(曾由汤姆·克鲁斯出演)之间原本暧昧不清的关系,也在新版中被挑明为同性情侣。

和《布里奇顿》这样投机取巧地直接设定一个有黑人英国女王的平行宇宙不同,《夜访吸血鬼》对“政治正确”的选角作出了合理化的改编。首先将原著小说的18世纪末改为了1910年,奴隶制被废除,但吉姆·克劳法案仍在新奥尔良生效。路易的法语姓氏和剧中称他为克里奥尔人(指欧洲白人在殖民地的后裔)的台词都暗示了他的父亲应该是一位法国殖民者后裔,然而在路易斯安那州对黑人血统极为严苛的法律定义下,他依然只能作为有色人种,在远离法国区(French Quarter)的另一条街道上谋生。财富为他在白人权贵当中赢得了尊重,然而这种尊重十分有限。

比起布拉德·皮特的版本,Jacob Anderson饰演的这一版路易更具有“现代质感”。他保留了原著中路易忧郁的气质,然而在哥特小说式微之后,永生的孤寂已经沦为华丽空洞的过时忧郁。黑人版的路易面对的问题复杂且多维:他的天主教信仰和他的性向、他并不光彩的皮条客生意和他体面保守的家人、他的黑人出身和他试图进入白人主流社会的渴望……

与此相比,他作为吸血鬼的杀戮欲望和他的道德感冲突反而退居其后,永生的孤寂不再是一种造作的姿态,反而成为莱斯特诱捕路易时为他承诺的出口——彻底退出结构性的种族歧视,成为更高的存在。

当然,以吸血鬼来隐喻种族之分并不是新奇的设定。

早在80年代,乔治·马丁便以南北战争前夕的密西西比河为背景,创作了吸血鬼小说《热夜之梦》。在这本小说中,“吸血鬼本质上是已经死去的人类”这一传统设定被颠覆,他们成为了另一种从生理构造上就完全不同的种族。“黑夜子民”和“白昼子民”的称谓更是将关于种族矛盾的讨论摆到了明面上。小说塑造了一对跨越种族的好友,完成了一次好莱坞式的冒险,最后也并没有弥合种族之间的仇恨……和作者后来大热的《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相比,《热夜之梦》并不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尝试。

在剧版的《夜访》中,因为路易的肤色带来的矛盾贯穿始终。莱斯特作为白人,能够看出牌桌上的白人权贵们对路易明显的蔑视和利用,却无法感同身受路易在日常生活中身为“他者”的屈辱。他认为吸血鬼已经是一种更高的存在,路易没有必要再掺和到“人类的事务”中去,忽略了路易仍然对世俗的身份拥有渴望,也仍然对家人充满了渴望。莱斯特活的时间更长,早已看透了人类社会运行的逻辑,当路易杀了白人议员,导致一整个街区的黑人社群被报复时,莱斯特只是坐在沙发上,露出了然于胸、高高在上的笑容。

无论是从年龄、肤色、财富,还是作为吸血鬼所掌握的超自然能力与知识,莱斯特都要远远优于路易。在这种显微镜一般的视角下,莱斯特和路易成为了一段跨种族亲密关系的典型样本。种族歧视的复杂性和普遍性得以脱离政治正确的口号,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原著里,《夜访吸血鬼》的阶段里并没有挑明莱斯特和路易的情人关系,但在几十年后的系列作品中,安妮·赖斯选择了让这两个人物出柜——且明确地将路易指定为这段关系里的“受方”。这一版的电视剧得益于后来者的完整视角,选择从一开始就把两人的关系刻画为一段“糟糕的婚姻”。

莱斯特转化了路易,也转化了他们收养的女儿克劳蒂亚,始终在这个家庭里扮演着导师和家长的形象。他为路易提供的“出口”并非真正解决之道,反而成为了他们日后持续不断争吵的根源。他们的感情在路易认清莱斯特的优越那一天就已经在某种意义上结束了,然而吸血鬼创造者的超自然羁绊替代曾经的婚姻对女性的束缚,无法摆脱的路易走上了街头,穿过混乱的人群,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克劳蒂亚。

尽管路易的困境拥有着某种现代质感,他们的婚姻却因超自然的永生羁绊而充满着过时的隐喻,就连收养克劳蒂亚的理由都听起来让人觉得分外耳熟。路易自陈他收养克劳蒂亚是出于补偿心理,因为她居住的街区被白人纵火都是因为路易杀了一个白人议员。然而事实昭然若揭,路易就和无数深陷婚姻泥潭的人一样,试图用一个孩子来弥补感情中所有的裂痕。原本坚决反对转化一个“孩子”的莱斯特,在意识到路易的目的之后也答应了他的要求。

就和所有的家庭肥皂剧的走向一样,原本应该是解决方案的孩子本身变成了新的问题。在这个不见天日的墓穴家庭中,丈夫暴戾、不忠,还是个无药可救的控制狂,不幸福的妻子将注意力和爱放在孩子身上,长不大的孩子则陷在了永恒的存在主义危机中。但就和所有的家庭肥皂剧的魅力一样,人们总能从这些狗血里找到与自身关联的相似体验并产生共鸣——也许共鸣得太过了,甚至会被触痛。毕竟对于一个恐怖题材的吸血鬼故事来讲,鲜血和暴力应该带来的是视觉的刺激而非情感上的触痛,AMC却不得不在第五集开头打上了家暴触痛预警,依然很正确,而实际上这一集中的正面暴力,从视觉效果上来说,其实远远比不上剧中的杀戮镜头来得触目惊心。

两个吸血鬼爱人没有婚姻咨询,路易的男性身份并没有为他在这段关系中争取到与伴侣平等的地位,而在一个这样一个哥特式的奇情故事中,“离婚”只能以杀戮的方式完成。

虽然人物设定的改编十分大胆,但剧版《夜访吸血鬼》仍忠实于标题中的“采访”,依旧以路易向一个记者(丹尼尔·莫洛伊)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为线索展开,但时间从1970年代移到了2022年,采访的地点由旧金山改成了迪拜。从剧情中不难看出,他们保留了70年代在旧金山的那一次采访(即原著情节),只是半个世纪以后,丹尼尔已经从当年的愣头青变成了如今阅历丰富、言辞辛辣且脾气很坏的老头。

原著中深情绮丽的文辞被移植到了人物的台词中。繁复的修辞,漫长的独白,丰沛的情绪,配上演员为了饰演吸血鬼而戴上的夸张浅色美瞳,让整部剧有一种古典隆重的戏剧感。背景被拉到到疫病横行、战火连天的当下,反而与吸血鬼传说盛行的黑暗年代发出更同频的共振。在迪拜场景中,路易毋庸置疑地坐拥了巨大的财富与权力,“永生”这个概念露出诱人的真相。瓶子的外观全都换了,然而里面装的还是那个味道的陈酒。

丹尼尔的作用,就是以外部视角来重新评定路易的自白,他不断地质问“你是否吃了那个孩子”,而路易不断地转移话题。采访因此变成唇枪舌剑的辩论,路易回敬丹尼尔,“一个身患绝症的老头要永生有什么用呢?”而丹尼尔则对路易美化吸血鬼的种族优越论嗤之以鼻,“别指望每个读者都买你的账。”这种针锋相对平衡了戏剧感的装腔作势,反而赋予了其对话主义的质感。

到这时,观众才咀嚼出其中深意,时隔半个世纪的两次采访,对比清晰可见。曾经的路易满怀憎恨地谈论莱斯特,如今却将他比喻为寒冬里的炭火;五十年前他曾痛陈莱斯特的虚张声势,如今却仍旧用仰望的语调谈论他的魅力……而路易则举起丹尼尔·莫洛伊自己的自传,用他的原话回应:“回忆是一场奥德赛式的苦旅。”

我们的大脑会欺骗自己。丹尼尔问起细节,“那天下雨了吗?”路易的回忆出现错乱,下雨和没下雨的场景并行出现,百年的时光流淌而过,而他早已难辨记忆的真伪。于是所有单方面的叙述都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路易的角度所叙述的一切到底几分真几分假?是他在漫长的反刍中修饰了过去,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所谓的真相?丹尼尔和路易一起走上这段奥德赛式的苦旅,海上唯一的灯塔是克劳蒂亚留下的日记,然而总在关键的地方被路易撕去——一个教科书般的“不可靠叙述者”。

悬念就此被拉到最高,我们无法再判定莱斯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遮遮掩掩提及的过去,关于暴虐的父亲,爱他的母亲,自尽的小提琴手爱人,以及将他转化的那个可怖的吸血鬼……本身就笼罩着一层迷雾,而在这7集电视剧中所展现的形象,现在也充满了疑问。那场极限挑战观众承受能力的“家暴”戏码就在其中显得尤为扑朔迷离,幡然醒悟的观众不禁要问自己,即便莱斯特作为更年长的吸血鬼,在路易面前确实有着压倒性的力量——但我们难道不是被他的叙述所牵引着,把他想象成无辜又无力的受害者,从而忘记了他作为一个吸血鬼的本性。他对于暴力的标准和耐受,不是一直就和人类不一样吗?

在玩弄观众情绪的手段上,剧情可说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在故事中引入“不可靠叙述者”的最佳效果,是让观者真假自辩,并且从何为真、何为假里窥见人物自欺的动机,而非以此作为补丁,来缝合剧情中牵强的部分。

克劳蒂亚从一个5岁的小女孩被改编成了14岁,这其中的无奈之处可以理解。即便主创们能够再找一个像克里斯汀·邓斯特一样早慧又天才的幼童演员,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也远远跟不上小演员成长的速度。但改编之后,克劳蒂亚在原著中最让人共情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很多。

30多岁的灵魂被困在5岁的身体里是一场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换成14岁看起来就没那么可怕了。这种痛苦被削弱之后,她与莱斯特反目成仇的过程就变得轻浮潦草,看起来完全像个没事儿找事儿的叛逆期青少年。

也许编剧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给克劳蒂亚增添了出走后被性侵的情节。往好了说,这部剧始终贯彻对于“政治正确”价值观的填充和立体化,往刻薄了讲,难辞“白左价值观大展演”的刻意之嫌。路易撕去克劳蒂亚在日记中关于被侵犯的自述部分,与丹尼尔辩论将这件事公开是对克劳蒂亚的消费的时候,主创们失去了叙述种族问题的自如,变得畏首畏尾起来。提了,但无法展开,最后终结在了路易情绪的爆发中,不了了之。

太多的谜团被留在了第一季的结尾,太多的故事线埋下了伏笔,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克劳蒂亚对于吸血鬼来源的追寻和发现将带领我们走出新奥尔良皇家大街1132号,沿着杀戮和欲望重新回到古老的欧洲大陆,去寻找地下的黑夜王国。路易重启采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这场堪比黑死病的新瘟疫背景下,吸血鬼的古老故事又有什么新的启示?

没有人会担心电视剧接下来没故事好讲,1976年,《夜访吸血鬼》出版后成为畅销书,随后安妮·赖斯将其发展为“吸血鬼编年史”系列,它有整整十二本小说作为原材料,现在故事的进程才不过原著第一本小说的一半。而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或许是另一个角度的叙述,那个在路易的回忆苦旅中,永远不可能抵达的亲密真相。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吹火车咯;原标题《夜访吸血鬼:将正确贯彻到底》

 4 ) Mark一下很喜欢的台词们

E1 1.01.30 It's difficult to explain how his words disarmed me, how efficiently succinct and impenetratable his argument was. All my conceptions, even my guilt and my wish to die seemed utterly unimportant, and I completely forgot myself and the barbaric scene that surrounded m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was seen. 20.25 My body was seized with weakness. His gaze tied a string around my lungs, and i found myself immobilized. E2 39.10 Music pierced his damned soul. And any human who were involved in the creation of it existed on an elevated plane in his eyes... And this woman sang for us, it seemed, articulating the difficult love we often had trouble expressing ourselves. 40:55 And so Lestat oscillated his disdain between the tenor and the witless swamp-dwellers in the seats below. The curtain fell like a guillotine, and Lestat leapt to his feet in mock appreciation, which could only mean one thing, the hunt was on. I stood in the lobby bar, nursing my complicity, as rounds were bought and fake praise was lavished upon the mark. 44.16 If you'd listen to me Louis, if you finally submit to your nature, you will be filled, with all the life you can hold. You will see death in all its beauty, life as it is only known at thr very point of death. You, alone, of all creatures, can see death with that impunity. You alone, under the rising moon can strike like the hand of God. 45.33 i was a shame-ridden second, a fumbling, despondent killer, a botched vampire.

 5 ) 第一集40分钟封神

路易大段大段诗一样的台词,念起来有汉密尔顿那味了,感觉导演是不是也有参考汉密尔顿,台词功底真的棒啊,用美国黑人的语调读起来也挺难的,毕竟演员是英国人。莱斯特是法国人,演员是澳大利亚的,读大段的法国口音台词,虽然没什么法国味,但也因为设定是法国人,所以读的慢,更像诗朗诵一样的,抑扬顿挫的美感。

台词已经超越了电影,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运用黑人演员带来的惊喜,谁能想到汉密尔顿和夜访吸血鬼能结合起来呢!致敬创作团队!

40分钟的升天爱爱镜头美极了!有个翻译错误,boudin是香肠的意思,不是饭桶,哈哈哈

 6 ) 当《夜访吸血鬼》变成脆皮鸭

放弃了夜访吸血鬼的内核,转而投向讨好同人爱好者的爽点

路易丰富的灵魂被削弱了,让莱爱得没理由 ,路易告别了普通人的生活,他在吸血鬼的世界中因克劳迪娅的死再一度走向绝望,他孤独的身影本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剧里却没有着重表达,实在是令人失望。

莱斯特与路易最大的矛盾即对人性的理解转变为了育儿出轨家暴问题,原冷漠自大华丽的莱斯特变成了“渣攻”,优柔寡断的路易变成了“恋爱脑”“小可怜”,清醒可怜的克劳迪娅变成了“烦人”,可见同人爱好者对情感的表达方式有多么贫瘠,主演在台下互相说着love的把戏,挑动着同人女的心弦。

 短评

虽然还没播完,但就第一集的剧情来看这剧一定要追555 仿佛ao3里粉丝写的欲求不满的同人文hhh 两人的对戏也没有看起来很尬的样子,我的梦中情鬼了属于是😊 以及还是想吐槽一下,不喜欢黑人可以不看的,没必要看了之后还来踩一脚...简直就像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8分钟前
  • 马吉尔求唱歌
  • 推荐

烦死那些因为Louis的扮演者是黑人演员就高喊zzzq并打低分的db人了,西八我就要打五颗星把评分拉回来!

13分钟前
  • Kristoferson🦊
  • 力荐

讲道理,第一集非常超出我的预期…改动都是合情合理,而且剧本台词,演员演技,制作经费都在线,感觉会成为今年剧集的黑马(两个演员很对味,比电影版给我的感觉要更符合原著。总之就是给制作组磕头了这年头把老文学作品拉出来改编影视的能到这个水平原作粉夜里都能笑醒)

17分钟前
  • V匿
  • 力荐

我感觉等了一辈子就是在等这部剧

22分钟前
  • 毕人迷虎
  • 力荐

这版太妙了!不管是人设选角还是主角间的情欲表现!Louis是queer+有色人种的设定,给以往白人中心的吸血鬼叙事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复杂性。期待后面的故事!

26分钟前
  • Doujia2
  • 力荐

剧情和人物的设定符合逻辑,演员优秀,节奏相当好,通过人物叙述,时间线在过去、现在之间来回切换,而这一切都很顺畅,再次证明好的编导和演员有多重要。Sam reid的莱斯特是个惊喜,他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和魅力,加上演员超强的台词功底,这个莱斯特比影版更鲜活更富有吸引力,已经彻底被他迷住;路易,改编给予这个人物性格和形象的更丰富表现,演员的表演让这个人物终于活了。故事讲得好,演员演的好,别带偏见去看,会收获不少

29分钟前
  • 力荐

我看入棺那段还想着为什么吸血鬼要裸睡呢,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我又想,这棺,小了点吧,活动得开嘛。本来想四星观望,但实在是烦那些叽叽歪歪选角的人

32分钟前
  • 一种鱼的灭绝
  • 力荐

年度最佳murder couple。Sam Reid很好得演出了那份暴力的欢愉,诗句歌谣自然地由他喉头唱出,眼神暴虐但止不住火热的勾引,对待爱人深情又丑陋。Jacob Anderson也充满惊喜,Louis的背景改编是成功的

34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剧版iwtv证明最能堵住种族歧视者抵制政治正确众口喧嚣的利器就是真正建立一种多元身份和原生文本共生相融的崭新叙事,而非敷衍傲慢的宣扬说教,以角色复杂性和自洽性为弃子的肤浅样板主义惺惺作态。又有什么比滴水不漏编入文本的政治表达能更完美地在讲好故事的目的和谋求进步的改良之间找到平衡呢?不可靠叙述者扮演上帝的记忆游戏和记者试图打破奴役轮回的层层诘问构成文学趣味十足的悬念往复,克里奥尔和酷儿性向的经验交叉及吸血鬼凌驾众生的种族优越碰撞迸溅出矛盾纠缠化身,世界大战的背景平移无疑给这曲从服化配乐到布景台词无不渗透着世纪末唯美倾向的靡靡之音,提前预告了鼓吹永恒主宰和超人意志支配命运的不谐音符作为序曲的悲歌。仅有遗憾是,剧作难以避免还是有些滑向常见的耽美类型模式,折损了故事和人物背后本可深刻多义的悲剧力量。

35分钟前
  • 嵇澹
  • 推荐

从影版充斥着白男的傲慢以及对同性元素避之如蛇蝎的恐惧和嫌弃,到《汉尼拔》的半遮半掩,再到剧版iwv的光明正大与极强的性张力,能切实感受到欧美的进步。反观某地,是谁一边原地倒退一边沾沾自喜呢?另外加入黑人元素不仅直接升华本剧主题,黑人演员远胜于某皮的演技和性感度更是极大提升了本剧的观赏性,又是谁学了几个政治正确和审美降级之类的词就开始滥用呢?一句话,别人努力追求自由平等并做出了漂亮的成绩,要你在这里虚空打拳?who cares u?

39分钟前
  • Charmless girl
  • 力荐

不喜欢是我的问题。需要看看阿汤哥和皮特 洗洗眼睛

44分钟前
  • 花香满衣
  • 较差

这个剧里路易的肤色设置是十分合理并且和剧情息息相关的,并不是什么“把白人角色强制转黑”的偷懒手段……首先剧集设置是1910年的新奥尔良,作为19世纪来被法国统治的地区,当地黑人管理松散并通婚自由,在此之下产生了很多的混血克里奥尔人,他们几乎曾与白人享有同样的地位和高等教育,但种族隔离法案后他们被挤压到和一般黑人一样的位置:剧在这里是十分细心的,除了路易自己说的,也可以从字里行间的暗示和路易较浅的肤色看出来;其次在剧版中,路易的黑人身份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处境,不光探讨了黑人当年的困境,同时让角色的绝望感也更强,动机更明显,相对于小说版的白人奴隶主,也更容易与现代观众共情,是个十分聪明的改编设定。

45分钟前
  • 鸡蛋糕
  • 还行

台词太文艺了,想起来之前看的梅耶斯演的德古拉那部剧也是台词文学性很强,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吸血鬼的片子都是走古典文学风?(好像2020年那版德古拉也是台词文艺?)Lestat说的那段“No one as angry, as stubborn, as... As loving, as dedicated, as...”让我想起了天才瑞普利里杰克达文波特说的那段温柔情话。| E05的情感冲击太强烈了

49分钟前
  • Iron
  • 力荐

妈耶还真的不错,一开始没有期待,首播集俩主角还挺有火花在里面的,3.5星观望一下。

50分钟前
  • 深度电影圈
  • 推荐

灰虫子再就业和吸血鬼搞基简直不要太合适,第一集狠不错

55分钟前
  • 饭桶爱上鱼面
  • 推荐

先看的电影版,影版虽然颜值真的很高,但是两个主演之间的化学反应基本为0,远不如剧版两个主演之间的性张力以及互动让人印象深刻!!另外,即使是政治正确又怎样,有些人也许剧都只看了个开头or就看了个预告,就赶紧抓着主角是黑人开始输出,AMC+又没从你口袋里赚一分钱,又急着跳什么脚?

59分钟前
  • 降谷也
  • 力荐

WOW,居然远超预期,改编合乎情理,而且两位主角间的sexual tension绝了,我可以!不禁感叹如果当年电影版能演到这种程度就好了,唉,只能靠脑补了。

1小时前
  • 弥呀
  • 推荐

太牛了,对看过电影版和原著的我而言,改编得太好了,美丽绝望的味比电影还浓厚。一开始的偏见荡然无存,好的作品并不会因为被国人骂的所谓的zzzq而丧失魅力。一切都让我重新沉沦于那个吸血鬼存在的世界里。

1小时前
  • 奈何子子子
  • 力荐

看了第一集明白为啥好评如潮了,先说我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电影,对我而言第一集的观感非常优秀,非常精致,没有一处能挑出来错,故事节奏也很棒,目前只有英文字幕我也看得聚精会神,莱斯特和路易斯之间性张力很足,基情给得很满,雅各布实在太帅太性感了忍不住一直盯着看,总而言之我求求首页都来一起追剧。第二集看完了继续牛逼,总之就是用心做出来的剧不会差,两位演员间的化学反应满满,台词值得精读,剧本上下呼应用心,尤其是把现代的部分设定到了当下这点堪称绝妙,每提一次“pandemic“我都要愣一下,完美。

1小时前
  • 我的折耳猫
  • 力荐

质感和CP感居然都很在线,而且换成了黑人版的路易代入年代感的种族和LGBTQ问题更带感了,拍得挺美的怪不得amc有信心未播先续订第二季。两位主角表演佳👍

1小时前
  • alt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