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家

HD中字

主演:Arkadiusz,Jakubik,Marian,Dziedziel,Kinga,Preis,Bartlomiej,Topa,Katarzyna,Cynke,Robert,Wabich,Robert,Wieckiewicz,Krzysztof,Czeczot,Eryk,Lubos,Lech,Dyblik,Marcin,Juchniewicz,Bartosz3e,Zukowski,Grzegorz,Wojdon,Slawomir,Orzechowski,Anna,Grzeszczak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暗之家 剧照 NO.1黑暗之家 剧照 NO.2黑暗之家 剧照 NO.3黑暗之家 剧照 NO.4黑暗之家 剧照 NO.5黑暗之家 剧照 NO.6黑暗之家 剧照 NO.13黑暗之家 剧照 NO.14黑暗之家 剧照 NO.15黑暗之家 剧照 NO.16黑暗之家 剧照 NO.17黑暗之家 剧照 NO.18黑暗之家 剧照 NO.19黑暗之家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黑暗之家:人性的泥沼与政治的背叛

       波兰的电影真是很凌厉,对社会与人性的解剖深入肌理。《黑暗之家》既指电影中那个充满了血腥与暴力的农家,也指团结工会兴起之前的那个沉闷而黑暗的极权国度。
    影片一开始就是纵火与死亡,这是电影中的两个关键意象。一个小孩放火烧毁了麦垛,男主角的妻子突然倒地不醒,因脑溢血死亡。这两件事只是引子,拉启了电影的大幕。故事真正的开始,是希罗顿在一个秋夜,来到了一个地处偏僻的农家。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那是1978年,波兰最为沉闷的时期,离团结工会的兴起还有两年,一切都还在沿原有的轨道运行。不过,就在那些天,波兰大主教当选为教皇,平静之中孕育着风暴。
    那是个寻常的晚上,看不出一点异样,除了狗咬了希罗顿这个看似委琐而倒霉的男人一口。这个农家只有两个人,一个老头和他年轻的后妻,他的儿子出去闲晃喝酒去了。因为希罗顿进去疗伤,他们三人认识了,于是就絮絮叨叨,越说越近乎,开始饮酒作乐。这就是普通农家的生活,除了倒卖鸡蛋和酿私酒,没有一点政治内容,它讲述的是人性黑暗面的故事。这是影片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则是四年后的冬天,白雪覆盖着这个偏僻农家,一群警察带着剃着光头的希罗顿来到这里,还原现场。这一年是1982年,团结工会正盛之时,波兰的政局显得有些诡异。在这条线里,政治就是主话题,除了对前一个案件的追查,剩下的就是背叛与告密,还有这个极权体制下的污糟。两条主线交替进行着,故事也在两个年代中跳跃着。
    先说人性。人是很容易相互熟络起来并且相互信任的,特别是在酒精的刺激下。而人的杀心也是很容易就生的,特别是在钱财的引诱下。希罗顿因窥视正在洗浴的女主人被狗咬,由此进入了这个黑暗之家。三杯两盏私酿烈酒之后,两个男人成为朋友。随着酒越喝越多,谈话也越来越深入。从随便的扯淡,村里的闲话,到双方的生活,最后双方竟要合作,共同酿造私酒赚钱,并各自展示自己手中的钱财。女主人虽然也陪着他们喝了几杯,更多时候还是在旁边观看着。这是个典型的农家夜晚,如果不是另一条线表明这个晚上在此屋里曾有刀光血影,你很难将这个夜晚与凶杀案联系到一起。然而导演的功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平静而且平淡之中让人猜测着风暴是如何而起。
    人是见财起意吗?看样子是。贫穷的屋主看着落泊的希罗顿,当然是可以交心交底成为朋友的。但双方一旦露富,心理自然就会出现变化。这是一个荒僻之地,少有人来,而希罗顿又是一个偶然闯入的贩私货的小贩,他手中的钱正好正好是屋主想为儿子买车所缺的钱。这时,屋主年轻的妻子成了关键的因素。显然,她对与屋主的关系处于不满之中。对于希罗顿的闯入她是持欢迎态度的,在他们交谈喝酒过程中,她与希罗顿不时有调情之举。酒罢席散之后,她主动来到希罗顿的床上,与其行苟且之事。她所来目的为何?性大约只是其一,更重要的应该是说动希罗顿,两人合伙或者卷款而逃,或者合谋杀死其丈夫。屋主不仅对她家暴,而且将所有的钱都给儿子。希罗顿对她的态度让其失望,于是转而说动其夫杀掉希罗顿而谋财。至于希罗顿是否也有谋财害命之意,影片未给过多交待。我们只知道他整夜未眠,是在犹豫于杀还是不杀呢,抑或是在忏悔自己的行为?这已经不重要。只要一方起意,杀戮已不可避免。
    再说政治。政治会让一切事情变得复杂化,也让人性在政治利益之中变得丑恶。极端的政治化后面就是人性黑暗面的极端迸发。第二条线实际上是第一条线的自然延伸,它交待了很多在第一条线中无法表现的细节,同时这条线也让整部影片显得厚重起来,而脱离了单纯的悬疑片的窠臼。这条线的主角是警官姆尔兹,他带着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员来到了这个黑暗之屋。他们都是体制之内的人,但他们的打扮行为,与社会上的混混并无二致,看看我们的周遭即可明白。一路骂骂咧咧,喝得醉醺醺,对于工作敷衍塞责,办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走过场。只是一个还原现场,竟去了十多个人,在办案的现场还排着队酗酒,可看出导演对于那种体制的暗讽。随着情节的逐渐铺开,我们知道了他们之间的许多秘密,知道他们光鲜外表下的龌龊之事,知道他们之间的相互告密与背叛,任何你认为比较隐秘之事,你的同事与上级其实都了然于心,他们会掌握着你的把柄,到关键时候给你致命一击。在那种极权体制下,这一切都属正常,如果没有小报告与相互背叛,不知这种极权是否还能生存?
    警官姆尔兹是一个有意思的人物。他身处体制之内,有着体制内人的一切恶习,他与自己的下属有染,那个大肚子女警官的孩子也许就是他的。他也掌握着他手下这些人的秘密,对他上级的把柄,他也掌握一二,并能在关键时刻亮出这张牌。但他毕竟良心未泯,他的口头禅就是他只关心刑事不关心政治,因此他不愿卷入政治之中,并能保护自己因政治犯错的下属。他抗拒着上级将此起刑事案变成政治案以抹黑团结工会的意图。不过,在当时情形下,他的抗拒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只不过让他徒增痛苦而已。他最后无人可信任,想取出臀部上的药以能借酒浇愁,他也只能找希罗顿这个犯人来干,而不敢相信他那帮如狼似虎的下发。他最光彩的一笔,是了解整个事件的走向之后,冒险让那个大肚子的警官告诉希罗顿,不要企图逃跑,否则会被打死,因为一切陷阱已经设好,就等希罗顿颈上人头一用。最后,姆尔兹胸部插着一把刀倒在雪地上,这,也许就是体制内有良心者的下场。希罗顿还是逃了,他能逃脱得了吗?天知道,杀人的程序既然已经启动,枪里的子弹总会射出。
    此部电影的构思还是很精巧的,巧妙地设置了两条线,设置了两个时间点,让不同的时间在同一空间内跳跃。第一个时间点是1978年的秋天,这年的十月波兰大主教当选教皇,全国一片欢腾,沉闷的波兰正在慢慢苏醒中。而案件的发生恰巧就在此时。另一个时间点是1982年的冬天,团结工会已于1980年成立,这一年团结工会的工潮正炽,而政府也就在这年的十月重新修改工会法,将团结工会定为非法组织。而同一空间就是那个黑暗之家,人性之恶在这里爆发,政治的黑暗也在这里展现。其实,推而广之,黑暗之屋不也是当时波兰的象征吗?两条线的交织并在最后一起达到高潮,电影将一个简单的命案赋予了强烈的历史与政治内容,让电影更具厚度与深度,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人性之恶在电影中已受惩罚,贪财者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并上吊自杀,背叛者身首异处,犹豫者亡命天涯,连挣扎在人性与政治泥沼里的人也倒在雪地中。但政治的罪恶呢?也许还得等待,等待历史的公正判罚。在波兰,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天。

 2 ) 黑暗之家

1978年10月,40岁的技工希罗东前往一家国营农场报道,遭遇离奇的血光之灾:农舍一家三口全部惨死。1982年2月,姆尔兹中尉和一帮警员押着犯罪嫌疑人希罗东重回案发现场,试图还原当时的情境。

导演沃吉西奇•斯玛佐斯基要讲述的不只是一件凶杀案,还有波兰人绵延几个世纪的悲情。俄罗斯和波兰都奉伏特加为国酒,究竟谁是发明者,类似两国的历史恩怨,有扯不完的皮。

性格比伏特加还要刚烈的波兰人,令全盛时期征服、统治了俄罗斯240年的蒙古铁骑望而生畏,成为欧洲免遭全境沦陷的最坚强的堡垒。波兰18世纪建立了实行三权分立的《五•三宪法》,俄罗斯崛起之后,曾联合日耳曼列强四次瓜分波兰,让波兰从地图上消失了123年。但无论是沙俄、普鲁士还是后来的苏俄和纳粹,都无法让波兰人彻底屈服,大规模的起义和反抗时有发生。

1920年苏波战争,“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指挥苏军横扫半个波兰,“波兰拿破仑”毕苏斯基率波军在华沙城下打得苏军屁滚尿流。斯大林近20年不敢有觊觎之心,直到1939年与纳粹合谋,在纳粹确立胜势的情况下趁火打劫。1959年3月3日,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向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报告,证明1940年在卡廷屠杀了21857名波兰精英。苏联1990年才正式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

1981年12月13日,在苏联的威胁下,波兰实行军管,以镇压团结工会。《黑暗之家》未出现一个俄罗斯人,但其淫威无所不在。案件调查尚未开始,姆尔兹便听到一个坏消息,醉酒的下属在餐厅里当着列宁格勒代表团,跳上桌子高唱苏联国歌,还撒了一泡尿。冒犯太上皇非同小可,而姆尔兹只需把自己的屁股揩干净,提交一分报告牺牲下属,不愁车子、位子。生活上的烦恼、工作与良知的冲突,让姆尔兹不堪重负,索性用刀剜出屁股上的戒酒胶囊,痛饮伏特加。他非常清楚,不同流合污就可能遇上“致命弯道”。

晶莹剔透的伏特加和颓废、阴暗的色调笼罩着整部影片,警察排队喝酒,每个人都嗜酒如命,仿佛酷爱自由的波兰只有借助酒精的麻痹才能忘却遭外部钳制的屈辱和痛苦。

在那个不堪回首的秋夜,农舍主人杀鸡摆酒,热情款待饥寒交迫的希罗东,宾主尽欢。希罗东欲和主人合伙酿贩私酒,拿出全部积蓄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诚意,后者正苦于给心爱的独子买车的钱不够,顿生歹念。不料,阴错阳差,主人误杀了半夜回家睡觉、烂醉如泥的儿子,万念俱灰,在杀掉妻子后上吊自杀。

另一方面,姆尔兹中尉拒绝出卖自己的下属,还搜集了一些地方当局贪腐和涉嫌杀人灭口的证据,招来杀身之祸。插在他胸口上的那把刀,居然是希罗东一案的证物!意识到自己要成为替罪羊的希罗东撒足狂奔,警察内部的健康力量与邪恶势力展开了殊死较量。

影片的导演和剪辑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真实地再现了波兰1980年代的社会氛围:物质匮乏、民怨沸腾,令人绝望的体制性腐败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编导没有美化或丑化任何人物:希罗东绝非善男信女,吃了喝了,还把人家的老婆给睡了;姆尔兹也有一本难念的经,与女警员的私情瓜熟蒂落;一开场就吐了个一塌糊涂、醉得不省人事的检查官,可不是什么酒囊饭袋,他比耗子还要精明。

影片结尾,善良的女警员提醒希罗东快跑,其无比艰辛的产子画面,似乎寓意波兰饱含血和泪水的转型历程。婴儿终于平安降生,一个自由和充满希望的波兰,也将要无可阻挡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原载新民周刊)


 3 ) 比罪恶更罪恶

1978年10月,40岁的技工希罗东前往一家国营农场报道,希望摆脱丧妻之痛,开始新的生活。途中,他投宿一所偏僻的农舍,遭遇离奇的血光之灾:农舍一家三口全部惨死。1982年2月,犯罪嫌疑人希罗东被捕,姆尔兹中尉和一帮警员押着他重回案发现场,试图还原当时的情境。

  透过《黑暗之家》(Dom zly),46岁的导演沃吉西奇•斯玛佐斯基要讲述的不只是一件凶杀案,还有波兰人绵延几个世纪的悲情。俄罗斯和波兰都奉伏特加为国酒,究竟谁是发明者,类似两国的历史恩怨,有扯不完的皮。

  性格比伏特加还要刚烈的波兰人,令全盛时期征服、统治了俄罗斯240年的蒙古铁骑望而生畏,成为欧洲免遭全境沦陷的最坚强的堡垒。波兰18世纪建立了实行三权分立的《五•三宪法》,俄罗斯崛起之后,曾联合日耳曼列强四次瓜分波兰,让波兰从地图上消失了123年。但无论是沙俄、普鲁士还是后来的苏俄和纳粹,都无法让波兰人彻底屈服,大规模的起义和反抗时有发生。

  1920年苏波战争,“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指挥苏军横扫半个波兰,“波兰拿破仑”毕苏斯基率波军在华沙城下打得苏军屁滚尿流。斯大林近20年不敢有觊觎之心,直到1939年与纳粹合谋,在纳粹确立胜势的情况下趁火打劫。1959年3月3日,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向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报告,证明1940年在卡廷屠杀了21857名波兰精英。苏联1990年才正式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

  1981年12月13日,在苏联的威胁下,波兰实行军管,以镇压团结工会。《黑暗之家》未出现一个俄罗斯人,但其淫威无所不在。案件调查尚未开始,姆尔兹便听到一个坏消息,醉酒的下属在餐厅里当着列宁格勒代表团,跳上桌子高唱苏联国歌,还撒了一泡尿。冒犯太上皇非同小可,而姆尔兹只需把自己的屁股揩干净,提交一分报告牺牲下属,不愁车子、位子。生活上的烦恼、工作与良知的冲突,让姆尔兹不堪重负,索性用刀剜出屁股上的戒酒胶囊,痛饮伏特加。他非常清楚,不同流合污就可能遇上“致命弯道”。

  晶莹剔透的伏特加和颓废、阴暗的色调笼罩着整部影片,警察排队喝酒,每个人都嗜酒如命,仿佛酷爱自由的波兰只有借助酒精的麻痹才能忘却遭外部钳制的屈辱和痛苦。

  在那个不堪回首的秋夜,农舍主人杀鸡摆酒,热情款待饥寒交迫的希罗东,宾主尽欢。希罗东欲和主人合伙酿贩私酒,拿出全部积蓄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诚意,后者正苦于给心爱的独子买车的钱不够,顿生歹念。不料,阴错阳差,主人误杀了半夜回家睡觉、烂醉如泥的儿子,万念俱灰,在杀掉妻子后上吊自杀。

  另一方面,姆尔兹中尉拒绝出卖自己的下属,还搜集了一些地方当局贪腐和涉嫌杀人灭口的证据,招来杀身之祸。插在他胸口上的那把刀,居然是希罗东一案的证物!意识到自己要成为替罪羊的希罗东撒足狂奔,警察内部的健康力量与邪恶势力展开了殊死较量。

  影片的导演和剪辑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真实地再现了波兰1980年代的社会氛围:物质匮乏、民怨沸腾,令人绝望的体制性腐败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编导没有美化或丑化任何人物:希罗东绝非善男信女,吃了喝了,还把人家的老婆给睡了;姆尔兹也有一本难念的经,与女警员的私情瓜熟蒂落;一开场就吐了个一塌糊涂、醉得不省人事的检查官,可不是什么酒囊饭袋,他比耗子还要精明。

  影片结尾,善良的女警员提醒希罗东快跑,其无比艰辛的产子画面,似乎寓意波兰饱含血和泪水的转型历程。婴儿终于平安降生,一个自由和充满希望的波兰,也将要无可阻挡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波兰的电影真是很凌厉,对社会与人性的解剖深入肌理。《黑暗之家》既指电影中那个充满了血腥与暴力的农家,也指团结工会兴起之前的那个沉闷而黑暗的极权国度。

  影片一开始就是纵火与死亡,这是电影中的两个关键意象。一个小孩放火烧毁了麦垛,男主角的妻子突然倒地不醒,因脑溢血死亡。这两件事只是引子,拉启了电影的大幕。故事真正的开始,是希罗顿在一个秋夜,来到了一个地处偏僻的农家。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那是1978年,波兰最为沉闷的时期,离团结工会的兴起还有两年,一切都还在沿原有的轨道运行。不过,就在那些天,波兰大主教当选为教皇,平静之中孕育着风暴。

  那是个寻常的晚上,看不出一点异样,除了狗咬了希罗顿这个看似委琐而倒霉的男人一口。这个农家只有两个人,一个老头和他年轻的后妻,他的儿子出去闲晃喝酒去了。因为希罗顿进去疗伤,他们三人认识了,于是就絮絮叨叨,越说越近乎,开始饮酒作乐。这就是普通农家的生活,除了倒卖鸡蛋和酿私酒,没有一点政治内容,它讲述的是人性黑暗面的故事。这是影片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则是四年后的冬天,白雪覆盖着这个偏僻农家,一群警察带着剃着光头的希罗顿来到这里,还原现场。这一年是1982年,团结工会正盛之时,波兰的政局显得有些诡异。在这条线里,政治就是主话题,除了对前一个案件的追查,剩下的就是背叛与告密,还有这个极权体制下的污糟。两条主线交替进行着,故事也在两个年代中跳跃着。

  先说人性。人是很容易相互熟络起来并且相互信任的,特别是在酒精的刺激下。而人的杀心也是很容易就生的,特别是在钱财的引诱下。希罗顿因窥视正在洗浴的女主人被狗咬,由此进入了这个黑暗之家。三杯两盏私酿烈酒之后,两个男人成为朋友。随着酒越喝越多,谈话也越来越深入。从随便的扯淡,村里的闲话,到双方的生活,最后双方竟要合作,共同酿造私酒赚钱,并各自展示自己手中的钱财。女主人虽然也陪着他们喝了几杯,更多时候还是在旁边观看着。这是个典型的农家夜晚,如果不是另一条线表明这个晚上在此屋里曾有刀光血影,你很难将这个夜晚与凶杀案联系到一起。然而导演的功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平静而且平淡之中让人猜测着风暴是如何而起。

  人是见财起意吗?看样子是。贫穷的屋主看着落泊的希罗顿,当然是可以交心交底成为朋友的。但双方一旦露富,心理自然就会出现变化。这是一个荒僻之地,少有人来,而希罗顿又是一个偶然闯入的贩私货的小贩,他手中的钱正好正好是屋主想为儿子买车所缺的钱。这时,屋主年轻的妻子成了关键的因素。显然,她对与屋主的关系处于不满之中。对于希罗顿的闯入她是持欢迎态度的,在他们交谈喝酒过程中,她与希罗顿不时有调情之举。酒罢席散之后,她主动来到希罗顿的床上,与其行苟且之事。她所来目的为何?性大约只是其一,更重要的应该是说动希罗顿,两人合伙或者卷款而逃,或者合谋杀死其丈夫。屋主不仅对她家暴,而且将所有的钱都给儿子。希罗顿对她的态度让其失望,于是转而说动其夫杀掉希罗顿而谋财。至于希罗顿是否也有谋财害命之意,影片未给过多交待。我们只知道他整夜未眠,是在犹豫于杀还是不杀呢,抑或是在忏悔自己的行为?这已经不重要。只要一方起意,杀戮已不可避免。

  再说政治。政治会让一切事情变得复杂化,也让人性在政治利益之中变得丑恶。极端的政治化后面就是人性黑暗面的极端迸发。第二条线实际上是第一条线的自然延伸,它交待了很多在第一条线中无法表现的细节,同时这条线也让整部影片显得厚重起来,而脱离了单纯的悬疑片的窠臼。这条线的主角是警官姆尔兹,他带着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员来到了这个黑暗之屋。他们都是体制之内的人,但他们的打扮行为,与社会上的混混并无二致,看看我们的周遭即可明白。一路骂骂咧咧,喝得醉醺醺,对于工作敷衍塞责,办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走过场。只是一个还原现场,竟去了十多个人,在办案的现场还排着队酗酒,可看出导演对于那种体制的暗讽。随着情节的逐渐铺开,我们知道了他们之间的许多秘密,知道他们光鲜外表下的龌龊之事,知道他们之间的相互告密与背叛,任何你认为比较隐秘之事,你的同事与上级其实都了然于心,他们会掌握着你的把柄,到关键时候给你致命一击。在那种极权体制下,这一切都属正常,如果没有小报告与相互背叛,不知这种极权是否还能生存?

  警官姆尔兹是一个有意思的人物。他身处体制之内,有着体制内人的一切恶习,他与自己的下属有染,那个大肚子女警官的孩子也许就是他的。他也掌握着他手下这些人的秘密,对他上级的把柄,他也掌握一二,并能在关键时刻亮出这张牌。但他毕竟良心未泯,他的口头禅就是他只关心刑事不关心政治,因此他不愿卷入政治之中,并能保护自己因政治犯错的下属。他抗拒着上级将此起刑事案变成政治案以抹黑团结工会的意图。不过,在当时情形下,他的抗拒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只不过让他徒增痛苦而已。他最后无人可信任,想取出臀部上的药以能借酒浇愁,他也只能找希罗顿这个犯人来干,而不敢相信他那帮如狼似虎的下发。他最光彩的一笔,是了解整个事件的走向之后,冒险让那个大肚子的警官告诉希罗顿,不要企图逃跑,否则会被打死,因为一切陷阱已经设好,就等希罗顿颈上人头一用。最后,姆尔兹胸部插着一把刀倒在雪地上,这,也许就是体制内有良心者的下场。希罗顿还是逃了,他能逃脱得了吗?天知道,杀人的程序既然已经启动,枪里的子弹总会射出。

  此部电影的构思还是很精巧的,巧妙地设置了两条线,设置了两个时间点,让不同的时间在同一空间内跳跃。第一个时间点是1978年的秋天,这年的十月波兰大主教当选教皇,全国一片欢腾,沉闷的波兰正在慢慢苏醒中。而案件的发生恰巧就在此时。另一个时间点是1982年的冬天,团结工会已于1980年成立,这一年团结工会的工潮正炽,而政府也就在这年的十月重新修改工会法,将团结工会定为非法组织。而同一空间就是那个黑暗之家,人性之恶在这里爆发,政治的黑暗也在这里展现。其实,推而广之,黑暗之屋不也是当时波兰的象征吗?两条线的交织并在最后一起达到高潮,电影将一个简单的命案赋予了强烈的历史与政治内容,让电影更具厚度与深度,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人性之恶在电影中已受惩罚,贪财者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并上吊自杀,背叛者身首异处,犹豫者亡命天涯,连挣扎在人性与政治泥沼里的人也倒在雪地中。但政治的罪恶呢?也许还得等待,等待历史的公正判罚。在波兰,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天。

 4 ) 大事件之前的预感

这片子看的是二分割版本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女主角,是与安娜的四个夜晚的女主角吧。
上半部分看的有些无味,琐琐碎碎的,甚至不觉得那是个电影。后面愈发琐碎了,可是收场却惊人的紧。和宁浩的分线后再收拢不一样的方式,但是却更加具有真实进程感的分开性叙事。
结局前的混乱,白色的雪原真是分明的讽刺。想来开场时一堆人热热乎乎的关系,结局了,杀人嫁祸居然那么昭彰于白日下,我们才明白他们分明就不是来调查案件的,竟有了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味道。
说是民兵团,其实就是变相的俄罗斯黑手党。
解体后,一切都混乱的东欧,其实远远在解体前整个社会就已经崩溃了。
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谈起的他的故乡波兰,他生活的这个时代,现在总觉得大概可以体会。曾经为他们感到不平,但是假如这个世界真是如片子般,那么作为艺术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整个波兰社会中又是何其幸福。
这个片子真正在最后扭转了我的印象,混乱却条理分明,一如真实的世界,前一刻你还不明白那个人为什么对着你咆哮,下一刻你就明白了原来你早就踩进陷阱里面去了。
政治这东西,贯穿于影片始末。于是,声称自己不管政治的人也在影片末尾被排除了,正如他被生活在影片世界中的人从那个圈子里排除了。
这片子从某种意义上和白丝带一样是通过大事件前的一个小地方的缩影来预示大事件发生的必然,而也正是这种从一而终的宿命感让人对影片的构思感到一种不寒而栗。如果孩子都可以做出惊人之举,更何况是大人了。

 5 ) 黑,真他妈黑

这部电影看完,多少会让人对世界产生绝望,尤其联想到体制的问题。人性之月跟体制之恶的双重夹击下,个体是完全窒息的。片子的剪辑方式不是太喜欢,如果完全按正序去绎下去,难道不会更好吗?,这种正序倒序的模式让人有些乱,而且丢失了一些在故事中的参与感。中间的不时跑出来剌耳的音乐让人厌烦。三个主演的演员很不错,那个女的屁股太大了,但胖成这样还是有一些性感,确实难得。看着那个两个男的从一开始的冷漠,到喝酒后的忘乎所以,到最后的利益相合的称兄道弟,到最后的见利相害。中年男人,世故到精,体力处于盛年,不知为什么如此让人生厌,冷漠、虚伪、肮脏、凶狠、世故、暴食、堕落。。。。

 6 ) 为你编织一件叫做真相的美丽衣衫

谁是近代史上最苦难的国家?请将我的票投给波兰。

 

1795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共同瓜分波兰,之后的123年间,波兰不复存在。直到1918年11月,波兰才恢复独立重新建国。1939年,德国出兵袭击波兰。1940年,苏联出兵波兰。同年,德国与苏*联划定边界、分割波兰,波兰再次亡国。1944年,随着二战情势的推移,苏*联扶植的波兰政权上台,波兰再次建国,并在之后发起华沙起义,但因为斯*大林的背信弃义,波兰遭到德国血洗,超过600万人丧生,在所有参战国中,若按人口比例来计算的话,波兰是死伤最惨重的国家。1948年,苏*联扶植的波兰统一*工人*党正式执政。1989年,波兰举行选举,正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天佑波兰。

 

《黑暗之家》是一部2009年的波兰电影,表面上是讲述一桩谋杀案的调查过程,但实际上是刻画波兰在二十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一段腐败与黑暗时期。《黑暗之家》以两条故事线、两个时间轴来开展故事,一桩发生于1978年的凶杀案,凶嫌在1982年时被警方带到现场还原当时的事发过程,于是影片内容就在1978年和1982年之间往复交错,一边是凶嫌重演1978年时事情发生的经过,一边是查案的警察在1982年时“导演”事情发生的过程。观众一方面好奇在197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方面却又清楚知道真相根本不重要。

 

1978年

席罗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农畜培育员,原本和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在某一天,妻子突然脑溢血暴毙,席罗顿自此酗酒度日,连工作都丢了。有一天,席罗顿决定要振作起来,于是他应聘了一份在遥远地方的农场工作。很快地,席罗顿就带着行李启程了。

 

席罗顿抵达那个城市时已经是晚上,于是他在一个途中经过的农家落脚休息。那户农家的男主人比席罗顿年纪大些,女主人则年轻些,从交谈中,席罗顿知道男主人有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儿子,今晚不会回来过夜,女主人是这个儿子的后母。男主人很热情地招待了席罗顿,不经意地聊到了附近的国营农场,提到了前任农畜培育员可能因为想揭发农场舞弊而遭到杀害。席罗顿承认自己就是来接替这份工作的人,不过事前完全不知道这些前因后果。

 

席罗顿和男主人详谈甚欢,两人痛饮了不少伏特加。席间两人谈到酿造私酒,男主人带着席罗顿去谷仓参观自己的酿酒设备。席罗顿当场要求和男主人合伙,还核算了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收回本钱,没多久就能发大财了。两人兴奋不已,各自展示了自己有多少钱,将全部投入在即将到来的酿酒事业上。握手定下合伙事情后,两人就各自睡去了。席罗顿被安置在男主人儿子的房间。

 

1982年

一名中尉带领着将近十名手下,将席罗顿带到农场的旧址,让他当场演示4年前那场凶杀案的经过。检察官虽然与他们同行,不过实在醉得太厉害了,只能留在车上睡觉。现场除了中尉和席罗顿外,所有人都排队轮流喝着伏特加,天气实在太冷了,顾不了是不是正在执勤。

 

一名组织干部的车开到了现场,中尉上车后接到两个指示。第一个指示是要将凶嫌席罗顿和团结工会相挂钩,作为抹黑团结工会的手段,这名干部还交给了中尉几张席罗顿以前出现在党中央附近的照片。第二个指示是要中尉将他一名手下作为国家敌人进行批斗,因为这名手下在酒吧里酒醉闹事,而现场正好有几个苏联人在场,将事件上报了。组织干部还说,如果中尉不按照指示处理,中尉自己就难保了。

 

中尉下车后,将拿到的照片交给手下,自己则开车去附近的教堂找神父调查另一件案子。中尉的手下拿到照片后当即领会上头的意思。

 

1978年

当席罗顿关灯准备睡下时,农场女主人来了,两人立刻在床上偷欢。事后女主人控诉农场男主人对她动辄拳脚相加,而男主人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人。席罗顿毫不客气地要女主人闭嘴,女主人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今晚连续发生的事情让席罗顿难以入睡,于是他穿上衣服,离开房间去到外头的茅厕。好些时候后,席罗顿听到一声尖叫,他立刻从茅厕中冲出来,回到房子内,推开自己房间门时看到农场男主人和女主人都在里面,男主人手上拿着一柄斧头,而男主人的儿子则躺在床上的血泊中。原来男主人和女主人想对席罗顿谋财害命,但没想到儿子在夜里突然回来,睡在了自己床上而被误杀。

 

男主人看到席罗顿后立刻起身追杀他,而席罗顿则在躲避的过程中放火将谷仓给烧了,还偷走了男主人的钱。男主人看到儿子的尸体、烈焰中的谷仓、以及被撬空的暗柜,突然一阵心灰意冷。于是接着砍死自己的妻子,然后将自己吊死在门外的大树上。这一切都被躲在角落的席罗顿看在眼里。于是席罗顿在天亮前就抱着自己的行李箱逃跑了。

 

1982年

中尉抵达教堂后,神父交给他一本笔记本,那是国营农场前任农畜培育员的东西,里面有各种组织领导挪用公款的证据。农畜培育员早已死于一场离奇车祸,各项证据显示是遭到灭口。

 

中尉回到了发生凶杀的农庄。席罗顿很害怕地抓着中尉,说自己说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在之前的调查过程中,中尉的手下一边让席罗顿演示当时的经过,竟然还一边采集指纹,并询问很多年以前自己出现在党中央附近的事情。席罗顿觉得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说的话,更不相信自己的清白。中尉看着席罗顿,告诉他,真相根本不重要。

 

组织干部再次来到现场,问中尉把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中尉只是强调,自己不愿意介入政治。组织干部温和地笑了笑,然后一一列举中尉那年那时曾经在执勤时喝酒、随口说出对党部不恭敬的话、以及他的一名女手下的肚子中的孩子可能是他的。中尉的手下们时不时地向上级打小报告,揭发中尉的不当行径。

 

中尉也不是没有准备,他拿出从神父那里取得的材料,明白告诉组织干部自己也握有他们的把柄。双方显然是谈判破局了。中尉下车后,开始不停地喝酒,他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想来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

 

农庄现场一片混乱,在混乱之中,有人要席罗顿快跑,因为他们要杀他、让他当替罪羊。于是席罗顿拔腿就向外跑,而根据现场的情况,他只能跑向一个方向,于是席罗顿就向着那个方向跑去。跑着、跑着,席罗顿就看到中尉的尸体了,胸前插着一把刀。当席罗顿在中尉尸体旁停下来时,照相机的快门声突然响起来。之后只见一把枪指向席罗顿奔跑的方向,但最终这把枪被人推开,于是席罗顿继续跑,而现场的其他人只是懒洋洋地继续喝酒。

-------------------------

 

乍看之下,《黑暗之家》只是一部悬疑片,但实际上是对波兰在1978年到1982年的政治状况进行讽刺。1978年10月16日,拉科夫的主教卡洛尔-沃伊蒂瓦红衣主教被选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位波兰教皇,其带来的精神力量迅速地凌驾于波兰统一工人党之上。在沃伊蒂瓦当选之时,波兰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天主教化的国家。克格勃估计90%的人是天主教徒。这位波兰教皇在波兰天主教徒当中形成强大的势力,并消弱了苏联在波兰的影响力。

 

团结工会于1980年11月10日成立,要求改变社会制度,主张建立自治的波兰,进行自由选举。后来因为团结工会反政府活动加剧,波兰当局于1981年年底遭到宣布停止团结工会的活动,并于1982年10月8日波兰新工会法通过后,正式取缔团结工会。1983年7月,波当局对政治犯实行大赦,团结工会开始重新活跃。1984年再次实行大赦,释放了团结工会主要领导人,团结工会活动更加频繁,并得到西方的支持。1990年12月,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当选为波兰总统,团结工会踏上执政道路。

 

在《黑暗之家》中,1978年和1982年被抽取出来作为故事的时间轴并非巧合,1978年是在沃伊蒂瓦当选教皇的时间,而1982年是团结*工会被取缔、并转入地下的时间。片名中的“黑暗之家”象征的就是波兰这个遭到苏*联掌控的国家,是一个充满罪恶、暴力、贪欲与邪念的地方。片中唯一具有良知和勇气的是中尉,他从“神父”手里取得组织干部的犯罪证据,却没有能力与之对抗,最终落得横死的下场。席罗顿是一个无辜的人,却没有人关心事情的真相,莫须有的政治罪名被加在头上,为的就是抹黑不相关的政党。无论是警方还是检察官,都处在醉生梦死的状态,而且人人相互告密,并因为酒醉闹事就被定性为政治罪犯。所有人的把柄,无论是真实的、还是编排的,都牢牢掌握在组织的手里。这是一个丑陋的时代,这是一个丑陋的国度。至于最终席罗顿是生是死?并不重要。他已经被决定了是个凶残的杀人者,是个邪恶的政治犯,无论生死他都是。

 

当真相随着时间飘向过去,它的名字就不再叫做真相,叫说法。

 短评

波兰之殇…… 黑暗不可怕,不敢正视黑暗才可怕·!PS:波兰出品,必是精品!!!

5分钟前
  • L.L
  • 推荐

波兰绝不是什么世界上最黑暗的国家。黑暗,腐烂是世界通用语言,干净的国度没几个。

8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四星半。越到后面越拍手叫绝,高潮的接生/追捕交叉蒙太奇与《精神病患者》里浴室谋杀那一段很相似的音乐,还有最后一个上帝视角的景深镜头,每个人都是政治制度下的棋子或者演员的寓意,以及“新生儿”的尾巴,让我们看到受过如此多深重苦难的波兰影人的气骨。同情每一个角色。科恩兄弟风格+政治隐喻

10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力荐

13分钟前
  • kitty
  • 推荐

黑暗、阴冷的政治陷害灭口罗生门。

16分钟前
  • 向阳花
  • 推荐

将遍存于人性中的丑恶与腐败的政治现实并置,到底哪种更恐怖?剪辑很牛

17分钟前
  • junepig
  • 推荐

要沉浸其中才好看哒

21分钟前
  • creek
  • 推荐

黑色讽刺双线发展长镜头另人深刻

26分钟前
  • 大發
  • 还行

由于对政治背景不熟悉,前面看的云里雾里很疑惑,后来逐渐意识到破案的线并非只是辅助,反而是内涵所在。后半段牛逼剪辑发挥神力,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在案情明朗后,并没有疑团被解开时的欣喜,因为随即领悟到在一个黑暗之家真正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

28分钟前
  • mazzy
  • 推荐

罪案,社會主義時代,舉報,政治陷害,插敘。

29分钟前
  • 二道贩子
  • 还行

7 对人性与制度的批判无疑是此部作品的主题 但除开故事本身这部作品的技术方面问题多多 剪辑生硬 摄影如新闻现场报道 配乐艰涩 双线叙事虽不至于混乱 却缺乏流畅;伏特加与某主义结合在斯拉夫人身上展示了如黑洞般的“真相”;政治是人类历史中最恶心的产物

30分钟前
  • 東郷柏
  • 还行

没办法,这样的电影无论我将所有任何干扰关掉都无法完全投入进去。不紧不慢本应是优点但是不知为何就是不吸引,关于阴谋的剧情实在太后面才引出,很易令人不耐烦。

3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较差

前半段很沉闷,后半段很出彩……

35分钟前
  • Tree New Bee
  • 推荐

说真的。。看不下去orz

36分钟前
  • 还行

和《杀人回忆》、《迷一样的双眼》同一类型

38分钟前
  • zeaver
  • 推荐

未完

41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也许只是文化差异,导致的影片氛围不习惯,加上我观影过程的状况频发,使得这部交相辉映的杀人狂欢没有在我这产生应有的观影感受...

43分钟前
  • ZLY
  • 还行

蛋疼波兰人……

45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推荐

冷酷悲凉如《姆琴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荒诞病态如《沃采克》,政治隐喻和狂欢气氛如《地下》,平行线索如《两杆大烟枪》,这部波兰片子可谓招招都找对痛点!大部分导演只能开好头,锐利无比的结局真是少见!更牛的是每个细节每个人物每句对话都有戏,导演简直是在弄一出浓缩的舞台剧。

49分钟前
  • novich
  • 力荐

了不起的波兰电影

53分钟前
  • 紫琅真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