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

HD中字

主演:奥古斯特·迪赫,史特凡·柯纳斯克,薇姬·克里普斯,奥利维埃·古尔梅,汉娜·斯蒂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2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3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4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5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6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3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4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5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6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7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8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19青年马克思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青年马克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843年,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   马克思自大学毕业后,凭着犀利文笔与非凡思路迅速跃升《莱茵报》总编。然而因撰文抨击普鲁士王国被迫停刊,随后带妻子迁居巴黎。创办《血腥警长归来灵异杀星老表,你好嘢!昭雪第四季嗜血本性阿黛尔此夜唯一演唱会腊月非人先生的新娘彩虹老爸少女闯江湖剩余公主直升机在行动萨尔丹沙皇的传说看不见的敌人牧师神探第三季幻影侠米格尔想战斗咒语创业时代无字碑歌:武则天传蜡笔小新:呼风唤雨!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亲家世界末日2022不知火检校28岁未成年电影版无声的证言第二十五季猫猫逃走了汉刘邦汉纳斯作家超少年密码波士顿法律第二季失而复得2023混蛋报恩之神移居者格罗姆少校:瘟疫医生勇者闯魔城波斯王子:时之刃少年说人人都在谈论杰米致命弯道5:血族邪斗串

 长篇影评

 1 ) 电影中马克思做了些什么 ——早期马克思活动汇总说明

①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早期”是指电影中的内容,即1843年1月19日,普鲁士政府通过决议,自四月一日起查封《莱茵报》到1848年2月24日左右《共产党宣言》于伦敦出版。

②马克思一生的主要工作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或者说是写作《资本论》,偶尔的“摸鱼”是因为现实革命的需要,或是因为对第一国际内部错误思潮的批评所致。

③本文的作用是为了大家能够理清并了解马克思的早年活动及电影情节

④由于本人精力有限在内容上可能会出现错误,欢迎各位的指点与批评。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卡尔·马克思《青年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1843年

1月19日普鲁士政府通过决议,自四月一日起查封《莱茵报》,封闭之前进行极为严格的检查。

3月17日 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6月前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写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著作。

9月——10月 马克思因《德法年鉴》决定在巴黎出版,迁居巴黎。

12月至44年初 马克思研究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同时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他阅读了亚当·斯密、让·巴·萨伊、弗·斯卡尔培克等人的著作并作札记。

1844年

1月底 马克思收到恩格斯由曼彻斯特寄给《德法年鉴》的两篇论文:《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2月底 《德法年鉴》在巴黎出版。马克思发表了自己的著作《论犹太人问题》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及致卢格的信

3月前后 马克思与卢格决裂,因卢格对马克思带给《德法年鉴》的共产主义倾向持否定态度。由于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建立了通信关系。

4月——8月 马克思继续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阅读了斯密、李嘉图、詹·穆勒、麦克洛克、西斯蒙地等人的著作,并作了摘要。在此期间,马克思写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等方面的政治经济学论文和黑格尔辩证法及哲学的批判等文章。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8月底—9月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见面,这次见面给他们为无产阶级事业进行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他们着手合写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9月11日 马克思在巴黎继续写《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他大大地扩充了他和恩格斯最初拟定的计划,在这部著作它利用了他的一部分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利用了有关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笔记和摘录。

(9月底——45年3月 恩格斯在巴门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1月下半月 马克思结束了《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一书的工作,将手稿送给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出版商。马克思又给该书的标题上加了四个字,即《神圣家族》

12月底——45年1月 马克思在巴黎继续研究18世纪和19世纪头几十年的英法两国经济学家的著作。

1845年

2月1日 马克思和在巴黎的出版商列斯凯签订合同,出版两卷集的经济著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2月——7月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继续写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阅读毕莱、麦克库洛赫、洛西等人的著作并作了摘要。

2月末 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问世。

春天 马克思写《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恩格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五月底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在莱比锡出版)

5月——7月上旬 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研究经济学。

7月12日——8月上旬 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伦敦和曼彻斯特旅行,目的是研究英国的经济文献,同时也是为了更进一步熟悉英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英国工人运动。

9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因此,马克思就停止了整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卷手稿的工作

1846年

4月底 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夏 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各主要章节。由于德国书报检查条件及德国当局的反对,手稿未能复印。

8月1日 马克思写信给出版商列斯凯拟完成《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计划。该书未完成。到年底马克思阅读欧文、魁奈和傅里叶等人的著作,并作摘要。

12月28日 马克思写信给俄国作家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批判了刚刚读完的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同时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原理。

1847年

1月——6月 马克思写作《哲学的贫困》。于7月初出版

12月间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着手写《共产党宣言》

12月下半月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做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讲演。

1848年

1月下旬 马克思写完《共产党宣言》。手稿1月底寄往伦敦。

2月 马克思整理他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讲演稿准备复印。

2月24日左右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81年12月2日 燕妮逝世,享年67年。

1883年8月14日 马克思逝世,享年65岁。

1895年8月5日 恩格斯逝世,享年75岁。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家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

大英图书馆藏法语版第一版《资本论》中马克思手写的序言


参考文献

《资本论年表》王乃恒

 2 ) 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是德国犹太人,思想锐利,但是贫困。妻子珍妮是贵族出身。恩格斯是英国大资本家的公子。珍妮和恩格斯都是马克思写作的助手,都会提供意见。   马克思以为报社写文章为生,颠沛流离,从德国到法国到比利时到英国。后来和恩格斯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他敏锐的指出,这个组织缺乏明确的纲领目标,并把这个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把口号从 人人皆兄弟变成了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为了这个组织写了著名宣传小册子的共产党宣言,然后完成了毕生著作资本论。   

 3 )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忘恩负义史

一部人类史乃是一部忘恩负义史。后生者只是一味地捞取和享用好处,至于曾为这些好处所付出的代价,连想也没去想。搀和在这种忘恩负义之中的还有愚矗、无知以及理论家、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视。 如今,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这样的词语甚至使人连哈欠也打不起来:人们几乎不知道,这些词语意味着什么,只是想象,这大概是某种红的、左的什么东西。这已足够令人感到震惊的了。当代人须知: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他们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之中;没有斗争,没有起义,没有罢工,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让的。 不过,似乎有一种远比维护当前的境况更为重要的想法:维护卡尔•马克思,不要让我们的子孙认为他是可怕的幽灵。

 4 ) 也许比流水账 高级一点

<青年马克思>/

<Le jeune Karl Marx>2017

不否认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

甚至拿来作学生教育片 都可以

因为它足够还原真实

可是它不局限于流水账般的叙事

它还原了一个真实的 贴近生活的伟人形象

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通人 无论他做出何等成就

他会有因为生活窘迫 不想接受别人救济 而苦恼的时候

他会有因为孩子的诞生 妻子的理解 而感动的时候

他会有因为年龄增长 而感叹无情岁月和生活压力的时候

“—你可真有个好朋友”

“—没有更好的了”

1843年 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

处处危机四伏

直至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

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

秉持博爱共产理念 工人组织陆续成立

其中 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

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并改造了全世界的未来

马克思自大学毕业后

凭着犀利文笔与非凡思路 迅速跃升《莱茵报》总编

然而因撰文抨击普鲁士王国被迫停刊

他不惧怕停刊 而是害怕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

让愚钝的 受剥削的人们 一再承受痛苦

却不懂得反抗

随后马克思带妻子迁居巴黎

创办《德法年鉴》期间 马克思结识了家境富裕的恩格斯

起初 他们并不看好彼此

言语之间 火药味十足

然而这种针锋相对 并不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放下了思想家的戒备心和骄傲之后

他们吐露出内心的想法 对彼此多加赞赏

同时又 提出自己的意见

他们发现彼此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尔后 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

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

“我累了

但我一刻 都没有停止过”

影片详细记录了马克思的青年阶段

他是一位拥有两个女儿的父亲 一位吸引了来自贵族家庭女儿的丈夫

同时是一位思想前卫的学者 一位想用斗争改变这世界格局的战士

他的这些身份 他一刻也没有放弃过

甚至在斗阵最煎熬 生活最窘迫的时候

可是年近三十的他 觉得自己累了

他没有恩格斯 他的朋友年轻

这些年来的斗争和努力 让他疲劳

他或许只想 写书 完成自己的著作

可是恩格斯看得很清楚

如果他们不继续坚持 那么曾经的努力

那些做过的演讲 写过的书 发表过的文章

现在引起的这些轰动

工人阶级变革的趋势 都是褪化

他们需要 也必须整理一本浅显易懂的书

使之能够 在以后的阶段 教化和引导众人

这些“我累了”的话语

也许只是一个身为“普通人”的牢骚罢了

因为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如期而至

马克思与自己的妻子燕妮 以及恩格斯、他的妻子marry

共同起草了这份随后引导了很多人 获得自由与权力的宣言

一个月后 欧洲革命爆发

它影响了西欧的各个阶层 使旧的制度瓦解

使新的思想普及

而后 我们真的看到了一位“作家”身份的马克思

少了些革命家的重担

他在众人的协助下 完成了自己的著作《资本论》

直到由于疾病和贫穷 他在流亡英国期间逝世

众人像

除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恩格斯

影片还塑造了一些其他的人物

比如马克思的妻子燕妮

她因为爱情 勇敢跨越阶层的阻碍

嫁给了这个改了宗教信仰的犹太小子

并在此后多年的流亡和窘境中 不离不弃

“24小时之内 我们去哪”

她从未质疑过马克思的思想和行为

甚至鼓励他离开 前往英国加入当时最大的工人联盟——正义者联盟

她塑造了一个知性的 思想自由的女性 应有的形象

比如恩格斯的妻子marry

她并不是来自同恩格斯一样的阶层

她靠着斗争和贫穷 来维持自己思想上与他们的同步

海边的一场对话 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她

她在当下是独立的 但不是勇敢的

她从没有想过与恩格斯要一个孩子 甚至轻视他们之间的爱情

她不敢让自己变得“富有”起来

只有保持“贫穷”

才能继续斗争 从而解放自己

又比如不敢离开法国 宣传自己思想的蒲鲁东

一味煽动群众 却提不出具体思想的活动家魏特林

他们的失败是注定的

因为他们没有试过改变世界的制度

思想不够深刻 行为又怎能能果断

影片通过流畅的叙事 让我们了解了那时候的故事

那些剥削 那些丑恶 那些激愤 那些斗争

让我们如此贴近现实地 认识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恩格斯

一位困苦拮据 仍不改其志

一位含着金汤匙 又满怀抱负

时代青年的聚首 的确会让全世界风云变色


文章最后 想告诉大家 光xiu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

一束热热的光xiu

OR xiuxiuxiu_light

光xiu 再此 静候多时

 5 ) 马克思的三十而立

电影《青年马克思》临近结尾,《共产党宣言》的作业提交日期眼看着要到了,写不出稿的马克思有点崩溃。

马恩两人在海边互诉衷肠,马克思跟基友半吐槽半吵架,抱怨自己写了太多的宣传小册子,却没有写出一本学理化体系化的“大书”。

著书立说,传之后人,扬名立万,在肮脏的旧世界取得荣耀,得到认可。这虽然未必是真实的三十岁马克思的野望,但却是电影导演,以及被电影击中的所有年轻观众的野望吧。

恩格斯显得更加理性,他知道宣传是建立新世界的第一步,而宣传就要通俗易懂,他跟马克思说:“如果我们不总结出一本简单易懂的书,那么这些都会白白浪费。”

马克思有点情绪失控,大概是被deadline逼急了,他突然乞求般对恩格斯说:“我已经快30了,弗里德里希,我没钱了,也没精力了。”

身处旧世界的我们,其实太理解30岁的马克思的苦衷了。一个天赋过人,精通好几门语言,本科毕业就拿到哲学博士学位,爱情美满婚姻幸福的年轻人,简直是成功学教科书的人生赢家范本。

但老马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穷,付不起房租,整天被驱赶,东奔西跑,养不了家糊不了口,最惨的是,由于整天写宣传手册,在学术界也没办法挣得一个大佬的席位。

三十而立,马克思三十岁了,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女人。

随便去一家主流杂志,也能混成中产啊,择一城终老,陪一人白头,这不就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人生追求,完美爱情吗?

安安心心搞几年学术啊,把黑格尔认真诠释一下,出两本学术著作,再回去找个教职也不是不可能,说不定四十岁就可以像蒲鲁东那样被学生左右环绕了。

难道我有什么错吗?弗里德里希,我30了,我没钱了,也没精力了。我要养家,弗里德里希,求你了,你别逼我了。

远处,燕妮和玛丽正在散步。

你看看我的妻子,她曾经是一个多么美丽而优雅的小公主啊,这些年她陪着我一路颠沛流离,到处被人驱赶,受尽磨难,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去那里停歇。那种又穷又看不到希望的感觉,弗里德里希,你能明白吗?

我三十了,弗里德里希,我累了,我们停下来吧。

作为马克思的挚友,弗里德里希难道不知道这些吗?

可是,弗里德里希也非常清楚另一些东西:你马克思可以就此退出了,可是爱尔兰正在被饿死的几十万农民可以退出吗?德国工厂里因为维权而被殴打的尘肺工人可以退出吗?伦敦出租屋里活得像机器一样看不到前景的年轻工人可以退出吗?法国小镇没钱上学被骗到东莞沦落红尘的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可以退出吗?

资本主义的残酷齿轮早已开动,你马克思可以躲进小楼,千百万齿轮之中的无产阶级去哪里?

时代把我们逼到了这里,你退到何处,不是时代本身?

天下之大,何处不是江湖。江湖之广,哪里没有剥削?

退无可退,唯有召唤新的历史主体。

你可能真的不会想到,就是同样一个马克思,几个月后,将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大会上提交《共产党宣言》,正式拉开无产者的历史剧序幕;

就是同样一个马克思,在而立之年之后,将彻底抛弃了小布尔乔亚的生活,投入到组建工人政党搞地下斗争的浪潮之中,创立第一国际;

就是同样一个马克思,依靠数不清的小册子、新闻评论和几本学术著作,将为此后一百多年的工人阶级提供了斗争指南。

即使在他终于可以写作一本理论书籍的时候,他也持续参加工人运动,持续产出宣传的评论、文章和小册子。

他最终也没把那本学术著作写完。

但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剩下的,将由全世界的的千百万无产者来继续,将由卢森堡、列宁、葛兰西、格瓦拉、卡斯特罗、邓中夏、江姐、X、马科斯……来继续。

人的命运啊……

前不久,一个师兄找了一份好工作,除了为他高兴,自然也五味杂陈。

每个人都要对历史的考验交出自己的答卷。

所幸,这份答卷并非是一考定终身。

谁都退不了,因为无产阶级还在那里,还在我们自己身体之中。

马恩两人的海边吐槽很快结束了,马克思的三十岁也要结束了,他们回到通宵自习室,在稿纸上写下: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6 ) 单位组织观摩后要求写一份观后感

(然后我就写了这篇交了上去)

《青年马克思》电影看完之后,我努力想把一些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电影本身乃至对现实的反思感想变成文字梳理出来。电影带来的诸多的思绪中,我最强烈的感受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应该是一种人道主义。“从电影中马克思对拾柴者所受迫害的心悸、恩格斯对纺织女工所受遭遇的忿忿可以看出,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是明确地砸烂这个旧世界,而是出于朴实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责任感,走上了革命之路。然而,这里必然有一处结合历史的反思:为什么二十世纪中有那么多共产主义社会实验造成人道的沦丧、为什么苏联以及东欧的社会主义政权纷纷走向崩溃?我的反思是:一方面,是生产力尚未达到能实现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之条件;另一方面,从人的角度来说,“当一项事业——哪怕是很高尚的事业——要求众多的参与者长久地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要以普遍牺牲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与欲望为代价时,它就必然要走到其初衷的反面,必然导致虚伪与欺骗。悲剧还在于一旦虚伪与欺骗成为维系一个社会的主要手段,我们再也不能对它抱有任何的希望,期待这项事业能引领我们走向它曾经许诺的光明未来。”但辩证地看,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想想没有马克思,我们都不会有双休日),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所有人的自由和解放、平等理想——却对后世的一些人们及其活动一直有着一定的影响,即便是那些反对变质了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抗争运动,一定程度上也受了马克思主义精髓思想的影响。

可惜电影人物塑造苍白,缺乏张力和转折。青年马克思的困苦和恩格斯面对自己的阶级和理想的矛盾,都也只是一笔带过。作为左派电影不算成功。电影比较加分的地方在于对恩格斯学术力的肯定。相信很多的观众在观看本片之前都只觉得恩格斯是马克思的好友和赞助人,却对恩格斯本人的能力缺乏了解。想想恩格斯24岁就写就《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吾辈青年相较之真是要汗颜了。这里,不禁想到,我们青年一代真是太缺少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觉了,总觉得自己生活水平不错就觉得自己已经迈入小资产阶级乃至中产阶级的行列。实际上一点生产资料也不掌握的我们无非仍是无处不在的资本主义剥削的对象罢了。还是回到毛主席那句话:“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是应该拿起《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习的时候了。

(最后组织嫌我这篇不够正面,不予采用)

 短评

1.反复拉了好几遍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的晚上那几场戏包括前前后后,无论怎么看都是爱情拍法?亡命鸳鸯、酒后谈爱即视感?还有那个突然强吻也完全看不懂?2.群戏水准不低、制作工整,怎么瞅都是处理题材问题拉低分了。3.导演拍黑人题材和纪录片都是高水准,想不通为什么这个会如此温吞?

1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如果要评选最难拍摄的人物传记片,马克思的名字一定名列前茅,能切入的角度太多,除去资本论和宣言那些贡献,还有其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与燕妮之间的爱情等等。尽管本片只是截取生涯的一小段,但完成度仍然不太好,活生生拍成了陈旧老套的年代戏。对于学者来讲本片太过浅显,对于观众来说又太过寡淡。

11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乏善可陈。

1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蒲鲁东:“您可不要像马丁路德一样,毁了天主教,又搞出一个一样让人受不了的新宗教。”马克思:“我烦透了小册子和宣言,现在只想写书”。。。

17分钟前
  • 无鬼斋
  • 还行

这个叙事过于正统,即使在马哲课上用作教学片大概也不会违和。。。

21分钟前
  • 历史理性
  • 推荐

画面漂亮,演员也不错,可是好无聊。流水线式的叙事,苍白的人物塑造。最关键的还是,对恩马二人完全没能祛魅化地看待。思想上也像念书般重复共产主义宣言的内容。想起那句话: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应该做的是反思马克思而不是崇拜他。崇拜毁掉了马克思。

23分钟前
  • 死咗
  • 还行

名人传记的流水账系列,这种题材并不是每位导演都可以驾驭的,多一颗星纯粹是给导演编剧们的勇气。两星。

26分钟前
  • 梁颂华
  • 较差

“他们联手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不把工业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看成人吧。

30分钟前
  • 小僧
  • 推荐

凑合,德国邻居睡着了,。。。

34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这就是个低配版的《建党伟业》啊!虽然从剧本、镜头到表演都是一股电视剧味道,倒是没有回避阶级斗争,最后落脚到“马克思改变了我们的制度”,相当温和。

39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欧洲的噩梦

41分钟前
  • 木·子鱼
  • 还行

恩格斯完美诠释脑残粉的最高境界:不仅给偶像送钱,还要和偶像一起写书。

45分钟前
  • murmur
  • 还行

编导努力取悦当代观众,既想要通俗,又想要以压倒性的正面光芒将其塑造成圣人。人无完人,没能体现出马克思的独特性,只有崇敬没有反思。电影的对白也填得太满,有时会觉得乏味,更缺乏戏剧冲突,在历史上显得戏谑。

4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为了大银幕观摩八月君(毕竟机会不多),即便导演是海地前文化部长,即便制片是法国极左,我还是不信邪地捏着鼻子去看了……残酷的现实说明啃男神不能过分盲目。不知道最后剪上柏林墙布拉格之类想表达什么,贵主义以自打脸为荣?衷心希望那些结尾会看到哭的人,流下的是悲从中来而非热血沸腾的泪水。

52分钟前
  • El Guaje
  • 较差

宣言伟业

54分钟前
  • 于小师
  • 还行

之前还跟人讨论过这部电影,我说这个题材未必拍出来就难看,得看怎么拍。看了20分钟我发现,“未必”二字可以去掉了。

58分钟前
  • 个别人
  • 较差

毫无新意,但能看下去,恩格斯那眼神总希望他和老马干一发

60分钟前
  • 一灯
  • 还行

人类说到底就是一群自我物化,享乐拜金的动物罢了。打扰它们的思想者只是某些珍稀的异类。

1小时前
  • 阿冉
  • 还行

我知道大噶都港很难看。但就是想看下August Diehl。很久没遇到1个厅就我1个人这事儿了,当然就放心睡着了。假马克思,这怎么当亲年人的导师啦!还白瞎了八月

1小时前
  • 木牌
  • 很差

不管如何,那个时代需要马克思这样的人为奴隶般生活的工人发出愤怒的呐喊,至于之后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则不是马克思的责任了。

1小时前
  • 苍穹问道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