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娅

HD中字

主演:Ashley,C.,William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朱丽娅 剧照 NO.1朱丽娅 剧照 NO.2朱丽娅 剧照 NO.3朱丽娅 剧照 NO.4朱丽娅 剧照 NO.5朱丽娅 剧照 NO.6朱丽娅 剧照 NO.13朱丽娅 剧照 NO.14朱丽娅 剧照 NO.15朱丽娅 剧照 NO.16朱丽娅 剧照 NO.17朱丽娅 剧照 NO.18朱丽娅 剧照 NO.19朱丽娅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心中的灯塔

在今年之前,我只向傅聪要过签名,今年我先后请了两个人签名,当然他们只限于一个领域。有时候我会觉得,一个人和他的偶像之间的最大接触只能到签名为止了,一句请求,一声应允,跟上一句感谢,转身的那一瞬,两人从此又化作陌路,做偶像的永远也不会记得他那个虔诚的膜拜者。然而膜拜偶像的人即便有朝一日审美疲劳,在精神世界中另结新欢,曾经崇拜过的偶像也会牢牢在其心中占有一片天地(而不是角落),更不消说那些在他们人生转折时期带来精神力量的人物了。
朱丽•鲍威尔的成功也许是很偶然的,但她吸引我的却是她的平凡、她的偶像的平凡,以及她对这种平凡的痴迷和执着。人的一生都在寻求自我价值实现,当我们找到爱的归宿,同爱人一起搬进新房的时刻,便开始期待崭新的生活能从此拉开序幕,人生的价值也能随之凸显。然而这个时代对于年轻人并不友善,接踵而至的生活重担顷刻间便能把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打压成目光呆滞的行走机器。
朱丽同曾经的我一样,想找一个偶像。这不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偶像,而是一个同我们一样的凡人,他在年轻时碰到过同样的遭遇、挫折、或是困惑,一样面对过亲人的责难、朋友的轻视、同僚的冷漠。然而在这个年代最廉价的商品——信念的帮助下,他默默无闻地做了一些什么——比如朱莉娅,将法国菜介绍给了不谙厨房艺术的美国妇女——这也应当算是一种成就。于是,一腔热情,一本菜谱,一盘录像带(应当还有一本传记),再加上一点幸运的眷顾,朱丽一瞬间步入了朱莉娅的生活轨迹中。
然而这种碰撞却没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浪漫。每当历经天路历程般的朝圣之旅,抑或仅仅因为公务、学业、或是机缘,你我终于有幸站在那个曾经魂萦梦绕偶像对面。滔滔的倾慕之情堵塞了你的口,迟钝了你的舌,然而在你打破距离的一刻却最终发现,纵然这个偶像的言语如何超脱这个世界,纵使他的德行堪比古典时代的圣人,他的形骸依旧困顿于俗世中,他胜过你的,只是他已经完成了他那个生命阶段的当务之急。当下的你,也许只是他需要客套礼遇一下的客官。莎士比亚说“亲近生狎昵”,这话反过来说就是“距离产生美”。偶像只是凡人,崇拜也远非信仰,也许理想的做法是把崇敬默默地放在心里——朱丽将黄油块放在朱莉娅橱柜上的一幕,是全剧中让我最感动的地方。第二感动的地方是两个女人都有任劳任怨的丈夫,也许导演在这里想暗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往往是成功人生的发源地。
法国蓬皮杜总统说过,伟大的一生便是成年之后实现年轻之时的梦想。无论心怀远大前程要做科学家、经济学家、职业经理人、医生或是歌手的,还是立志烧出一套精美完整法式菜肴的,只要倾力而为走到终点,倘若称不上伟大,至少也绽放了光辉,而这种光辉,一生一次足矣。

 2 ) 唯有爱与美食不能辜负

这部电影太可爱了,无论是茱莉亚说话的腔调,做菜时的欢乐,不在乎的哈哈一笑而过还是她与老公的蜜里调油,都让人由心底的觉得欢乐、愉悦。 365天524道菜,这种数字听着好像没什么,可实践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至少对于我这种厨房菜鸟是这样的,那可是要非凡的毅力跟勇气的,尤其是你发到网上,有那么多网友无形的监督你,从茱莉跟她老公的对话里就知道每一次失败打击重重,最后她能完成给自己定下的约定,我觉得特别了不起。 茱莉与茱莉亚的两段美食烹饪穿插得非常好,一点都不突兀或让人跳戏,配乐棒极了,里面每一道美食都让人胃口大开,连茱莉烤糊了的牛肉我都在想那会是什么味道,看起来也还可以啊。 这部戏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唯有爱与美食不能辜负,非常非常推荐。

 3 ) “她提升了整个美国的烹饪水平”

       在看完《美味关系》翻阅补充资料的时候才发现,盎格鲁撒克逊世界对法国菜长久以来就存在敌视,比如认为厨师巧手打点妆扮食物看起来很虚伪,费神费时又花钱,在烹饪上投入情感更是没有男子气概的行为。美国人和英国人一样对简朴烹饪有着忠贞不二的感情。他们更愿意吃简单的炙烤牛排,“什么酱料也没有,而蔑视罗西尼牛排上的鹅肝酱和马德拉酒酱汁这类奢侈品”。 同样的,法国人当然鄙视美国食物的简单粗糙,在电影中,Julia Child接受法国蓝带厨师学院考试时被女教员扔下这样一句话——“你没有烹饪的天分,好在美国人也永远看不出差别”。中国老饕蔡澜也写道“如果骂英国人不会吃,那么,美国人更是不会吃了。他们要到六十年代,由 Julia Child介绍,才知道法国人吃了些什么” 。

       菲利普•费南德兹—阿梅斯托在书中写过“食物至少和语言与宗教一样(甚或程度更大),是文化的石蕊试纸。同一文化社群的成员经由食物而辨识出同伙,并透过审视菜单而查出圈外人。虽然饮食常有时尚流行,广告可以鼓励风潮,饮食文化却是保守的。跨文化饮食的障碍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深植在个人心理当中,个人的口味很难调整。”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在一个大城市轻易地尝试法国菜、日本料理、美式快餐或者中国的各个地方菜系,但每个人依然有自己根深蒂固的主导口味,比起对其他东西的趣味和爱好是最最难以变更的。

       Julia对法国美食的爱始于在里昂,那一次的牡蛎和法式干煎鳎目鱼对她开启了召唤。她认为法式烹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并且只要按照规则就可以做到很好。后来她便一人担当起跨文化饮食的传播者。她的《掌握烹饪法国菜的艺术》自1961年出版至今已经重印了47版,《纽约时报》称之为一座文化里程碑,因为它让法国菜和法式烹饪进入了美国中产家庭。她的电视烹饪节目《法国大厨》影响广泛,也是美国公共电视台最长盛不衰的节目之一。很多美国家庭主妇在电视前跟着她学做一道一道的法国菜:勃艮地红酒炖牛肉、法式洋葱汤、鲜橙烩鸭……除了高明的烹饪技术和厨房经验,Julia的尖嗓子和幽默感同样深具吸引力,难怪电影中Meryl Streep始终拿腔拿调和穷开心得有些卡通,却很生动地表现了Julia的积极乐观和感染力。甚至电影中的Julia用锅翻饼的时候饼掉出锅外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在烹饪节目中似乎就这么原原本本地播了,据说这让电视机前的那些家庭主妇们放下的失败的担忧。Julia还帮助建立了“美国葡萄酒和美食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Wine and Food”以及Copia(美国美酒美食艺术中心)。“她提升了整个美国的烹饪水平”——《纽约时报》是这么说的。

       菜谱和烹饪节目都是神奇的东西,它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五六十年代的巴黎和二十一世纪的纽约烹调出同样美味的食物,并给小姑娘Julie新的生活体验和机遇。菜谱的作用就在于一种标准的传承,“就像Julia在我们的厨房一样”。但与菜谱不同的是,很少人特别买了菜谱而光看不练,但电视屏幕上越来越多、受欢迎的烹饪节目却很可能只是作为一种娱乐。观众们渴望看到各种新奇和美味的烹饪,却一边享用着快餐和外食。在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妇女外出工作的情况下,家常菜渐渐在远离人们的餐桌。《外滩画报》的一篇文章写到:“今天的美国人平均每天仅花费27 分钟来准备饭菜(另有4 分钟用于清理),这比朱莉娅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那会儿整整少了一半。许多美国人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看电视上的烹饪节目,而自己却很少做饭。他们总会推辞说没有时间。”


《食物的歷史》,菲力浦•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著,左岸文化,2005年。
《不會吃的人》,蔡瀾的新浪博客。
《法國女大廚顛覆美國廚房》,《外灘畫報》,2009年9月7日。

 4 ) 没啥整体感受.........

我第一次不太明白豆瓣上为啥得评分较高的电影,为啥我看完没啥感觉。
只得一些碎片而已。
Streep的演技毋庸置疑,但我对原型不了解,还是怎的,我总觉得演的过火,整个戏里摇头晃脑,动作夸张,仿佛酒醉状态,就没醒过。
不过,倒是不会让你看到一半,就想放弃。
总结起来,此片告诉我们如下几点:
1、公务员工作很无聊,从古至今,各个国家;
2、必须得有爱好,本行业只够糊口,爱好让你名利双收;
3、女人面对无聊琐碎的生活,可以想到解决的办法,这个能力男人似乎没得;
4、做诸事之前,有个永远爱你的老公,是前提条件;

最后,我认为,如果有了第四点,其他啥啥都不太重要。

 5 ) 他们不懂女人的心

  早在八月份的《看电影》上,我就对《朱莉与朱莉亚》兴趣盎然。后来得知此电影票房收入一般,梅丽尔·斯特里普对此的反应是:“男人永远不懂得女人的心。”我也深以为是。男人如何能欣赏这本来就起承转合得琐碎又诗意的生活呢?她还说,女人懂得男人却很简单,只要跳起脚来大喊“我要看《特种部队》”就可以了。她真是个聪明有趣的女人。就如同电影中的朱莉亚一样。
  和璐璐曾经探讨过,电影很难把握女性题材,顶多只会反复描摹她们的寂寞与欲望,要不就是她们的疯狂购物,很少能切实表现她们纯净简单却色彩艳丽的内心世界。作为女人我不知该觉得好笑还是好哭。可能诺拉·伊芙隆这样的女导演,才能拍出真正吸引女性的电影。《西雅图夜未眠》的浪漫,《电子情书》的精巧,以至于这部《朱莉与朱莉亚》的精彩,“七十八岁的诺拉·伊芙隆依然宝刀未老”。
  一位是享誉美国的年迈名厨,一位是年轻抑郁的纽约小白领,三本书,一个博客,365天,524道菜。电影内容给人莫大的猜测兴趣。只要对生活仍保有热爱,人们就还会喜欢美食,喜欢和美食有关的文艺作品。我很为电影中的朱莉亚所动,她四十多岁与外交官丈夫一同来到美丽的巴黎,百无聊赖下开始用心去做自己喜欢的烹饪,作为一个职业厨师从头开始,与法国烹饪界那些眼高于顶的男性厨师一起。她勤学苦练,剁了一大堆洋葱来练习刀工,以使那些男人不再小瞧她;在她的带领下更多女性来到专业的烹饪班级来学习,她和两个女子开始为美国人介绍法国的美食……她总是笑呵呵的,天真浪漫,面色红润而声音高昂。她有很爱自己的丈夫,有自己专注的烹饪事业,她常常兴致勃勃地逛菜市场,比对服装店帽子店都更有兴致;她在烹饪班领先让她无比的幸福。每天都早早起来到烹饪班学习,削土豆皮,给鱼去骨头,煮高汤,用很多的黄油做蛋糕,烹饪鸽子……这一切都让她的生活快乐得像在金色的池塘中跳跃的水珠。因为“我一直在男人中遥遥领先,他们对我很不友好,直到发现我是无所畏惧的”。朱莉亚与丈夫的爱情也充满如奶油一般甜的浪漫心思,即使是睡个小小的午觉,夫妻俩都寸步也不离开对方。她知道,乐趣,开心,这些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就像在烹饪中一样。
  朱莉对于烹饪的诉求却来源于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她是政府文员,每天负责接许多牢骚满腹的投诉电话;生活平凡,住在比萨饼店的上面一间窄小的公寓里。她想通过美食和毅力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当她喜欢上烹饪节目中那个乐天又热爱烹饪的朱莉亚后,就开始翻着朱莉亚厚厚的菜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践工作。她想做的是把朱莉亚的菜全部做一遍,并发表在博客上。“有人会看的。”
  朱莉手中的食物越来越美味,朱莉的博客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朱莉的丈夫因为红烩牛肉与她大吵一架并出走,朱莉躺在乱糟糟的厨房地板上哭泣……朱莉在做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着朱莉亚做菜的技法,也在学习她的信心、快乐和对婚姻和生活都充满热爱。她终于可以像朱莉亚一样了,做出让心爱的丈夫爱吃的美食,终于完成了一年的守候与希望。她回到了原点,她用法语说,祝好胃口!即使最后朱莉亚不认可她,她还是会说,我爱你,朱莉亚!

  电影交错着两个女人,两个女人的爱情,事业,烹饪,与生活。它给人带来许多生活上看似平常但是却滋滋有味的美丽细节。朱莉亚的厨房最后被收在了博物馆里,一切陈旧的物什都仍熠熠发光。厨房是最体现女性化的地方,我真愿意一直住在厨房里。导演诺拉·伊芙隆说,我希望每个人看过电影都想马上出去大吃一顿,因为生活真是太美好了!她达到目的了,我真是热爱我的人生,更何况还有《朱莉与朱莉亚》这样美好的电影。
  男人怎么会懂得女人呢?他们不懂女人除了美好的家庭和爱情,还需要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事业——他们连女人要什么样的爱情都不懂得。也许还有男人真的认为,会有女孩子喜欢看《特种部队》呢!

 6 ) 爱的体重

刚看完《朱莉与茱莉娅》,忍不住上来写点什么。

故事讲的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朱莉,新搬迁到的她不熟悉的社区,日复一日无聊而又有压力的工作,还有身边时刻显摆着自己“事业成功”的朋友们,使她绝望压抑,唯有烹饪让她感到放松和快乐。朱莉娅是朱莉崇拜喜爱的烹饪师,朱莉按着一本朱莉娅写的法国菜烹饪书,在一年365天内完成了全本书里的524道菜谱,并且写成了自己的一个烹饪blog。影片分朱莉和朱莉娅两条主线同时分述两个故事。讲述了两位女士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背景下面,如何经营自己热爱的烹饪事业。

影片一直穿插着轻快舒适的法国电影特有的音乐,因为电影的一开始是讲述朱莉娅随他丈夫的工作到了法国巴黎定居。正是因为她到了法国无事可做,又不愿意闲着,才去学习烹饪,并且几经努力,得到了一番成就。这出电影看得人心情愉快,也感触良多。朱莉和朱莉娅在烹饪上面的热情让人感动,但是更让我感动的,是那两位默默在身后支持她们的老公。

电影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是朱莉娅的老公保罗在情人节的宴会上对她说的:"You are the butter to my bread,you are the breath of my life.” 朱莉娅在认真做菜,被烹饪的魅力完全吸引住的时候,保罗就坐在厨房的一边,写信给友人,一字一句描述着朱莉娅的动作,字字都是爱:“看着她灵巧的手把锅放进烤炉里就是一瞬间的事,灵活的手指这边把食材放进锅里,那边用勺子试味,嘴里还哼唱着高低跳跃的曲调……”看着爱人认真地做着字的事,就在一边陶醉地用爱意的眼光注视着她,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电影里,朱莉娅描述她在法国上烹饪课时的日子,在我看来,简直就是神仙眷侣的生活——“我在早上6点半起来,8点去上烹饪课;中午回家给保罗做午餐,然后和保罗一起午睡;下午保罗去上班,我继续回去上烹饪课……”有自己热爱的、专注去做的事情,又有一直支持在身边的爱人,还有彼此相处的时间……单听文字可能感触没那么深,加上影片里看到朱莉娅在烹饪时遇到挑战而去克服的场景,和保罗两人之间每一个充满爱意的温馨动作……真的很羡慕~~看到这里,我知道了我想要的生活,不外就是这样了。

朱莉娅的烹饪老师说,一个真正的大厨,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杵臼,保罗在朱莉娅生日的时候送了给她;朱莉沉醉于朱莉娅的生活和烹饪,她老公在她生日的时候把跟朱莉娅一样的珍珠项链送了给她。然而,最最让我感动的镜头,眼眶一度变红,是朱莉娅一直专注于她想要出版的一本cook book,但是几经波折却受出版商回绝。一向乐观开朗的她坐在沙发非常难过,保罗过去安慰她,说:“你知道吗,你的书总有一天会被出版的,总有一天会有人注意到你在做什么。因为你的书太了不起了!你的书是天才的杰作!你的书将会改变这个世界!”这三个简单的排比句,句句有力,每一句都说到一个失意的人的心坎里。虽然旁人看到这些的时候,会觉得,天哪,这算什么安慰,太假情假意了,一听就只是安慰的话语而已啊。但我不这么觉得,尤其在一个女人失落和失意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在身边这么抱着她,说出这样的话,再没有别的比这个更安慰人心了!!!哪怕清楚这只是安慰,但是在自己失意的时候,却有个这么爱自己的人身边,给自己鼓励和支持,给自己信心和勇气,难道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电影讲完了,我对这出电影的评价是,这不仅仅是个关于烹饪的故事,它还更是个关于爱的故事。像朱莉在完成最后菜谱里一道菜的时候,她感谢她的丈夫,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524道菜的成功,也不会有我这个烹饪blog”。又一次明白,爱的力量,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的时候,自我的力量固然能支持着事业进展到最后,但是如果有爱人在身边的支持和辅助,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就拿烹饪一事来说,当你辛辛苦苦钻研出一道菜的时候,有什么比爱人品尝后衷心地一句“好好吃!”来得安慰和满足?所以……爱做蛋糕的女孩,如果交了一个不爱吃甜食的男朋友,多可怜啊~~(那就是我)

想起来,和宝宝搬到一起住之后,做了很多很多的菜和蛋糕。当时我们没住到一起的时候,就喜欢一起幻想,说:“以后我们要去超市买很多很多食物,把家里的大冰箱塞满。”厨房和饭桌是两个人爱的fantacy,不是一顿简单的饭菜而已。住在一起的这些日子里,想起来宝宝在那本《爱的小煮意》上面贴的五颜六色小纸条(使翻阅起来更方便的note),一起包的饺子他擀皮我剁馅,我第一用电动打蛋器做蛋糕的时候他帮我用纸巾挡着但我还是弄到到处都是……和宝宝在一起之后我磅了6斤,因为我完全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前一个人的时候只是随便吃点就算了,而且心情不好也没胃口,可是现在就每天固定两餐,还会随心所欲吃甜食、宵夜……可能因为我骨架小,稍微胖一点就会很明显,现在这个体重,数字上是胖了6斤,但是跟我同学一说,她仍然很吃惊:“6斤?什么你才胖了6斤?比我刚见你的时候你才胖了6斤?”听得我很心酸……看来我外表上去应该是胖了十几斤才对……心宽体胖这个词真不是盖的,古人的确很有智慧,总结出来的成语都是真理。

但谁能抗拒在一起吃饭的快乐?每到晚餐时间,我们的心情就像小学生排排坐等着看电影一样兴奋,两个人抱着自己的碗坐在电脑前面,吃着他做的招牌红烧鸡翅看着《宫心计》,的确是太幸福的事情了。每次我说要吃什么,宝宝总说,好!我们做!或者我们去吃!所以,就这样胖了起来……我又这么想,以前不单瘦,而且还很憔悴,看上去就更瘦了……现在不单胖,还经常乐呵呵得,看上去就更圆……也许,这3kg,就是爱情的重量。以前,我是一个单薄的干扁的小姑娘,我的身体里有开心伤心快乐难过各种各样,但就是没有爱情。现在我还是以前的我,但是身体里面多了一样非常有重量的东西,那就是爱情。这3kg,是爱的体重。爱有多重?看你谈恋爱的时候重了多少就知道了。

PS:其实我真的不怎么会做蛋糕,我做的蛋糕都是在超市买的cake mix,只要自己加鸡蛋牛油什么的就行了,只要家里有烤箱和模具就能做到。真正会做蛋糕的人是我的好朋友瑶瑶,她能做出跟蛋糕店卖的一样的蓝莓cheese cake,提拉米苏等等~太佩服了~我还没到那个境界……

但可以确定的是,我是非常非常爱蛋糕的人。

PPS:在豆瓣上,有个女生问我,关于真爱和折腾的问题。

她说:“是不是真的对的那个人,不用一直折腾你,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我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感情经历都不一样,不是说不折腾的才是真爱,折腾的就不是真爱。也有人处的很平稳,可就是不那么爱;也有人爱得很累,却又爱得很深。

但就我自己个人的观点来说,折腾说明一样事情,就是这份爱情没有安全感,有怀疑有猜测,有不确定,不稳定。就好像,在一段真诚稳定的关系里面,你不需要经常要问自己:我到底应该爱他这么深吗?我到底应该坚持下去吗?我这么付出会有回报吗?他到底爱不爱我?有多爱我?为什么他都不感动?为什么他不跟我说他爱我?

一个有安全感的爱人,会在适当的时候说我爱你,在你做了什么之后他会给你回应,他会紧张你,在乎你,疼爱你,而且这些你全部都会感觉得到。你知道你爱他,也知道他爱你,一切都是确定的,你不用反反复复地问自己,不用害怕自己的付出被辜负,不会担心他有没有别人,不用生气他对你的在意太少……也许,这就是对的人出现的形式吧。

 短评

美食太棒了!老公们太棒了= =!

4分钟前
  • 浑浊儿
  • 力荐

WOW~影后。

7分钟前
  • 在废土扫垃圾
  • 推荐

Julia和Paul的关系如此完美,就像世间上从来不会存在。一度觉得,对于他们没有遇上对方以前的往事,电影语焉不详得像潜伏炸弹。例外,这是部喜剧片,所以更省略掉了。或许这片也可叫,美味与情爱的完美关系。如果没有他,一个人是否会孤独地煮食并乐在其中?

9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好亲切,第一次做coq au vin就是用的Julia的菜谱呢。一直觉得烹饪并不是家务,而是在与世隔绝的小空间里的专心做一件事的自我满足过程,就在前几天对朋友说了和Julie一模一样的话,“cooking is a way that i get away from what i do all day.”

13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挺美好的故事整罗嗦了,斯特里普算合格吧

18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成为一个家庭煮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你身边的男人会像一只完全没脾气的拉布拉多一样温顺忠诚,善解人意

19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最后留点遗憾好,两个时空不必相遇,敬仰和误解才是常理。

23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重温一遍被治愈哭了呜呜,原来AA的男友现在就是Mindy的Danny嘤嘤,还有打了酱油的Casey Wilson,让人想起当年看了这个后我也开了个博客,虽然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另外今晚就想拾起前几天偶尔淘到的Julia Child自传了。

25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Julia的乐观,Julie的坚持不懈,她们的丈夫的默默的支持都散发出一种柔软的温馨。故事的架构和节奏掌握的非常好,没有拖沓和沉闷,色调和配乐都很温暖。除了美食和浪漫,还有感动和励志。真是一部好片儿!

28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令人惊叹的Meryl Streep的演技! 其他都一般般!

29分钟前
  • Jean
  • 推荐

很成熟的女性电影。

34分钟前
  • Minjie
  • 推荐

烹饪版《时时刻刻》,温暖的女性故事,一口气看下来心情大好。梅姑太可爱了,“Bon appetit.”!

35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茱莉与茱莉亚的两段美食烹饪穿插得非常好,一点都不突兀或让人跳戏,配乐棒极了,里面每一道美食都让人胃口大开。

40分钟前
  • 慕詩
  • 力荐

“她一生喜爱厨艺,热爱生活,友善待人,与丈夫保罗彼此相爱,相互支持走过近五十年的岁月,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水木丁。时过境迁,还容不容得下一个乐观,并将喜欢的事儿持之以恒的胖子。出乎预料,被片中好几幕击中泪点啊

42分钟前
  • shu
  • 推荐

我喜欢的结尾是,偶像终于知晓自己,却说并不喜欢她。梅姑可以为她扮演过的众多角色不停改变口音

4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真正美味的關係是在生活中感受到愛,在愛中擁有酸甜苦辣的各種滋味,以真心相伴,餘味自然無窮。

48分钟前
  • 愛永
  • 推荐

Nora Ephron的片子,怎么看都能找到些女性主义的解读脉络,是自我女性主义么?anyway,她毕竟不如我们这代人理解网络。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电影院里都是老头老太太~

52分钟前
  • Lauren
  • 推荐

挺好看的。。梅姑的语音。。真强大。。=。=

56分钟前
  • 7!1107us!0Ro0n
  • 力荐

Streep阿姨的表演无人能及啊!

60分钟前
  • Rocinant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