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海洋

HD中字

主演:大卫·爱登堡,希尔维亚·厄尔,本·福格尔,Craig Leeson,巴拉克·奥巴马,Jo Ruxton,Tanya Streeter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塑料海洋 剧照 NO.1塑料海洋 剧照 NO.2塑料海洋 剧照 NO.3塑料海洋 剧照 NO.4塑料海洋 剧照 NO.5塑料海洋 剧照 NO.6塑料海洋 剧照 NO.13塑料海洋 剧照 NO.14塑料海洋 剧照 NO.15塑料海洋 剧照 NO.16塑料海洋 剧照 NO.17塑料海洋 剧照 NO.18塑料海洋 剧照 NO.19塑料海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的蓝色星球不在了

由于极简,也关注了可持续生活。渐渐的了解了关于可持续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斥着各种一次性用品。口罩,手套,塑料口袋……它们之中的许多东西都无法降解,仅仅只是为了方便。在连锁性的大超市塑料是最多的集散地。人类为了利益而不自知的使用着大量的塑料,从未思考过背后的everything。这部纪录片塑料海洋,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塑料正在一步步的侵蚀着我们的星球海洋,无数的海洋生物都因为无法辨别模样像水母的塑料口袋而吞进肚子无法消化而一步步的靠近死亡甚至灭绝,而这一切的原因是我们人类自己。

不要因为无法看见真相而逃避,全世界的生命因为塑料而改变,我们人类自己如果依然如此,那么星球的寿命只会逐渐的衰减,一步步的毁灭。

“如果鲸鱼会说话,它们会问我们,你们人类在干什么?全世界都在努力。”这句话,我看到后,为之一惊。鲸鱼可能是痛恨人类的,我们真的对不起它们。它们体内的几十公斤塑料让它们再也无法呼吸……

不点外卖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现在也会开始减少网购,网购也会购买用纸箱和玻璃瓶的物件,去超市也一直自带购物袋。未来,我也会继续践行,也会鼓励身边的人。我知道这一切并不容易,但关心就孕育着改变,加油。

 2 ) 用塑料袋放风筝的小孩。

看片名基本能猜到片子的主题和基调,环保类的片子容易让人心累,好在这部片在披露现状后给出了一些可施行的措施,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积极的发展方向。

—— 以下截图可能引起不适 ——

这是一只被催吐的鸟,它的呕吐物中漂浮着一层油脂和许多塑料碎片。
这是一只被撑死的鸟,内脏里全是塑料。
共计234片。
这是一只在死亡边缘哀嚎的鸟。
它们肚子滚圆,被塑料撑满。
这些塑料,相当于人胃里撑下12块披萨。
误食塑料的海龟
被绳索勒住的海豹

受塑料影响的不止是动物,在看似澄净的海水中,科学家预计能过滤出五万亿块塑料。大块塑料在阳光、海浪、盐分的共同作用下变成细小的塑料碎片。当它们被海洋生物误食,进入食物链后,将最终回到了制造它们的人类体内。

对此,科学家研发出一些被证明有效的改善措施。

一是对水体进行生物和植物修复。利用天然有机物分解有害物质,使之变得低毒或无毒;利用绿色植物给土壤和含有重金属或多余矿物质的水体除污。

二是用等离子体炬将物体分子结构还原成核心元素,这一技术对环境友好、能自行产生能源,且价格不贵。

三是值得借鉴的德国包装法案,它规定塑料厂商有责任回收和处理他们售出的包装材料,业内也成立了绿点公司监管垃圾收集。

我一直认为,环保措施如果要落实到个人,靠外力强制是难以长久的,要有内在的驱动力——德国这一方案给出了很好的参考。

 3 ) 减塑不是宏大的事,而是生活二三事

在做菜过程中,有一天我突然有了”我也用太多塑料袋了吧”的愧疚。尔后,我开始搜索相关的音、视频和书本。《塑料海洋》是一个开始,但我知道它不会是结束。它帮我打开了新的一只眼睛,这只眼睛将带我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途几度有想哭的感觉。我那些无意识的使用和丢弃塑料行为,给这个星球的环境、动物和人都造成了伤害。纪录片把重点放在了”海洋”,但它只是一个引子,让我们窥见自己所丢弃的物品,是如何具体地、全面地、深刻影响海洋及其周边。

地球的全部生态是一个整体。陆地的垃圾会通过不同途径(人为或自然地)被带到海洋中去。海洋中的动物会被缠住失去行动力而死亡。但个更多的(包括海鸟在内)会因为误食塑料而导致消化系统阻塞、崩溃而死。塑料会在海洋里降解掉么?不,并不会。你看不到,是因为它们变成了更小的塑料碎片,被更多鱼类误食。小塑料碎片本身含有、同时后续又吸附了大量有毒物质。即便这种误食没有导致鱼类直接死亡,但也将毒素带到了其身体里,通过循环系统送至全身各处,使其产生各种疾病。而我们可以全身而退吗?不,作为食物链顶端的骄傲人类,我们在大快朵颐时,也让这些自己扔掉的垃圾,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了自己身体里。

还有那些原本美丽的村庄,被占据被侵蚀,变成了常年恶臭的塑料垃圾填埋场。那里的人类,因为垃圾焚烧、土壤污染而患病。塑料对人体的伤害从早期生长发育,到后来的身体机能(引发各类癌症),再到生育能力,贯穿始终。

我们需要更有觉知、更谦卑地认识到: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和这个星球的所有生物一样,我们也只是寄居于此而已。当其它所有生物都只是按照本能在生存时。我们有意识地,主动地选择着生存方式。而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在欲望驱使下,过着过剩的生活。可这种过剩又给予了多少人持久而稳定的快乐呢?但它对地球却造成了持久的破坏,对其他生物和人造成了实际的伤害。

我想这部纪录片于我而言只是探索的开始。当我们更主动、更有意识去看世界时,会放下很多小情小爱小纠结。当我们不再只看见自己,才可以放弃许多无谓的挣扎与攀比。当我们真正开始做点什么时,会真切地感知到自己与世界,与别人的连接。当然,我向来对自己温和,所以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不彻底、不纯粹的环保人士。

但那又如何呢?我还是可以在生活里,做到可持续、无压力的环保行为:

1,减少塑料物品的使用。(1)减少外卖,有条件就堂食或自己做;(2)自备购物袋;(3)视情况将家中常用物品(保鲜盒、盆、刷牙杯、晾衣架等等)逐步更换为不锈钢(但是要注意,不要为了做这些而提早扔掉塑料品,当前有的,就要物尽其用再扔);(4)出门带水杯(不锈钢或玻璃);(5)不喝瓶装饮料;(6)少买袋装食品,实在要买,就买大份的,相对塑料使用率低。

2,将环保意识扩散。

(1)在日常活动中影响身边的人;(2)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环保概念。(3)教育下一代,从小又环保意识和行动!

 4 ) 看得让人揪心又震撼

看得让人揪心又震撼。揪心是,有那么多的海鸟、海龟等动物因体内塑料囤积过多而痛苦死去;震撼是,海洋中的塑料,所谓的分解,不过是变成更小的碎块,碎块塑料又吸附大量毒素,被鱼类食入后,毒素溶入脂肪、肌肉,最后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人类体内……很讽刺,最后吃塑料的,是当初丢塑料的人类……
     不过,还有个别重视环保的国家给污染日益严重的地球带来一些希望曙光。比如,美国德州奥斯丁,整个城市禁止使用塑料袋,德州最大的石化公司基地则更是环保者的绿洲;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卢旺达,始终拒绝塑料袋,不生产也不进口;德国慕尼黑,制定法律,生产塑料制品的企业,有义务回收塑料垃圾,整个城市有一套完整的回收链道,甚至每个超市都回收塑料矿泉水瓶;英国曼彻斯特轴子聚合物公司将塑料重新制成新的塑料制品,达到循环使用;戴维与肖恩弗兰克森在海地创立塑料银行,鼓励当地人回收塑料垃圾,避免流入海洋,而塑料银行则将回收的塑料重新加工处理,进行循环使用;爱尔兰,西娜尔垃圾转化能源公司,将塑料热解后制成柴油,每台机器每天处理20吨塑料垃圾,生产出18000升柴油;澳大利亚豪勋爵岛,垃圾分类回收……还有片中未提到的日本,整个国家都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家庭丢垃圾时,需要将垃圾分类投放,如果分类不对,收垃圾的人是不收的,政府还出台《废弃物处理法》,对于不按规定要求乱扔垃圾的人,最高有可能处以5年以下拘役,以及100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下图为新居浜市政府官方网站上的垃圾分类信息

      反观中国,因为是属发展中国家,全面搞垃圾分类回收不现实,那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应该出一个有文明象征性的垃圾分类回收的城市吧?没有,一个也没有,处理的方式全部是填埋或焚烧,记住,焚烧会产出大量二恶英有毒气体,这是致癌的。这不能不让人汗颜……

 5 ) 我们终将为此付出代价,我们的后辈甚至我们都将永无宁日。

我们对不起所有的海洋生物,是我们把塑料带入海洋。

“这个小孩正在放塑料风筝,从背后看他,和世界上的其他孩子好像没什么不同”。

当我看见无数的塑料碎片从海洋生物的肚子里被取出时,甚至隐隐作呕,如果我们保护不好它们,那么我们怎么可能保护好自己?

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终会自食恶果。

我们受到的关于环保的教育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是新世纪的00一代,我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依旧薄弱到几乎没有。

这个世界是被“蓝色”统治的,如果这片“蓝色”污浊,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成为人类的垃圾桶,人类只会被淹没在无尽的垃圾中自生自灭。

 6 ) 我呼吁尽量少用塑料和其他一次性物品,该物尽其用。

我们的生活中各种物品都避免不了使用塑料包装,而现在并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进行善后,所以我想,我就尽可能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贵在坚持和实践。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给自己的几点归纳:

1.尽可能不点外卖,想吃时可外出堂食。

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物品

3.尽量减少购买塑料包装的生活用品和零食。

4.护肤品简单化,服装杂物物尽其用。

5.少吃肉。

6.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确实是美德。

暂时只大概想了这些,真心觉得我们该善待地球和环境,人类生活的继续不应该建立在污染和伤害其他物种的基础上,我想多问自己几遍,我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我的生活真的需要做出改变,我缺少反思。

我不是环保主义者,但我想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假如你也想我们就一起做出小小的改变吧。

 短评

很久前,我一直试图告诉身边的人,少用一次性用品、塑料物品……其实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又有多大呢?圈子超不过500,能沟通的可能100,认真听你讲话的可能20,觉得你有道理的可能10,能接受并去做的,可能只有2人…所以现在我更明白,我可以改变的只是自己,少去污染,少受伤害。那些不爱叫外卖,自带水杯,喜欢帆布袋等爱好,都是我保护自己的习惯,会延续。那些觉得地球又不是我家后花园的人,也只能接受这个世界回馈的无处不在的塑料颗粒。德国的回收机构太棒,美国的生产和污染惊人,彩色塑料比无色塑料更有害,那么多受塑料污染死亡的小动物太可怜,食物链顶端的人吸收了更浓的塑料物质。对于我等于复习,但还是打5星。

5分钟前
  • pinkcat
  • 力荐

😢😢😢

7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力荐

一个快递,一个外卖就把当年的限塑令当屁放了,垃圾分类也半年了,希望不要光喊口号。

12分钟前
  • 塞克里奇
  • 力荐

特别是从死去动物的胃中清理出的大量塑料,触目惊心

16分钟前
  • 且行且歌
  • 力荐

海洋 环保

18分钟前
  • Lucy
  • 力荐

震撼又揪心。无数次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然而只有这部纪录片带给我极为深刻的共情感。多么讽刺,人类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最终却会随着食物链回到人类体内。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不幸的,无数次被人类破坏,却始终得不到人类的重视与参与。那些捡垃圾的孩子们,他们做着世界上最脏乱的活,在我眼中他们却比那些口口声声说人类离不开塑料随手扔垃圾的富人们光鲜亮丽得多。这部纪录片,更适合疫情时期的我们,多少N95口罩在现在被投入到海洋,而那些小动物们又做错了什么呢?我想,从今以后我都会努力做好塑料垃圾分类,哪怕一个人改变不了很多,毋以善小而不为啊。真的震撼。

20分钟前
  • 源源源源源er.
  • 力荐

电影开头那些在斯里兰卡海域打捞海洋塑料垃圾的人和后来在斐济做烟雾检测的人都带着一次性蓝色塑料手套。直到,詹妮弗莱维斯Jennifer Lavers,她用剪刀把死去的海鸟胃部剪开展示里面的塑料,全程都是裸手,没有带一次性手套。原来卢旺达是少数几个禁绝塑料袋的国家之一。

21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环境保护 保护的是人自己

25分钟前
  • ピラミッド
  • 力荐

看过《渔业阴谋》以后再回来看这片,连片末最后的一点点对未来的美好畅享也变得像政治宣传和营销手段一样让人失望。

27分钟前
  • 涵哥吉祥🌈
  • 力荐

最难得的是,并没有只抛出问题,德国和卢旺达,你选择那种模式?

29分钟前
  • ilie
  • 力荐

只能说尽量不用塑料产品毕竟现在的商品大都是塑料包装的 每天提布袋出门!讲真德国瓶子回收这个真的可以借鉴下啊 这样一来真的没什么人乱扔瓶子了 毕竟都能换钱呢 片里有句话“人类就像是地球的游客” 太多人都抱着反正就活几十年 地球变成什么样也和我没关系的心态 真的是对不起那些动植物了

30分钟前
  • 乱七八糟
  • 力荐

了解才会关心,关心才可能改变。

31分钟前
  • 青石
  • 力荐

这么说吧,就凭小李子这么多年关注,数据起码肯定比xx统计局准确,乳化怪歇歇吧

35分钟前
  • 力荐

之前曾在Reddit上看到一条高分留言,那人说:“作为一个长期养殖生蚝的,我都不敢用手直接去碰那玩意儿。”当时觉得那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看完本片后,真的胃里翻江倒海。

37分钟前
  • Jin
  • 推荐

看过那么多关于大自然的纪录片 最大的感受就是 如果没有人类的话 地球哪里还需要保护啊…也许人类最光荣的使命不是保护地球 而是瓦解人类

41分钟前
  • 伏柯萧沆的疯巅
  • 力荐

片子追踪了很多,但还不够深入激进。虽然是个最让人绝望的主题,还会越来越严重,现在也已有很多技术在尝试清扫海洋垃圾。但微塑料是最无能为力的,最有效的还是直接禁和限很多塑料生产,继续努力回收,改变一次性消费习惯。另外吃鱼有风险,几乎一定会将丢出去的吃回来。

43分钟前
  • fro🌈t
  • 力荐

片中没有提及的两点:1. 发达国家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后绝大部分是被卖给发展中国家了,真正在本国获得回收循环利用或者被转化为能源或其他材料的塑料垃圾只占极小一部分,所谓 “成功解决塑料问题” 不过是将垃圾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以后产生的错觉罢了。2. 纸袋的制造和使用比塑料袋多产生70%的空气污染物和230%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水污染物比塑料袋多50%,在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可能造成的污染则是塑料袋的14倍;制造食品杂货纸袋所需的原料比塑料袋多40%;生产纸袋所需能耗是塑料的4倍,回收纸袋所需能耗是塑料的85倍,而在再生循环的过程中,比起废弃塑料,纸袋的处理也会排放出更多污水,进一步加剧环境负荷。此外,纸袋在垃圾填埋场占据的空间也比塑料袋大得多了。塑料制品确实需要减少使用,但纸制品并不见得就是更好的替代品。

48分钟前
  • Andrew
  • 推荐

看到卢旺达是第一个禁塑的国家震惊了……

52分钟前
  • mafen
  • 推荐

故事由蓝鲸引入很好,由广及微,又由微及广,世界是无数个个体组成,污染是一点一点扩大的,也可以一点一点改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识并重视起来。真相太可怕了,涉及中国的那段还是比较正能量的。

54分钟前
  • 声色画报
  • 力荐

看得让人揪心又震撼。揪心是,有那么多的海鸟、海龟等动物因体内塑料囤积过多而痛苦死去;震撼是,海洋中的塑料,所谓的分解,不过是变成更小的碎块,碎块塑料又吸附大量毒素,被鱼类食入后,毒素溶入脂肪、肌肉,最后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人类体内……很讽刺,最后吃塑料的,是当初丢塑料的人类……

59分钟前
  • 隐子草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