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恋

HD

主演:克莱格·谢佛,布拉德·皮特,汤姆·斯凯里特,布兰达·布莱斯,艾米丽·劳伊德,伊迪·麦克勒格,斯蒂芬·谢伦,妮科尔·伯德特,苏珊·特雷勒,迈克尔·库立兹,罗布·考克斯,弗雷德·奥克兰,麦金太尔·狄克逊,威廉·胡特金斯,杰斯·施维德,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罗伯特·雷德福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河恋 剧照 NO.1大河恋 剧照 NO.2大河恋 剧照 NO.3大河恋 剧照 NO.4大河恋 剧照 NO.5大河恋 剧照 NO.6大河恋 剧照 NO.13大河恋 剧照 NO.14大河恋 剧照 NO.15大河恋 剧照 NO.16大河恋 剧照 NO.17大河恋 剧照 NO.18大河恋 剧照 NO.19大河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河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两兄弟经常跟父亲一起钓鱼。潺潺河水,静静午后,成了父子间最难忘的时刻。父亲是一个老牧师,常常在镇上布道,大儿子诺曼(克莱格•谢佛 Craig Sheffer 饰)正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他擅长讲课,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传道授业。小儿子保罗(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却有着迥异的性格——他热爱自由,有一套奇特的钓鱼方法。然而,令人担心的是他迷上了赌博,并因此欠钱遭打。  诺曼结婚后收到一封芝加哥大学的聘用书,他离家前往芝加哥之前,和父亲、弟弟一同在大河边再次享受钓鱼时光。他劝保罗跟他一起离开这里,然而保罗痴迷钓鱼,不愿离去。怎料,这竟是最后的相聚。黛西与乐队玫瑰殺手1997霓虹姊妹花国语版噩梦马戏团超脑48小时侯府小千金冷战2018冒名之肤春娇救志明(粤语)擒凶记1956寻龙护宝公民X湘西诡案东江密令之断尾Byplayers 3:名配角的森林100日复仇者集结第二季屈原血溅虎头门奇妙的人类旅程麦客2024海底小纵队第二季武士妈妈丛林中的莫扎特第四季吸血鬼学院电线杆小子大冒险中国 第二季终极特警 第三季沙漠风暴垂直极限英语下海2017飞车手罗德怪胎与书呆美少女战士Eternal剧场版后篇是王者啊?第一季恐龙当家亲爱的医生忧心忡忡孤独的美食家 第七季女人香气疯狂的生活意外爱情科学睡眠

 长篇影评

 1 ) 漫无边际浅谈《大河恋》前世今生

特别向往有着‘绿色好莱坞’之称的蒙大拿。你看影片画面中,山谷缭绕,绿草如茵,溪流绮丽。其实回头想想,蒙大拿也只不过是地球上数不胜数的瑰丽自然风光中的万分之一,在这孤独的蓝色星球上,还有很多你永远看也看不完的锦绣山河。 过去的人们喜欢作弄辞,文人墨客,笔端不知多少风流美景口口相传。到了现代,有了相机和摄影机,特别是有了电影,将美景和人物合二为一,更是不知羡煞多少人!美化多少景!当年的《指环王》一播出,立刻成就1.1万人口的皇后镇,据说自《指环王》后,大约每年吸引超过百万的旅行者。在看看《大河恋》,赢得了一座最佳摄影奖的小金人不说,简直成了蒙大拿美景风光的宣传片,就连片子仔细你再看看,也不单单是影像了,成了一篇散文诗!一幅风光画!真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绮丽的自然风光作衬托,寻常的百姓故事怎么脱胎换骨?! 回头查查《大河恋》的原著作者诺曼.麦克兰,原来这是篇短篇小说。据说麦克兰从小长得削瘦结实,性格刚烈,父亲是名牧师,特别推崇伟大的诗人和诗句。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他对文学从来就怀着深深的热爱和敬意,以至于后来一度成了大学教师,学术相关的文章很少发表,倒是文学创作笔耕不辍。 据说《大河恋》的故事就是麦克兰自家的故事。父亲对年轻的麦克兰说:诺曼,你喜欢写故事;诺曼点点头:是的,我喜欢。父亲又说:那就将来写写咱们家自己的事儿吧;有了这样的鼓励,于是,一来而去诺曼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造,然而这条路艰辛坎坷崎岖无比!写写停停,写写撕撕,期间家里还发生了件事,父母嘱咐诺曼好好照顾的弟弟过早去世,这一切更让他痛心疾首,种种失落和打击这才让他心中那条‘家的爱河’越来越波澜,越来越壮阔! 大约在1980年,导演雷德福四处托人找本子,当时他并不知道有个人叫诺曼.麦克兰,一次偶然,朋友借给他一本薄薄的《大河恋》,打开扉页,赫然列着:在我家,钓鱼和宗教的地位差不多。 八十岁时诺曼决定公开《大河恋》的电影拍摄计划时,很多人竞相版权,雷德福也参与其中。也许因为诺曼本身性格的内敛与谨慎,也许因为诺曼担忧好莱坞伤害那些已经离世的家人,筛选下来,他几乎谁都不信任!当时的雷德福提议每周去大学看诺曼一两次,期间大家只是聊天,寻找共同话题,直到双方建立互信好感。雷德福的诚意,雷德福也在西部生活过的经历,最终打动了诺曼。 实际上《大河恋》的小说仅有104页,其中52页基本描写钓鱼。诺曼因为怀念弟弟,将弟弟所有的缺点都弱化了,而在电影中,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立体且丰满的人,于是,编剧又走访了诺曼的亲人和故居,这才填补了书中的大片补白。今天看来,编剧修改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 喜欢《大河恋》的原因除了前面说的美景,还有一个就是彼特。当年的彼特刚刚拍完《末路狂花》,年轻激情,有一股子天真热情,完全不同书中哥哥的内敛沉稳,而雷德福又格外喜欢与新人合作,这样我们才能从《大河恋》中看到彼特的纯真自然。 对了,片中的大河其实不在诺曼的家乡,而在黄石公园,当时诺曼家乡的那条乌河已被严重污染。 最后说句与电影无关的,喜欢钓鱼的人可有福了!据说整部电影拍摄下来,彼特自己都成了钓鱼高手!

 2 ) 神即是爱

Robert Redford的电影《大河恋》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个设置在二十年代美国蒙大拿州小镇米苏拉的故事背景十分宏大,有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有资本家对矿工的欺压剥削,有成长、归去与乡愁,但Redford对这些“大”似乎都不在意,镜头的聚焦处只在生活小节上,比如父亲教兄弟俩诺曼和保罗飞钓(fly fishing),两兄弟长大后怎么借船飞渡激流,怎么一同出行钓鱼,生活在一个夏天里怎么发生着一些难以察觉的细小变化。在这样的设置下,影片几乎是采取了一种“反高潮”的叙事手法,所有的“大事件”,比如诺曼的六年东部大学生活,比如保罗因执意报道而遭遇麻烦,保罗进入龙蛇混杂的小酒馆“露露”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等,全被若隐若现地一笔带过;全片着以最多笔墨细节描述的则是牧师父亲与诺曼和保罗一同到河中飞钓鳟鱼的情景,保罗怎么向诺曼借饵,怎么发现了溪流石穴中的大鱼,怎么紧抓钓线任河水冲刷侵袭,怎么才从几乎没顶的溪水中冒出头来,手擎大鱼笑容灿烂。这样的“反高潮”彻底打破了观众的习惯期待,在总觉得该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偏偏一切如常,而真有什么发生了却只是事后的尾巴,不事渲染,嘎然而止。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难道Redford,或者原著作者诺曼∙麦克林(Norman Maclean)想通过父子生活表达的是细节之美,亲情之重?

显然没这么简单。最善于表现情节之外影像细节之美的阿根廷导演卡洛斯曾经说过“要传达信息,该去的是邮局,而非影院”。如果一部充满细节的电影可以归纳总结为一句话,一个道理,那要么是作者的失职,要么便是观众的误解。

既然如此,那就抛开给电影总结陈词的心态,回归《大河恋》中贯穿全片的溪中飞钓,看看牧师父亲是怎么教两兄弟钓鱼技术的吧。一是节奏,每次抬手、甩线都要连贯,四拍收放,有条不紊一气呵成;再是角度,挥、停、投、拉、拽,钓线要舒展、回卷,在水面形成一个完美的环;三是力度,不同的飞蝇不同的铅锤要把握不同的力气,紧中有松,举重若轻;四是距离,线走的远近深浅顺流逆流,是贴水平飞还是高舞回旋,样样都是技术。除了勤于练习,还要一腔对山水河川的热情,将心神融入自然,将情感交付指端。这一切做到完美,那便是艺术。

作为回忆者的诺曼亲眼见证了弟弟保罗的高超飞钓技术,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叛逆,也见证了他的沉沦与沉迷。是的,俊美的保罗就是人间的金色艺术品,而作为他手足血脉的诺曼,却从未能真正理解那艺术背后的幽然暗影。

直到父亲跟诺曼说:“在我们生命中,有那样一些人,无论我们与他们有多亲近,无论我们对他们有多关切,我们仍旧无能为力。可是后来,我开始明白,无论我们对他们有多么地不了解,我们至少还可以爱他们。”

这爱,是亲情,但又不只是亲情。父亲是米苏拉镇基督教长老宗教会的牧师,他的爱,看得更高、更远。


去年春末我去旧金山湾以北一小时车程的小镇Petaluma参观镇中心那些经历了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依然幸存下来的维多利亚式建筑。Petaluma在十九世纪中叶加州淘金潮时作为农产品和原木的河运枢纽之一得以发展,如今有六万人口,以农副加工和养鸡业著称。行程的第一站是第五街上的公理会教堂。小教堂不大,午后两点正是懒洋洋的好时光,我想进去看看阳光沁透的彩色玻璃窗效果,推了半天侧面的小门,没开。正待转身离开,教堂大门开了,出来位牛仔T恤戴眼镜的瘦高个,看上去三十出头,面容和蔼,像个工作人员。他招招手,把我们让进教堂,略微攀谈几句,发现他就是负责的神父。我们聊小镇的历史,扯扯老房子,钟楼,后来不知怎的讲到了信仰。他说自己常与上帝对话,我不信,揶揄他表演给我看。我是开玩笑的,但他很认真,让我面对站好,手心向下平放在他手掌之上,闭眼,聆听“上帝的信息”。

我期待奇迹出现,但当然,什么也没听到。这不奇怪,奇怪的是神父完全没被我那副“你看吧”的神情击退,从容不减,笑容依旧。“感受迟钝没关系,”他那眼神分明在说,“我换个方法示范。”他问我是否喜欢散步,喜欢旅行,我点头。他说:“那你一定看过清泉流经岩石,有阳光照耀的美丽景色了。那水流,就是上帝的声音。”


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那位神父口中的水流便是上帝之音。《大河恋》中老迈的牧师父亲最后一次主持弥撒,头顶上方木梁上赫然镌刻的是“神既是爱”(God is Love)。电影的结尾,年老的诺曼独自在宽阔的河水中飞钓,Robert Redford本人的独白缓缓响起:

“如同西蒙大拿的许多钓者一样,当夏天如同极昼一样长时,我常等到傍晚降临才开始飞钓。之后在山谷半明的天光中,我的灵魂与记忆、‘大黑脚’河水的声响、四拍的节奏以及期待有鱼上钩的热望,那所有的一切全都化为一种存在。最终,一切汇聚一体,河水冲刷而过。这河曾被世上最宏大的洪水侵袭,它曾从时间底部的岩上流过。有些岩石上积存着永恒的雨滴,而岩石之下细语微存,有些言语便是它们的。我迷恋这水。”(Like many fly fishermen in western Montana where the summer days are almost Arctic in length, I often do not start fishing until the cool of the evening. Then in the Arctic half-light of the canyon, all existence fades to a being with my soul and memories and the sounds of the Big Blackfoot River and a four-count rhythm and the hope that a fish will rise. Eventually, all things merge into one, and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The river was cut by the world's great flood and runs over rocks from the basement of time. On some of those rocks are timeless raindrops. Under the rocks are the words, and some of the words are theirs. I am haunted by waters.)

这一段独白,是《大河恋》的作者诺曼∙麦克林自传式的故事收尾发自心声的慨叹。罗杰∙埃伯特(Rodger Ebert)在影评的结尾说麦克林神父有关理解与爱的话语是人生在不可抗命运面前所表现出的果敢、刚强、优雅与坦承,而电影的最佳成就便是充满情感的传达出了这一观念。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不觉得神父的话便是故事或电影的终结,在平实、纯粹、温柔却又刚强这些过去的品质中还蕴含了一些更为隐秘的真理,在河水洗刷出的那些人性最美好的闪光中还透露出另一层迷恋与喜悦的光辉。我想那才是为什么诺曼终生迷恋河川飞钓,为什么河水在他的眼中流过永恒,将历史、亲情、过去、未来、痛、惑、爱全部融为一体,剥离出我们人类唯一可坚守的信仰。

于是,我也终于第一次,终于懂得了时间的水流挟裹的是什么样的真相,为什么上帝存在于水流、清风、云朵、雨滴之中,为什么爱,超越理解之上的信与爱,才是人唯一可选择的向神之路。爱表面金色的艺术之光,也爱背后幽暗的无理、自私和伤口。从时间的起始到宇宙的消亡,如果人类需要神,那神就存在,神即是爱。

God is Love.

 3 ) 阳光下舞动的渔线

多年后想起这部电影,记忆中还是停在河面上划出的那一道道渔线,阳光下闪着明亮而不刺眼的光,柔和地舞动。

一条穿越家乡的河,就是一条穿越生命的河。生命离开,消逝,传承。唯有河水生生不息。

这大概就是自然的魅力。而一些人就是为了和自然融为一体而生的。他们被动地和社会的条条框框抗衡,步履踉跄,却内心充盈。于是忠于自己地活,随时都可以死去。

都说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以后的相貌负责。redford的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掩藏不住内心的温暖和平和。必须承认,我深深被他的这部电影打动,细细咀嚼了很多年后仍然觉得很有味道。

一些外表朴实的东西实在难掩内在的华丽。

影片中的一句话,这次重看有感触: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往往拒绝别人的帮助。
然而在现实中,有谁可以真正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从而真正帮到他呢?答案永远都是否定的。能帮助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很多人不是不想帮自己,而是没有意识到目前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偏差。无可厚非。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生活的状态中感到幸福,就该坚持下去。这与其他人无关。也不该被所谓的拯救打扰。

随着年龄的推移,每次重看一些电影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我习惯了用文字表达自己,却总觉得还有很多感受游走于文字之外。

 4 ) 保罗的死是酗酒赌博导致的?

看到很多说是深陷酗酒和赌博而死,我不大认同,说说我的观点:
       先说酗酒,很多喝酒镜头,但并没有出现过保罗醉酒的镜头。其次赌博,欠赌债,但完全没到要命的地步。首先,他有份正式工作(算是不错的工作,当地也小有名气),他是有偿还能力的,可以慢慢还。再从露露那角度来说,你会杀掉欠你钱的人吗?从露露来看应该是逼着对方还钱更重要吧,放贷的杀了借钱的找谁要钱去?剧中只是不让他参加赌局,他去了露露也没看有人追着要债。虽然说有喝酒赌博被杀的可能,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在我看来比较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因为矿厂报导触犯了他人利益而被杀。
        首先,多次提到矿厂报导,提到报社老板接到威胁电话让他停止跟进,但似乎保罗不已为然,而且应该是一直在偷偷跟进。可能有人会问证据呢?剧中有几个细节:一个是,在酒吧喝酒时,杰西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明显回避,先是装没听清,诺曼还接话说“你一定要逼他吗?”但杰西还是想接着问,后面保罗直接说想跳舞打断了对话。二是,父亲有让他说新闻的习惯,没什么重要新闻,甚至连小新闻都少,不禁想那他天天在忙的是啥(诺曼多次找他,他都是在工作中)。三就是,最后一次找他的时他在赶稿,但不是在报社。他说是报社不适合工作,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他不想让人知道他在跟进吧。
        如果说的确是矿厂报道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的话,最后一个细节就比较吻合了。保罗是被枪托打死,后面父亲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诺曼说,手骨头全被打折了。写作的手吧!谁这么恨他,杀他前要先打折他的手。
       以上也算不得是什么分析,只算是个猜测吧,要搞清楚我觉得需要看看原著。

 5 ) A River Runs Through It:长兄如父。

在我还未看过这部影片的时候,就曾有人将片头的那段独白写在我的留言本上:
——诺曼,你喜欢写故事。也许有一天,你会写我们这个家族的故事,到那个时候,你就会明白曾经发生的许多事情。

毫无疑问,这是一则关于写作的箴言。就如我常说的那样:写作源自某种想要把什么看个清楚的愿望。
当许多事情处于当下发生的那一刻,我们是看不清楚的,这就最有力地说明了“历史并非仅仅是发生过的事情”。往往要等到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我们的目光穿过岁月的重重帷幔,方才获得某种冰凉而透彻的了悟。请相信,那其中横梗着的岁月,并非仅仅是帷幔而已,恰恰相反,那是我们得以从当下永不驻停的重负中抽身出来的原因。

当父亲缠绵病榻之际,作为独生子的我,白天忙于各种不得不去面对的世俗事务,夜晚也在病房的折叠床上度过……那样的时间里,物质重负尚来不及凝聚成痛苦。直到父亲离开很久以后,直到生活有了它下一个的主题,我才开始感触到那一针缓慢的疼痛。紧张注视着输液管中的水滴坠落或监视仪上的电波起伏时,我写不下任何的字;而伫立在冰冷的墓碑前——我可以伫立整整一个午后的时间——我却文思泉涌。
泪水也一样。

也许有人会说,或许正是这样私人的遭际使得你总是偏好这样父子家族题材的电影,就像你甚至把《教父》也理解为这样的电影一样。好吧,既然提到了《教父》,那么我就用其中的一句名言来回答:It's not personal.
的确,那是我的父亲,那是我所亲历的事情,但并不等于说那就是“私人的遭际”。道理很简单,当我称呼他时,并不是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父亲”。而“父亲”,可不是“私人的”。
而事情的当下发生和事后的追述,其区别也正在于此。在当时,母亲几乎不同别人打电话或者任何形式的交谈,因为那样的交流总不免要提到父亲的状况,若是那样,母亲就不得不重复那些琐碎的情况:今天又吐了多少次、发烧到了多少度、吃了什么药、采取了什么措施或者花费了多少钱等等。这样的表述是困难的,就像将割开的伤口重新用刀划一遍,别人出于关心但却无计可施,母亲倒因此情况变得更坏。可见,当下的全部,就是如此。但多时之后,当我回头看那段往事,我首先想到的不是父亲的呕吐物,即便想到输液管,那透明水滴的下落,也是审美的。我更深刻地记得我在床榻前握着他尚温热的手,一言不发地体会着他的呼吸和脉动,一坐良久,直到忽然意识到病房窗外的天空,已渐渐泛白——又是一夜过去了。我清楚地记得,在那样的时刻,薄薄的晨曦确然给我一种抚慰,因为新的一天来临了,而父亲仍在我的身边,于是过去一天里的所有劳累都仿佛物有所值……直到某一天,那床榻上徒剩雪白的床单。
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诗情记忆”并不简单地就是所谓的“选择性记忆”,它根本不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诗情记忆”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真实的历史,是我们如此这般存在的意义。父亲,在全部人类经验之中,也只有在这种“属人的”经验中,绝不会是呕吐物,而是隔在我们同虚无之间的那座墙,只要他存在,我们就可以安心。

在《A River Runs Through It》(中译名《大河恋》)中,就有这样一位父亲。作为牧师,他宣称“宗教与钓鱼是一回事”,布道是在教堂传播上帝的人间福音,而钓鱼,则是在大河之上聆听上帝的自然律法。他说:钓鱼作为一种技巧是可以学习的,但钓鱼作为一种艺术是无法学习的,那需要另一种方式。
能说出这样一句话的,绝不是一个古板迂腐的教士,这在片中有绝好的证明:他教长子诺曼英文写作,以简约为美,诺曼写好交上来,他会说“再减一半分量”……直到最终令他满意。看起来和其他严厉而刻板的父亲并无不同。可是,当他觉得满意之后,却说出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现在你可以把它扔掉了。”
显然,这位父亲并没有把他的法则当作是最高的甚至唯一的范本(是范本,因为作为神父他不足以认为自己能替代上帝的权威,但他却完全可以如很多教士一样声称自己的领会是最好的范本,毫无疑问,那所谓“最好的范本”有一个别样的称呼,叫做“教条 ”)。他也是这样教两个孩子钓鱼的:他拿出一个摇晃的钟摆,让两个孩子按照音乐中四拍的节奏去甩动长长的鱼线。(没有看过这部影片或者没有钓鱼经验的人或许不知道其意义何在,我曾有幸跟随后来的“父亲”,我的丈人,学习过钓鱼,他虽然没有影片中的父亲那样诗意,但也确实曾教会我如何将鱼线抛得更远。在我看来,站在乡间河边的我同影片中站在大河边的诺曼,并没有多少的分别,而且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很高兴我又有了一位“父亲”。)影片中的父亲就以这样一种既刻板却也优美的方式,一种寓自由于规则的方式,教会两个孩子钓鱼。

当然,影片中那抛入大河中的鱼线要长得多,甩出去的弧线也更为优美。这是整部影片的华彩——每当鱼线被甩出去,那美到忧伤的音乐便会响起,而镜头随即也会放慢。于是,你看得清鱼线在空中舒展、旋转、直到落水的全部瞬间。重新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每每鱼线被顺利地甩出去,我的唇角总禁不住流露微笑,而眼眶却滢然。

诺曼是长子,长兄如父。他对父亲的教诲固然有孩子一般的叛逆心理,但事实上却几乎没有违抗过。但由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幼子保罗,却不尽相同。两个孩子躺在午后逍遥的草地上,脚边是潺潺的水声——父亲曾说过,那是早于岩石形成的声音,是来自上帝的声音。保罗问诺曼:你长大想当什么?诺曼回答说:牧师,钓鱼人。想了想又说:或者拳击手。反问保罗,保罗却回答:拳击手或者钓鱼人。诺曼问:没有牧师么?保罗回答说:没有。于是两个孩子都笑了。从此以后,无论诺曼成为了什么,别人都管他叫牧师,诺曼成为“牧师”不是因为职业,而是因为他是父亲最好的传人,在他身上有着父亲全部优良的血脉。而保罗,牧师父亲曾有一次半开玩笑地说:他把我们家族变成了平原上的苏格兰人。
事实上,在学习钓鱼的时候,保罗就已经表现出这种不同来了。影片始终是以诺曼为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的,在那一幕场景中,他站在大河边的石头上,手握鱼线,左边是他的父亲,标准而优美的四拍法舞动着鱼杆,而右边则是他的弟弟,诺曼诧异地发现,弟弟没有完全按照父亲的教法去做,而是让鱼线在头顶上方回旋,呈“8”字形入水。诺曼惊异于这种姿势的优美,他对自己说:保罗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节奏感。

事实上,在影片中诺曼始终就处于这样一个位置上——左边是他的父亲,右边是他的弟弟。长兄如父。
例如他同保罗唯一的一次争吵,就发生于他们共同反叛了父亲的教诲之后。那个夜晚,两个年轻人偷偷溜出房子(两人溜出房子的动作都是如此富于意味:小儿子保罗从二楼窗口一跃而下,而长子诺曼虽然也溜出来了,却是从楼梯上爬下来的),他们同一群年轻的朋友一起,偷了一只木船,打算去大河上飘流。可是到了河边,这群年轻人吓呆了:瀑布奔流而下,实在太危险了。于是,一群人一个个退缩了,只有提出这个倡议的保罗仍旧站在船上毫不放弃。当所有其他人都退缩之后,保罗将目光投向了诺曼,和他一样姓麦克莱的哥哥。保罗说:看来,只有“麦克莱人”了。在那个瞬间里,诺曼不是不曾犹豫的,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但令他犹豫的并不仅仅是大河的危险,而是他深知这必是父亲所不容许的事。但是,当他望向保罗,保罗正一脸热切地望着自己,并且他使用了“麦克莱人”这样一个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称谓,他知道了这个强悍的弟弟是不会退缩的,而虽然漂流大河太过危险为父亲所不容,但在这样的时候抛下弟弟却一样是不可以的。诺曼的犹豫并不如他自己所说,是因为“不如弟弟内在强悍”,而是一个肩负责任的人通常比一个孩子要来得审慎。
诺曼还是选择了同弟弟一起。回家后当然遭到了父亲的惩罚,当诺曼低头说“yes sir”时候,弟弟保罗站出来说:罚我吧,这全都是我的主意。可是诺曼好像并不领情,兄弟俩后来赌气式地打了一架。
原则的争斗只有那么一次。而无论是在争斗中,还是在此后的人生里,他们发现谁都奈何不了谁。此后的许多年里,诺曼就带着那样一种河岸边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弟弟,说不清是试图去欣赏,还是满心的忧虑。

然而我想,所有的观众都明白,他们都是好孩子。这个评价并不仅仅是由观众作出,也是影片中父亲的判断。他虽然如此教两个孩子钓鱼,但当两个孩子用不同的节奏钓来的鱼放在一起时,父亲笑着评价道:“都很好。”然后,他再从篓子里拿出自己钓上来的一条鳟鱼,缓缓地说:但是今天上帝还是比较偏爱我一点。两个孩子于是一脸的崇敬。

很快,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各自有了各自的人生。
诺曼,经过长久离家学习,他最终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任教职位,所教授的,正是父亲辅导他的文学。而保罗没有却没有离开家,只是在附近报社工作。虽然是不同的选择,但渴望父亲认同的愿望却没有丝毫的区分。
在饭桌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问保罗:今天有什么新闻?保罗会说起他引以为荣的采访经历。此时,沉默的诺曼投来微笑的注视。很难说这究竟是兄弟的目光还是父亲的目光,抑或者两者交织在一起。
真的,年轻时代我是如此地欣赏保罗,我喜欢布拉德皮特一回头时脸上流露出的孩子一般纯真而灿烂的笑容。我欣赏他在众人的敌视之中握着异族女子的手,跳一场火辣的热舞。我欣赏他在巨大岩石上跳跃的动作,欣赏他手起杯空的不羁风范,欣赏他坐言起行、独力担当一切的孤高个性……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开始理解保罗背后诺曼投来的目光,说不清是欣赏,还是忧虑,也说不清是信任,还是迷惑。或许,他的父亲在保罗死后的布道上,说出了他心底一直以来的迷惑。当时,他年迈的父亲用一如以往的语调缓缓地说:

在我们生命中,有那样一些人,无论我们离他们多么亲近,无论我们多关切他们,我们仍旧无能为力。可是后来,我开始明白,无论我们对他们有多么地不了解,我们至少还是可以爱他们的。

诺曼听到父亲的这段话,脸上神情既欣且悲。
保罗死了,将他的死归咎于他的个性是无聊的。It's not personal. It's what we called destiny.

我再度回想起父子三人最后一次去大河上钓鱼。这次诺曼的左边已没有了父亲,他年迈的父亲已经只能留在属于他的“高处”,他的身边只留下他的弟弟。
那天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年轻的保罗。早晨的餐桌上,父亲一如既往地问保罗有什么新闻,刚从赌场赶回的保罗竟然一时语塞,而这时诺曼接口道:“我有一个。”然后他告诉了父母他被芝加哥大学录用的消息。父母喜难自禁。在随后的钓鱼过程中,诺曼连连得手,而保罗却反常地一无所获。诺曼高兴之余,告诉弟弟说他钟爱的女子将会接受他的求婚。望着一脸幸福的哥哥,保罗揶揄道:很丰富的一天哪。
他诚然不是不高兴的,但在那样一种神情复杂的目光中,观众开始意识到一种阴霾。敏感的诺曼于是道:跟我们一起去芝加哥吧!保罗回头露出熟悉的笑容,一如所料地拒绝了。

影片的调子在此时一直都压抑着,诺曼的喜讯和钓鱼的成果都不曾改变这格调,似乎所有的观众也都在期待着什么。
最后诺曼来到高处,和父亲一同远远地注视着保罗。保罗摘下帽子,固定着鱼饵,然后提起鱼竿往河中央走去。整个屏幕上大河风光如画,而河上的背影孤单而骄傲。

一个人的保罗渐渐平静下来了。他专注地望向水面,手臂缓缓扬起,然后,手腕轻抖——在这个异常柔和的姿势下,长长的鱼线随之翻飞而动,在空间划出一道近乎完美的曲线,落向远处。音乐悠扬而起,一个极度舒缓的慢镜头。
我们都知道,这便是所谓“最后的牧歌”了。

我是独生子,我没有兄弟。在父亲走后,我作了一个决定。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会有机会,体味到我在薄曦初现的早晨那份孤单而惶然的心境。我希望他们在屋檐下缓缓成长,长幼有序,希望他们不必拥有那种一夜之间的彻悟,希望他们的年轮疏阔却致密,希望他们有平凡而富足的心情,不必成为任何一部电影的主角。

我希望他们从他们的外公那里,而不是从《A River Runs Through It》这样一部电影中,学会抛出鱼线的姿势。
尽管,那姿势可能算不得完美。

 6 ) 大河恋

    这是一部很有些欧洲味道的好莱坞作品,没有出众的情节和大制作,却有着布拉德·皮特的俊朗,罗伯特·雷德福德的演而优则导,优美的背景音乐,以及蒙大拿迷人的风光。
    同样是一个讲述亲情的故事,但不同于皮特主演的另一部同题材也更为著名的《秋日传奇》(Legend of the Fallen)。后者更多地将冲突集中于爱情与亲情矛盾上,前者则主要从性格、人性的分歧中进行对比和剖析。尽管后者更加紧张、激烈、哀婉,更加为人所知,前者却在平淡和沉静中找寻深刻。单以观后的感觉相比,《秋日传奇》让我沉浸于幽怨的苏格兰风笛之中不能自已(至今还在到处找着原声大碟);《大河恋》则好似在我胸口堵住了一团东西,想说又说不出来。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字来形容我那种压抑的情绪和感觉,那便是“涩”。

    美丽的蒙大拿,一条大河静静地穿过整个小镇。小镇的牧师有两个孩子,从小在河边长大。哥哥缄默一点,传统而保守;弟弟(皮特饰)更显活泼,自由而叛逆。这种性格差异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比如钓鱼,这是他们毕生的共同爱好。哥哥按照父亲所授的一招一式,按部就班,总能钓到不少的鱼;弟弟却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另辟蹊径,常常空手而归,直到最后的满载而归。再比如事业上,哥哥读书求学,毕业后被名校聘为教授,所走的每一步都让家中的父母欣慰和放心;弟弟则认为读书无用,很早便进入社会,在当地报社做了一名记者。好在两人都很优秀,而地域的相隔也淡化了这些冲突(哥哥一直在外地上学)。
哥哥大学的毕业让影片的冲突加剧。一方面,哥哥在陷入一场恋爱之后,发现弟弟比自己更能自如地处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类似于感情、游戏、应酬、交往等。另一方面,哥哥对弟弟的一系列有悖于家教和常理的作为忧心忡忡:与有色人种相爱,酗酒,嗜赌……而弟弟最终也果然因赌债被人生生打断了腿,暴尸街头,留给哥哥无限的伤感和怀念。影片便是在哥哥那沧桑的皱纹和沧桑的叙述中开始和结束的,也把一抹淡淡的忧伤留在了我的心头。

    我一直以为,电影作为艺术之所以雅俗共赏、深入人心,就在于人们能够从这些光与影的斑驳、声与像的交错中,找到心灵的契合点,或是一瞬,或是永恒,从而有所感触,乃至震撼。
    而如果本身在成长中就扮演着哥哥或者弟弟的角色——就像我一样,则在观影的同时就更容易深深地陷入那种导演渲染出的哀婉和忧伤之中,难以自拔。

 短评

每一个人的一生就象一条大河,有的河是风平浪静,也有的河水流湍急、沿路布满暗礁,但不管怎样,最终河流入海。生命中的每一步都如挥出的一杆鱼线,有收获抑或没有收获,收获是大或小,不用介意,永远都不要预见什么。每一个人都是一条河,从各自的生命中流过。这部电影像散文诗一样。

5分钟前
  • Carla
  • 力荐

一部如诗般美丽的电影,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属于精神上的喜悦和心灵上的平静。影片歌颂了自然的伟大,并藉河水的川流不息,借寓人生起落,充满人情哲理。年轻时的Brad Pitt阳光明媚得让人心疼,看到他你会明白什么叫天地钟灵秀。保罗尽情挥洒着他的青春,这么张扬,这么肆无忌惮,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昂立在大河之上。然而生活不是艺术,太出色的青春是要被摧折的。希望这样任性的孩子永远不要长大,可以像小王子一样无忧无虑的活在自己的星球上,肆意搭建着自己永不塌陷的童话城堡,守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玫瑰看一天24遍的落日。

7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生活不能有两个结局,大河只朝着一个方向

12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最亲密的人,往往与我们最不相同。就算不能完全理解他,我们也可以全心全意去爱他。”

14分钟前
  • Pearciac
  • 推荐

不错,布拉德·皮特的清纯时期。

1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光影斑驳的树林间有湍急的河流穿行,水中央的溪石上,年轻人握着鱼杆,细长的鱼线高高扬起,在空气里划出银亮华美的弧线,阳光穿透薄雾……有一天诺曼成了古稀老人,他站在家乡那条流淌不息的河边,听着湍急水流的声音,节拍器的节奏在记忆里恍惚升起……

19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那一条奔腾的大河,阳光下跳跃的鱼丝,我无法告别

21分钟前
  • 推荐

美式乡土文艺,选择个人主义色彩强烈的钓鱼活动来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物则是标准的“日神—酒神”二元对立模式。

25分钟前
  • Chambord
  • 还行

14年的时间,已经让这部电影变得非常模糊,又在光点华山的银幕上变得清晰起来。《大河恋》说,再完美的家庭/学校教育,都无法让你所爱的人,变得如你所想象的完美。那么,如何接受这种不完美,接受无能为力本身,正是电影的真谛。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已在别处安身:来自遥远的地方;并不彻底遗忘,也不完全赤裸;但是我们是拖着荣誉的云彩来的,来自上帝,我们的家;虽然过去美妙的时光,不能挽回;我们不会叹息,要在剩下的时间寻找力量;用最深的怜惜,过去的不能再有;要安慰着地想,从人的痛苦里,可看穿死亡

33分钟前
  • Mademoiselle B
  • 还行

如诗如画的电影里处处透出一缕缕温情。美好的生活不在于有多么绚烂多么激情,而在于平和平静。当人已老去,只有大河依然为伴,沉淀下已逝的美好。★★★★

37分钟前
  • Q。
  • 推荐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一切的过犯都在爱中被遮蔽,而我们只记起生命中那个充满错误过犯的完美的人。布拉德皮特的冒失感为整部片子带来了难掩的活力,而这部片子的神奇就在于它让人多次感觉到危机正在发生,然而危险却总被化解,直到最后一刻,死亡也不是撕裂,而是诗意地沉没,醇酒一般的片子

40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这是一首关于丛林,流水,鱼与勇敢的诗.是适合在午后的静谧中阅读的一本英国古典小说.

42分钟前
  • 2013
  • 推荐

没有加入保罗死的情节真是高明

47分钟前
  • jiyun
  • 推荐

因此直接拿River作为我的英文名了⋯⋯噗

5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平实、纯粹、温柔却又刚强,那是过去的品质,那是河水洗刷出的人性最美好的闪光。

52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他们的生命融进那条更替流淌生生不息的河流,生命中应当创造属于自己的节拍。

56分钟前
  • 長閑
  • 力荐

原先还以为是像燃情岁月那样的电影才去看的,但故事线比我想象中的短了很多,而且有很多情节没什么意思。美还是美的,却并没有特别打动我。

1小时前
  • 亚比煞
  • 还行

这电影凝结了浓浓的乡愁。也许你已远离家乡,也许过了好久好久,也许你想尽办法逃离,但是故乡的云、水、月、人依然是最熟悉的温存。

1小时前
  • 帕拉
  • 推荐

完完全全的爱,不需要完完全全的理解。

1小时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