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

正片

主演: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盖尔·加西亚·贝纳尔,艾德里安娜·巴拉扎,菊地凛子,役所广司,迈克尔·佩纳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 / 美国 / 墨西哥语言:英语 / 阿拉伯语 年份:2006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通天塔 剧照 NO.1通天塔 剧照 NO.2通天塔 剧照 NO.3通天塔 剧照 NO.4通天塔 剧照 NO.5通天塔 剧照 NO.6通天塔 剧照 NO.13通天塔 剧照 NO.14通天塔 剧照 NO.15通天塔 剧照 NO.16通天塔 剧照 NO.17通天塔 剧照 NO.18通天塔 剧照 NO.19通天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通天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发生的三个故事。理查德(布拉德·皮特 饰)和妻子苏珊(凯特·布兰切特 饰)因为婚姻危机,去摩洛哥旅行,苏珊在旅行车里遭遇枪击,为了医治苏珊,一车美国游客不得不在摩洛哥的小村滞留,而警方也将此次事件上升为恐怖袭击,展开了调查,其实真相却惊人的简单。理查德夫妇滞留在摩洛哥,影响到了家里的孩子们,墨西哥保姆为了参加儿子的婚礼,只能让她的侄子(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饰)开车带着她和孩子们一起去,但是,从墨西哥过境回来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麻烦,警方怀疑她绑架美国小孩,事情开始不受控制。日本,聋哑少女千惠子孤寂地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母亲的自杀使她和父亲的沟通越发困难,由于自己的残疾,她也得不到异性的关注,性格越发叛逆。于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沟通交流。©豆瓣桃李春风指挥家(普通话)公寓爱情故事洛奇5月八日记亲爱伴侣猪猪侠之英雄猪少年渔蚌记马永贞金城武夜之小双侠陈毅市长汉娜·蒙塔娜:电影版灵犀效应爱不沉没金钱世界精灵宝可梦:大家的故事被夺走的我们盗墓笔记第一季恶人传车手阿南3后宫婚我们2020护士当家第六季巴寇亚克之仇誓不低头(2004)怦然心动1998甜心格格第三季游戏规则2022情定三生方小姐的恋爱秘籍麻木2015非常嫌疑犯国语金门大桥2006面纱2006曼哈顿夜曲日劫怪咖!文主厨抵抗!抵抗!忠臣藏之恋:第四十八个忠臣神之水滴2023

 长篇影评

 1 ) 论《通天塔》的倒掉

07年2月25日,万众瞩目的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终于热热闹闹、沸沸扬扬、轰轰烈烈地落下了帷幕。此前获七项提名,倍受业界关注的参赛影片《通天塔》(the Babel)却仅摘得一个安慰性质的“最佳电影配乐奖”,未能赢得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局。
我在《通天塔》倒塌之际撰写本文,难避“落井下石”之嫌,然而却绝非“马后炮”之举。因为早在该片获金球奖提名之前,我就不遗余力地对该片进行冷嘲热讽。随着《通天塔》捧得金球奖并获奥斯卡七项提名,部分媒体、影评人和影迷各怀鬼胎,用歇斯底里的热捧将这座“豆腐渣工程”通上天。而我不得不顶着来自周围朋友质疑我电影品味的压力,一如既往地像祥林嫂那样,对每个看过此片或计划看此片的人抱怨——“我真傻,单知道评金球奖的时候,《通天塔》要混一遭。我不知道奥斯卡它也来……”如今,我终于可以放下包袱,在与有识之士弹冠相庆之余,和各位一起针砭这部莫名奇妙的电影。
一切都要从片名开始谈起——the Babel,直译为“巴别塔”,典出自《圣经》旧约全书中的《创世纪》。大洪水过后,诺亚的后人来到一个叫西纳的地方居住,心血来潮地想建一座高可通天的宝塔,以纪念人类在地球上创下的丰功伟绩。上帝得知后,震怒之余搅乱了他们的语言。人类由于沟通的障碍,陷入周而复始的纷争,这项伟大的工程也就此停工了。人们同时又觉得再也没必要生活在一起,于是就分道扬镳,分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分别成为我们七大洲的祖先。这个故事对西方世界的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人类元初的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或虚妄的终极使命——“巴别塔”也成了这些复杂寓意的代名词,见诸于各类文学作品或学术论文中。
“拉大旗,做虎皮”——《通天塔》的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显然深谙此道。主题方面,用the Babel作标题,无非是想先声“唬”人,借用具有深意的典故来填充空洞无物的影片。故事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国度(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片中角色分别操不同语言(美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日语甚至哑语)——这样的布局从一开始就在暗示观众本片紧扣巴别塔神话的主题。然而,我们却很难在这样的设定背后看到“巴别塔”式的情节——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美国人为救助遭受枪击的妻子在摩洛哥和当地人发生争执;墨西哥小子因为和美国警察发生冲突而驾车逃窜——唯有这两段主线情节能和巴别塔的象征意义扯上关系。我们见到更多的是与此无关的同一文化和语言环境里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美国夫妇之间的感情问题;摩洛哥父亲与孩子的交流的缺失;日本父亲与女儿之间的隔阂;聋哑女孩与花花世界之间交流的障碍……导演在偷换概念之余也试图在影片中洒些契合主题的暧昧的香水。(如美国政府误以为枪击事件和恐怖分子有关的桥段)然而,其贫乏的才能和最初的不良动机致使他始终无法掩盖该片故弄玄虚的尸臭。情节方面,《通天塔》结构散乱。主线情节支离破碎,剪接无序是有目共睹的。为了更充分地迷惑观众,导演置入了副线情节的搅屎棍——日本哑女的故事貌似增加了故事的维度,却与主线或主题毫无联系,没有互动、没有因果、没有比较、没有并列,除了那把步枪。如果这也能当回事,片名索性叫《寻枪》得了。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导演不踏踏实实地立足于电影本身,脱离画面强行灌输先入为主的概念,这对观众是极不公平的。用圣经书页取代胶片来说教,对电影艺术也是不公平的。如果这种伎俩一再得逞,势必诱导我萌发跃跃欲试的邪念——一对恋爱中的年轻男女,女孩一直认为男孩胆小懦弱。在一次阻止街头流氓斗殴的事件中,男孩终于有机会表现出自己勇敢的一面。然而,他却因防卫过当被判入狱半年。出狱后,男孩发现女孩已经抛弃他,远嫁异国了——如果我给这么一部装腔作势的“青春片”起一个源自东方神话故事的名字《奔月》,是不是也挺像那么回事了?
好在奥斯卡对《通天塔》的评定断了我的念想。出于对大众舆论和金球奖后票房市场的考虑,奥斯卡给予该片七项提名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底线(裤),评审委员会显然不会为了这部矫揉造作的片子解下自己“学院奖”的贞操带。更何况,每年的最佳电影和最佳外语片都会在全球的关注下互相较劲。今年的最佳外语片《他人的生活》曾囊括了有“德国奥斯卡”之称的金萝拉奖七项大奖。此番加冕可谓实至名归。要对抗这种霸王龙级的纯文艺片,只有金刚级的作品才能保住美国人的颜面。如果让《通天塔》上位,无疑是螳臂挡車,落得个自取其辱。所以,让商业味更浓的《无间行者》出头也在情理之中。
《通天塔》的倒掉不仅是关系到该片自身和奥斯卡奖的事件,此前部分媒体与业内人士居心叵测的过高评价和“南郭”观众们的聒噪附和是发人深省的。所幸在这出现实版《皇帝的新装》里,小金人扮演了那个说实话的小男孩,并一举推倒了通天塔。若不然,《通天塔》铁定会成为奥斯卡的耻辱柱。
诚然,我撰写此文时,也和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一样虚张声势,借用了鲁迅先生《论雷峰塔的倒掉》作标题为自己撑门面。那么请容我无耻到底,盗用该文的末句作为本文的结尾,也以此表达我对《通天塔》倒塌事件的态度。
活该!

 2 ) 巴别塔是一种很巴别的塔


昨天又来一新片,是部好片,我告诉腐败分子,她问:“是不是《四个女人》?”因为这几周Netflix送来的电影,不是《一个离异女人》,就是《三个女人》。(详见《九个女人三台戏》:http://family.mblogger.cn/berlinf/posts/105065.aspx

有的人撞墙后眼前全是星星,有的人撞墙后眼前全是女人。

这部片子其实是《巴别塔》(Babel),牵强一点说,也是四个女人的故事。日本聋哑女,摩洛哥女,墨西哥女,美国女。日本聋哑女寻找不到爱情,压抑之中去暴露,吸毒,色诱。摩洛哥女生活在男人阴影下从不发声,只有饱经磨难的特写镜头。墨西哥女善良、强壮却运气不佳。美国女多疑神疑鬼,桀骜不驯。

四个女人全是受害者:少年的日本女被嘲弄。青年的美国女挨枪打。中年墨西哥女被驱逐。老年摩洛哥女遭忽略。特定国民性格界定的典型人物,落在一个非典型的情景之下:美国女人抛下两个孩子和丈夫去摩洛哥度假,被日本女孩爸爸送给摩洛哥人的来福枪无意中打中。墨西哥保姆带着两个孩子去墨西哥参加孩子婚礼,回来的路上却遭到劫难,被遣返。美国家庭历经磨难后团圆了。摩洛哥家庭在意外事故中破裂了。日本家庭在寻找中和解了。墨西哥家庭在美国梦破灭后团圆了。喜剧中有一种是错中错喜剧(comedy of errors), 这一部我看应称之为错中错悲喜剧(tragicomedy of errors) . 美国和日本家庭悲后喜,墨西哥家庭喜后悲,摩洛哥家庭大概是悲后更悲。

严格地说,这并不是女人的电影,那只是一句戏言。这片子也可以说是《撞击》(Crash)国际版,只是比《撞击》更好看一些。这片子中发生的一切,也像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缩影。或者说他是导演在重新反思美国眼睛中的世界,世界眼中的美国。他们拿着通行无阻的护照,可以到处跑,可是到了什么地方,都还是那副德性:pushy, loud, self-centered. 美国人都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嘴上承认,行动不改,甚至心里暗自得意。

这个电影里的美国人有一些是丑陋的,比如美国和墨西哥交界骄横 的美国警察,比如弃自己同胞走掉的美国游客。片中带着柔和的眼光,去看现实中与美国对立的阿拉伯世界。那个牧羊的摩洛哥少年,在善良的哥哥死后,那一脸的绝望,叫人不忍久视。

这片中的交流障碍,这巴别塔,无关语言,聋哑女可以通过手写展开交流。美国人和阿拉伯人可以通过翻译交流,可以通过一个关怀的举动,让沟通的困难完全终结。而比语言障碍更为可怕的是心灵的隔阂。这种心灵的巴别塔更厉害,或者用广东话来说,更巴别(闭)!

你可以和一个人说着完全一样的语言,你可以对一个人十分了解,可是最后你发现,救你的却不是身边人,而是一个萍水相逢陌生客。或许在人类建造巴别塔以图登天的时候,人的兄弟之中,也有一些是因语言变乱,意外离散,天各一方。无数年之后,在一次意外的撞击中,才重新认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 ) 生活是粗砺的沙

电影《通天塔》不是那种好看的果盘,也不是让人看了觉得放松的小点心。它长了一张要拿大奖的脸,布拉德.皮特的目光在沙漠的热气中摇摆不定地看过来。《通天塔》不是第一部把不同地点不同的人用偶然事件联系起来的片子,至少它的重点并不在于让我们看到最后一粒沙子落下来以后,整座沙丘是如何在随机理论下不可避免地走向溃败。导演并没有去重复那个人人都已经烂熟的观点:命运是个随机数。命运不是影片的主旨,生活才是。

影片在最后的献辞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什么是这暗夜?什么是那光亮?4个国家,12个人,用一把来福枪联系了起来。在5天内迎接各自不同的命运:被捕、被杀、被遣返、被截肢,这是最暗的夜。同时,一段婚姻被挽救,一条生命被拯救,一种痛苦得到释放,这是最亮的光。当所有的事件发生完毕之后,影片结束。而一切对应关系全部建立完毕:

爱情:皮特的爱情存活了,日本聋女的爱情依然没有下文,摩洛哥少年的爱情终结于浴室偷窥,墨西哥保姆的爱情正在路上。
家庭:皮特的家庭保住了,日本聋女的家庭和解了,摩洛哥牧羊人的家庭破碎了,墨西哥保姆被迫遣返,她以最奇异的方式和家人团聚。
生活:摩洛哥人继续生活在贫苦和暴虐之下,日本人继续活在无法张扬的压抑和苦闷之中,墨西哥人活得生机勃勃但是面对北方强邻他们只是罪犯和乞丐。美国人什么都有,美国人什么也没有。

影片用一种缓慢的时间刻度讲述这些故事,让每一种痛苦都细腻生动地呈现出来,看到生命如何在生活中被打磨。只有极缓慢地在指尖搓揉沙粒,才能真实地感觉到它们每一颗的形状。当皮特焦急地等待直升飞机前来的时候,他才有机会衡量那些生命中的重量。当日本聋女赤裸着身体站在阳台上时,虽然她不能说话,但是她让所有观众听到了最震人心脾的呐喊。

《通天塔》很粗糙,观看的过程不能让我们摆脱现世,而是更真实地感受到生活本身。提醒我们那些可能被遗忘了的存在,诸如某种生活状态,某种内心需求,某些人和某些事。因此,沟通并非是一种语言问题。传说中,人类由于语言不同而最终放弃了修建通天塔。电影里,聋女无言,摩洛哥人无语,但是他们却似乎是对白最多的人。如果真有通天塔,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就在人心里。

 4 ) 《巴别塔》让谁失望?

齐向隅

《巴别塔》让谁失望?

 这回,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没有去颁奖现场,而是拖着病体在家里看完了冗长的典礼。并且失望至极地在博客上反省自己对最佳电影的预测。作为全美最著名的影评人,他对《巴别塔》的钟爱与评委会对它的漠视是如此让他无奈,《巴别塔》到底不好在哪里?

阿尔加终于完成了他的三部曲。一般来讲,凡是三部曲,一定是中间那部最好的。但《巴别塔》真的是一部烂片吗?在IMDB网评上,对它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并且都走向了极端,尽管都是缺乏理由的。恶言相向的批评充斥着这样的词语:冗长、复杂、自命不凡。自命不凡?它让谁不舒服了,让谁难受了?

有人批评说,《Babel》是一部“类《Crash》”的电影,没有什么创新的。不仅从结构上是如此,而且都在探讨不同种族的生活状态。其实我觉得两者实在相差太大。《Crash》是面向国内的,而《巴》则将重点放在了国外上。这一内一外的差异非同小可。对内你可以指指点点,而对外,恐怕未必能让评委们好受。

阿梅莉亚带着小孩离境没有受到什么阻挠和障碍,而越境却遇到了严格至极的检查。国境成为一个“出去容易进来难”的口子,管辖着这个国家的人口,以防病从口入。在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里,边境一直是隔离的障碍,他用诗意的画面来表现,而在此处,却是以事件,以紧张的气氛。对于美国来说,墨西哥人一直是让政府很头疼的,他们偷渡猖獗,而且在美国的合法墨西哥居民,他们旺盛的生育力不禁上美国的精英阶层担心,在《为精英主义辩护》中,老保守派威廉亨利早就预言:以后美国最多的人种将不是白人,而是墨西哥人。这种危言耸听与美国政府的政策一拍即合——恐慌,可能是带给民众最好的礼物?

美国人恐慌吗?小男孩在墨西哥婚礼狂欢上听到枪响时的惊恐,他看到鸡被杀时的惊愕,他是不是也想到阿富汗的塔利班对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割首示众?美国人是恐慌的,他们在摩洛哥看到当地村民时是如此害怕,生怕将他们生吞活剥,赶紧要逃走。他们更愿意在防弹玻璃后面看外面的风景。这样安全。

鲍曼在《废弃的生命》中解析了恐惧对政府的作用。只有让民众感觉到恐惧,民众才越需要政府,越听话,政府才能坐得越牢,越稳。所以,民众的恐惧是政府立足的支持。恐惧,无处不在的恐惧,美国人的梦魇,美国人的死穴。冈萨雷斯点到了它,驴象两党是一样的不会高兴。

冈萨雷斯在影片中设置的最大隐喻莫过于在日本的情节。日本就像是有口无言、有言无声、有口难辩的女孩一样,压抑到了极点,欲望得不到释发,只能赤裸裸地发泄。他们的枪只能用来打打摩洛哥的野兽,或者往自己的嘴巴里打进去。嘴巴,这个器官的失效,竟然成了日本最让人难堪的尴尬。这一点,恐怕还没有人理解到。

但,有点东西都是相同的。比如爱情,比如亲情。在摩洛哥、在美国、在墨西哥、在日本,影片中都设置了父母子女的关系,这些东西都是相同的,这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希望。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有那么多的不同,政治立场、宗教信仰、民族、种族、意识形态……等等。但是,总有些是相同的,那就是情感。

不是情感让评委失望,是恐慌吗?(诸葛沂)

 5 ) 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一对美国夫妇在摩纳哥的沙漠中旅行,尝试令婚姻死灰复燃。 毕竟,摩纳哥是一个带些罗曼蒂克气质的国度。 大凡看过《北非谍影》的人都会愿意相信,卡萨布兰卡真的有一间“里克咖啡”,而穿着白西服的亨弗莱·鲍嘉真的曾带着酒醉跟心痛说起 ——世上有那么多市镇那么多角落,而她偏偏走到我的地方来。 但不幸得很,这对夫妇兴许是流年不利,途经山坡时,恰逢牧羊的兄弟俩试枪,无心间竟击穿了妻子[凯特·布兰切特]的左肩。 故事这样起了头,如此草率荒唐,如此真实。是,我们遇到的一切当中,只有那些计划之外的,才被叫做人生。 影片视野宏大开阔,好似上帝之眼观照这个世界,涉及跟这一声枪响相关的全部人物 —— 把枪赠送给摩纳哥向导的日本男子[役所广司]和他的聋哑女儿、美国夫妇的一双年幼子女和他们的墨西哥保姆、牧羊的兄弟和他们的父亲、墨西哥保姆的侄子[盖尔·加西亚·伯纳尔]和她刚做新郎的儿子。 日本。 聋哑少女在新宿的街头,同初识的少年以威士忌送服迷幻药片。 之后,舞厅内,红蓝光影的劈杀下,她看见自己中意的那个男孩吻了别人。 色与光浑浊的境地,少女洁净的面孔带着伤痛带着镇定,好似莲花盛开在沉暗的水域。 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中有这样多的误会,以至于不自暴自弃一回简直不能解决掉它? 于是少女向着来调查枪支事件的年轻警察裸露了她的身体,是哀恳也是发泄。那真是一具瘦削、紧张、可怜巴巴的裸体。 你看,人类永恒的困境,总是这样——不仅口不能言,而且辞不达意。 当内心的伤痛与渴望不能言及,我们转而以肉身陈述。 但它如此直白如此突然,甚至往往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这究竟是一场自我的救赎还是一次自我的放逐。 墨西哥。 保姆带着两个幼童去参加儿子的婚礼,返程的途中遭到边境警盘查,被疑为拐带幼儿。 惊吓中三人仓皇逃遁,却又在旱热的荆棘中彼此失散。 摩纳哥。 妻子中枪后,赤脚大夫潦草缝合了伤口。 黑皮肤老妪点起鸦片烟,深深吐纳,为她止痛。于是她镇静下来,望向屋顶,表情安忍如同大地。 是在这一回患难里,夫妻二人不再尴尬于向对方说出抱歉的话。 他们亲吻,恳求对方原谅,真的,白骨当前,还有什么好计较的,你说是不是? 如果他和她的确曾经深爱,又在神前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要彼此看顾不离不弃,那为什么一定要其中的一个流血,离死亡那么近,才能召回他们早年的爱情? 世事一场冰雪。 与美国夫妇同车的乘客,扔下他们二人自顾自开走了旅游大巴。 远在日本的少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其间有新闻说起发生在摩纳哥的枪击事件,但是谁要看呢,一抬腕子便转了台。 被驱逐出境的保姆忧心地问起失散的孩子们,边境警察却回答,跟你没有关系。 永远如此,全球分分钟发生无数惨事无数传奇,而一个人无非是来世上混几十年,哪里关怀得了那么多。 我尤其喜欢影片的结尾 —— 父亲回到家,在阳台上发现赤身裸体的女儿。 高楼中展眼望去,城市如同黑绸缎镶满珠宝,璀璨流丽。 她扑进父亲怀里,将额头抵在他的胸口哀哀痛哭。 该刹那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拥抱、眼泪和睡眠治疗人,永远比药物来得有效。说到底,当我们伤痛,就又变回了兽。 之后镜头越拉越远,越拉越远。 终于这一扇窗户,亦不可避免地成为万千灯火中毫不起眼的一个,遥远、陌生、不可安慰然而不乏温柔,好像星辰。 《圣经·创世纪》第十一节里,记载得有巴别塔的故事 ——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语言一样,于是在平原上他们商量建起一座通天的塔来。 耶和华见人如此,晓得今后将不再有他们做不成的事了,就下去变乱了他们的语言,又使他们彼此分散在世上。 从此之后,人孤独到这个地步: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国家,遍布疆界和关卡。 语言,无论它是否能够被流畅地说出,都成为障碍,我们很不容易彼此听见,听见了也无法彼此懂得,懂得了也难以彼此应答。 维特根斯坦讲过,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事实上有太多我们无力言说。 但至少在这样荒芜的境地里,我们还有感情,虽则易逝,却很强烈。 就像电影的导演冈萨雷斯,在片尾打出字幕带着柔情,他说,谨以此片,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2006-12-13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6 ) 当下世界电影流行趋势

真的是很棒!
电影做得最好的当然是结构,(现在电影都在玩结构)
我最喜欢的部分则是导演将时间随意拆解,
将那些鲜活浓厚的素材,那些铺天盖地的信息,
故事明明是精心结构,
但是抡起来却无比随意,有那种目空一切的自然劲头。
会让我想起《暴雨将至》,暴雨是分成三段做,
这个是切碎了做,这个更好吃一点。
当然,暴雨那种宗教和宿命的悲情更动人一点。

看这种电影,真的是一口气都不敢松,一点不敢走神。
当然电影有很多标准,
但是如果只有一个标准来界定好电影的话,(我以为也是任何人无法推翻的标准)
我觉得就是这个:让人完全无法移开目光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很多东西是主线故事叙事之外的部分,(比如墨西哥保姆穿不上的那条红裙子,
比如说她和那个墨西哥男人的小爱情,和故事发展完全没关系,但是写人物)
但是都可以进到电影里来:
包容一切,自成宇宙。

我超级喜欢肩扛镜头中的那种随意,那种准确,那种饱满:
就像写散文写到最高境界,看起来仿佛小说,又仿佛不是。
挣脱一切束缚,不在乎摄影原则。
好像是一个外行DV青年在随便拍,
没有什么美学风格可言,
但是在需要情调和气氛的时候,那种功力就出来了。
我觉得我要拍的东西,一定也是这种影像风格:
一定要动起来。
不动明王那种,机器摆在那里,只是以最小弧度摇和移,
那不是我要的东西。

我不得不佩服好莱坞和美国电影工业:
他们就是可以吸纳冈萨雷斯这样的外籍人到自己的电影体系内,
然后可以任凭他们做出极具风格的作品,
内容和思想,可以是对美国生活和美国精神的反思,批判,甚至是浓厚的不满。
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才成为美国,
好莱坞才成为好莱坞吧!

看大师的电影往往觉得悲观:
这个世界本身并没有什么进步,
大师死后,电影也没有。
而看这种电影则使人振奋:
年轻人总是在做电影,以包揽一切的胸怀,以崭新的灵感和创意,榨出自己的全部天才,
他们在为电影做贡献,而就是这样的人,使电影始终是电影。

而正是这样的人,这样的电影,能嗅出一种所趋之大势:
就像《疯狂的石头》,像《不走运的人》,像《走火枪》,
像《松子可嫌弃的一生》……
世界电影的流行趋势在这里:
已经不再像古典主义一样精心结构一个故事,探讨因果或者伦理,
也已经不再像现代主义一样着力于表达某种思想或者情绪,或者人类的处境,
在这些电影中,每个人物都不会深写,每段人物关系也点到为止,多而不杂,杂而不乱,
他们存在的最大意义是成为一段素材,
就像DJ打碟一样的素材,
可以剪辑,碰撞,随意切割和组合,
在这种冲撞中爆发出最大程度的光芒。
在思想上,也不再趋内,内省,而是向外发散,介入现实,关注政治,反射当下。
简单的说,怎么酷怎么来。
这么说,我还是佩服贾樟柯,因为《三峡好人》也是这个路数,
我觉得比《通天塔》更棒。

年轻人在往这一个方向做电影:
希望那也是我们的方向。

 短评

菊地凛子脱光了衣服,那是我见过最孤独的裸体。

6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1小时52分的时候终于明白什么是巴别塔了。这世界充满着误解。只有上帝才知道事情不一定是你我看到的那个样子。你相信乞丐的故事么;钱军打人。沉重的调子。剪辑斧凿太过了点。献给我的孩子们,玛利亚和伊莉莎...你们是无尽黑夜中最耀眼的光芒

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美国人的命真值钱~~

12分钟前
  • 我靠
  • 推荐

传说中,人类由于语言不通而最终放弃了修建通天塔。电影里,沟通并非是一种语言问题。聋女无言,摩洛哥人无语,但是他们却似乎是对白最多的人。如果真有通天塔,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就在人心里。影片在最后的献辞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影片用一种缓慢的时间刻度讲述这些暗夜和光亮,让每一种痛苦都细腻生动地呈现出来,看到生命如何在生活中被打磨。提醒我们那些可能被遗忘了的存在,诸如某种生活状态,某种内心需求,某些人和某些事。

1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一颗子弹毁了四个家庭,完美诠释蝴蝶效应。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喜欢日本女孩的故事。

22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无知的我们对未知的情境进行价值预设,没有善意与信任,多的是孤立与畏惧。于是灾难发生。

23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可贵的是导演抓住不同地域的影像气质,菊地凛子的裸体,比《迷失东京》整个电影都日本。

2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上帝创造了巴别塔,渴望通过语言和文明的隔阂造成冲突。富庶之国永远无法完全体会到某一个旮旯人民的闭塞;失声的少女渴望触摸世界的每一个音符。于是世界上有着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肤色,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落里,迎接同样新生的喜悦,同样年轻地活过,同样爱与结合,同样生离死别。爱最为永恒

27分钟前
  • Elanor
  • 推荐

所幸,电影的最后还算温情。就如同导演献给自己的孩子说的话:黑暗中还有光明

32分钟前
  • Miss Lucky
  • 还行

世界是平的,很小,但人与人之间很远,这隔阂如天堑。论巴别塔的倒掉。这位妹妹,腿间和内心毛茸茸的怪兽露出来了耶……

33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伊那里图"乱序多线程三部曲"终篇,获戛纳最佳导演。前两作探讨爱情和救赎,这次聚焦交流沟通,视野更为国际化。但相比"21克"的倒叙插叙与多线程结合、"爱情是狗娘"的三段线性叙事+零星插叙,本片四段线性叙事的交叉顺序从头到尾都没变,实在不够味。日本故事也必较松散,但迪厅跳舞段最爱。(8.0/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塔仍旧在修筑,而且越来越高,只不过人还是一样无法交流。

41分钟前
  • Le Salomon
  • 力荐

多线程非线性叙事是伊纳里图的标签,但《巴别塔》这张网织的太大,于是就显得韧度不足了

4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原声不错

45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面对好评如潮而且又在奥斯卡拿了奖的电影,我能不能坚持说,我不喜欢?

46分钟前
  • 我坏故我在
  • 还行

比较刻意,但是仍然拍的不错。

5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音乐真的加分了……导演还可以嘛,剧本太用力了。

52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和語言沒有關係,和種族沒有關係,和國別沒有關係,和文化也沒有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從來都不對稱,我們需要的是先平心靜氣,然後好好地聽對方說完。可是誰也不會。

55分钟前
  • 劳永逸
  • 力荐

多线索,但不刻意加强连接点。生命个体间永远无法逃避的万有引力

58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