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2004

HD

主演:陈慧琳,任贤齐,张家辉,张兆辉,尤勇,林雪,李海涛,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0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事件2004 剧照 NO.1大事件2004 剧照 NO.2大事件2004 剧照 NO.3大事件2004 剧照 NO.4大事件2004 剧照 NO.5大事件2004 剧照 NO.6大事件2004 剧照 NO.13大事件2004 剧照 NO.14大事件2004 剧照 NO.15大事件2004 剧照 NO.16大事件2004 剧照 NO.17大事件2004 剧照 NO.18大事件2004 剧照 NO.19大事件2004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人生不止一张船票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同我一起走?”
                             ——《花样年华》
我有时会想,如果《战争与和平》里面,彼埃尔真的一枪崩了拿破仑,会怎样?
当然,首先他会立刻被拿破仑的卫兵杀了。然后呢?他也许会青史留名,每当人们谈起了不起的拿破仑时,总有一道阴影高悬于上。又或者?像无数的暗杀者一样,那不过是一个无所谓的谁罢了,没什么大不了。好像人们也并不记得是谁杀了林肯。
不值得吧。托尔斯泰早已洞悉了生活的真相,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个顶点,之前与之后什么都不是,那么生活对于我们又有意义呢?如果生活不是成长,洞察到之前的理想只是痴人说梦?不是真正地体会了饥饿、疾病、濒临死亡的边缘、眼睁睁看着同伴死去自己只能继续行走,甚至不容许回头看一眼,那么我们怎么能够真正理解存在本身的重量;如果,不是认清了生活的庞杂无绪、反复体会着自己身处其间如一草芥摇摆不定懵懂不知所措,我们怎么知道今天到达此处的不易,与一个人在人间真正的位置?
在这一切以后,我们才能慢慢明白如何不卑不亢、谦卑清醒的生活。
梁朝伟曾经说:我喜欢演戏,因为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好怕丑的人,不敢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之后躲在一个人物后面,我才能真正的哭泣。
又好像李安说张爱玲的《色戒》:“戏假才情真。”在生活里,太多的避忌、现实的偏见,王佳芝无法真正去纯粹地生活。只有到了戏里,她才敢与易先生相爱。
可是生活哪里能纯粹呢?琐细、毫无头绪、灰扑扑一阵尘烟裹挟着你,呐喊与流言,众声喧哗。翻过来、倒过去,到后面你自己都搞不清楚这是第几次。
你想一场谈话就改变一个人,一张船票就是一生?太浪漫了。

这部戏的剧情够紧张,反讽也够悲凉。刚开始的陈慧琳多干净,身上只有黑与白两个颜色,好像她的眼眸,清澈见底,却干净决绝。很明显任达华中意她,不理。明知道自己接受这份工别人会说闲话,不管,就是要抓人。show已经开始,我不控制谁来?
要演戏谁不会玩。买饭盒来吃,找老弱妇孺来扮真情,你假我也假嘛。只是人在戏中,来去从来不由角儿。到后面才认清这不是一场戏啊,你哪里看得出里头的头绪,哪里分得清谁是谁?不听话的下属是唯一执着的人。才知道差人和贼都是普通人,原来他会爱我,我会难过。
戏完了,人生还长,我哪里知道原来这是一辈子,剧本演完了,我放不下。等我真正醒了,来不及了。
记几句台词:“这场show已经结束了。”
”这场戏你控制不了。”
“如果有得选的话,我一定选你做我的女主角。”
你说,我不会让这场戏砸在我手上。逃不掉了。

我记得《花样年华》到后来,梁朝伟可以找到张曼玉的,但是没有。当初没有的,现在也不会有。

P.S.其实我很喜欢这部戏的剧情,香港人拍枪战真好看,后面在一个局限的场景里拍得惊险万分,数次叫出声来。但是却写不出来。
还有任贤齐和尤勇后来换了人生,真有趣。
杜琪峰没有让张兆辉送命,真温情啊!

 2 ) 不很警匪的警匪片

不得不佩服杜琪峰,他竟然能把一部警匪片拍得这么不警匪。

葛优问: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旧的答案是人才;不过如今升级了,变成了和谐。然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东——某种程度上,他是人才与和谐的基础——传媒。很显然的一点就是,没有传媒,葛大爷的原玉很可能就不为你我所知,而仅仅变成他与葛大妈私下闲谈的两句俏皮话。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传媒如何培养出人才——你可以对人才有天花乱坠般的定义,但有一点,没有得到大众(包括其实为数并不小的小众)所承认,你的人才仅仅相当于自定义。为人所知,便需要传媒。

至于传媒对于和谐的意义,根本无需我在这里赘言,仅仅看当下对四川灾区的报道就行了。

其实这个也不新鲜,哪怕是在电影领域,相信没看过《明日帝国》的人,说屈指可数似乎并不过分。然而,就我而言,还没有看到过一部如此具体而专业地将传媒的作用引入剧情的影片。或者,它可以作为一部有关传媒的入门教学片来看。

一部《大事件》,与其说是警察与坏蛋之间的武力较量,不如说是双方各自做的一场秀。谁做得最好,最令观众——不是指你我,而是剧中的香港市民——满意,谁就是赢家。小时候长辈总教育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华而不实。在这个信息至上的时代,这些教诲同样有用,不过方式却变了:我们脚踏实地,是为了学会如何华而不实。譬如剧中的陈慧琳,以及她的那位搭档女警司——忘记她叫什么了——她们具有无可否认的实力,所以她们做的秀才会最成功。这一点上,剧中的男人们全都无从比肩。所以这部戏似乎也可以算是部弘扬女性主义的电影。

其实于我来说,更愿意看的,是戏里那些隐藏在作秀之下的真真假假的感情。很难说任贤齐在那间房子里所做的是不是作秀,然而看到他对那个小男孩说:很好,长大以后做个警察,把所有的坏人都抓光——我觉得做不做秀已经不重要了。

影片结尾,任贤齐和尤勇各自逃生之后,分别去完成对方的任务,双双被击毙。很符合警匪片的套路,最后一定是警察胜出的——说到这,不得不又扯到了传媒。然而警方虽然胜了,似乎并不皆大欢喜,最后给出的陈慧琳与张家辉在电视里作为英雄的表情,倒是蛮像通缉犯的。

正如剧中任贤齐说:我虽然丑,但是我不说谎。传媒的作用再大,还是有一种东西它无法改变:人们自己的良心。但是,真的么?

或许吧……

对于这部影片,还有不得不佩服杜琪峰的地方,是他可以把它拍得这么家常。他甚至为它配了一段“啦啦啦”的轻音乐,于是看着我就笑了起来——别误会,是很真诚的那种。剧中那个明显超重的爸爸,看的时候老想揍他,看完后却觉得很真实。在亲情、生命受到赤裸裸的威胁面前,很少人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传媒也不行。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戏中的局外人。

因为是局外,所以更深刻。

 3 ) 大事件由小事开始

一开始长达7分钟左右牛逼长镜头,一个真实事情被代入设好局,大事即将action。
剧情精彩连连,以一场警匪激烈枪战之中有sir主动向匪徒举双手投降,警方力求挽救其在公众面前的好形象,不惜出动大规模警力,进行一次‘真实的现场直播警抓匪的好戏’,始料未及计划不如突发,故事并非如此顺利,警方利用筛选、剪接、拼凑、编排好以为天衣无缝的真实直播片段,舆论风向开始被正面。但匪徒不甘示弱,把真实的现场还原至网路,引起市民以及媒体一片轰然。甚至匪徒与人质烧菜做饭围桌吃饭,而警方‘以牙还牙’讨好现场媒体,给每人送上一盒午餐。实质上借以温暖媒体企图引导媒体写正面舆论。片里不少镜头给到媒潮汹涌的大特写,尼玛哪哪都是真讽刺的味儿!最后结局个人觉得警匪之间挺有那种无所谓身份枷锁的大浪漫气息。这是唯一一部剧情牛逼镜头牛逼到可以让我忽略掉演员演技的片。所以我给五星杜琪峰导演和编剧。

至于大事件人物演员表现
男主之一:任贤齐饰演陈一元人设(人性面丰富,即黑白面俱存的人)可惜演员演技表现比较平淡,特别脸部表情生硬。
男主之二:张家辉饰演张志恒表现较好,但没有过分出色。
女主:陈慧琳饰演方警司人设(表面正义,内里阴险,是一个擅用虚伪粉饰太平的人),陈的演技不在威严之上,这点邵美琪比陈更适合。
配角:林雪以及一小男孩一小女孩饰演人质一家子,个人认为这是片中演员演绎最为在线上的。将作为小市民的弱小与大畏惧小勇敢形象表现得崭露无遗。

大事件由小事开始

1.有人不厌其烦搜问,成功发现匪徒。
2.有人不尽职守责,导致全警队背锅。

3.有人面对凶徒不屈就,不畏惧死亡。
4. 有人面对凶徒一味苟迎,为求逃出生天。

5.有人英勇固执抓匪,最终击毙匪徒。
6.有人玩弄职权+打温暖牌,制造假象挽回声誉。

总之,这个世界,好好坏坏从不立于表面,便也从不对立。坏人多,好人亦存在。

 4 ) 当漫画英雄遇见政治英雄

    每个读过《水浒传》的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免会注意到故事风格的前后割裂。
    前半段,大多数时候英雄都各自为战,于是你会看到各路如同漫画里蹦出来的人物:他们豪气干云,他们打抱不平,他们力拔千斤,大家都忘不了打虎的武松、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以一敌重的张清(不是卖人肉叉烧包那个)。这一段中的英雄都如同漫画一般,刀枪不入,故事也是快意恩仇为主,角色与观众都好不快哉。
    待108好汉聚义之后,故事画风一变,成为了宋江吴用与宋徽宗一方“权力的游戏”,于是我们(青少年)便不得不忍受大段大段李师师、燕青等人的交易,宋江的洗脑,高俅的阻挠……快意恩仇的英雄们在这里成了一颗棋子,甚至站在了曾经的自己(方腊)的对立面,成为了“朝廷的走狗”。在往高位走的路上,不善打斗、面容平庸甚至略带猥琐的政治英雄成为了当仁不让的故事核心。
    不过我们这次要说的并不是《水浒传》,而是杜琪峰的《大事件》。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事件》都达不到《水浒传》这样的高度,即使是影迷(甚至是银河粉丝),提到本片都会以一句“哦,那个长镜头很好”代过。长镜头之后资金的捉襟见肘确实让最高潮戏想营造的黑云压城氛围变得异常诡异。除此之外,演员的表演也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说任贤齐和陈慧琳毫无火花的碰♂撞♂(任贤齐的遗言也因此变得很突兀),也不计较陈慧琳散光带来的眼白,单看这个pose:
 <图片1>

    你跟我说这是不是银河映像史上最丑的pose?
    不过我这次把这片单独列出来,并不想强调它的缺点。事实上,除了那个长镜头,这个电影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而最有趣的一点,在于把漫画英雄与政治英雄这两个水火不容的角色属性融合在了一起。
    在多数警匪电影中,漫画英雄与政治英雄都有分明的主次,二十一世纪前的类型片里,漫画英雄多半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而政治英雄在那时还不是英雄,《警察故事》中署长那样啰里啰嗦的都还算是比较正面的,多数人物都充当了淤泥的角色,阻拦英雄和反派斗争,保证电影不要太早结束是他们的使命。由于没有美国与大陆那样的时代性电影,香港的政治英雄在《寒战》一类的电影中才正式崭露头角,并被反复发(lan)扬(yong)。由于票房的考量,《寒战》等电影的政治英雄不得不肩负起漫画英雄+政治英雄的身份(于是就有了飞天遁地怎么也打不死的郭富城一角)。
    像《大事件》这样将漫画英雄与政治英雄同时放在主角之位,并模糊界限的电影,到现在都还很少见。在电影中挨过子弹、被车撞过、从摩托车上摔下的张家辉,担任了热血的漫画英雄;年纪轻轻占居高位、与悍匪精神对垒不遑多让的陈慧琳便是政治英雄。悍匪在其中,“并未获得歌颂,《大事件》将他们更多地当作凡人来处理”(摘录自张建德《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把政治英雄与漫画英雄放在一起,就如同把《虎胆龙威》变成布鲁斯威利斯与警务处长的双雄戏一样,热血与谋略还剩多少,难以估量。
    幸而《大事件》做的相当不错,漫画英雄与政治英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违和。电影中诸多台词与细节,也可以窥伺漫画英雄与政治英雄的态度与他们的命运。
    第一句比较耐人寻味的台词就是长镜头中报纸下落时,张家辉那句“如果这个报纸是明天的,不就什么都知道了?”结果在长镜头后的第二场枪战戏中,巡逻警察被悍匪吓破了胆,警队的威严也受到了危机,而传媒真的成为了警队与悍匪攻坚的关键。这就如同爱情片男主对女主说“我可以为你去死”,结果就真的去死了一样准。
    我们见过了为了保护兄弟做了一场戏(《枪火》)以及团队为了保护同僚冒险调查(《PTU》)的主题,而《大事件》这样涉及香港警队威严这样的大事,已非漫画英雄张家辉可以摆平。在老资历的警司纷纷固守老意见时,年轻的政治英雄陈慧琳面对质疑(请注意行动多数时候张兆辉的表情),主推了一场面向媒体与民众的大型show。
    漫画英雄与政治英雄的冲突就此结下。张家辉贯彻着漫画英雄“管你(和谐词语)什么民意、权威,我就要抓住那些(和谐词语)的悍匪”的作风,屡次无视政治英雄的阻挠与命令。政治英雄同样有着“挽回整个警队形象”的重要使命,虽然与《PTU》中的成员一样有见不得光的行为(万能的剪辑)来蛊惑民众,动机却十分政治正确。
    耐人寻味的除了台词,还有配乐,钟志荣与张兆鸿的配乐时而暗流涌动(开场),时而配上激昂的鼓点(警队行动),而涉及政治英雄陈的其中两场戏,却配上了非常TVB晚间肥皂剧的音乐:第一处是上级任达华“问候”陈慧琳,第二处是警匪在吃上的对垒。上级对陈慧琳的“关心”让政治英雄这番努力显得多少有些急于证明自己的目的性;而悍匪拍摄吃饭照片与警察派盒饭的对比也隐约透露了极强的荒诞感—明明紧张到爆的围堵,却变成了拉拢民意的表演,漫画英雄张家辉一脸忙着做事却又轻轻掸掉同僚许绍雄的镜头也是为数不多轻松的镜头。不同于漫画英雄的打打杀杀,政治英雄要出彩,需要合理的前提与见招拆招的果敢,这两段带着调侃的配乐,让政治英雄彻底立体了起来。反之,漫画英雄张家辉“由于媒体这一现实因素的介入,而导致了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都显得特别滑稽”(摘录自《看电影午夜场:银河黑帮警匪片经典角色》。
    真正让政治英雄与漫画英雄局势翻转的,还是在英雄与悍匪、杀手的电梯对决之后。三人一番侃大山让杀手与悍匪两个惺惺相惜的吃货动起了互换任务的念头(这在百分之九十的警匪片里绝对看不到),拿着手机追捕悍匪的陈慧琳终于与漫画英雄张家辉在红灯处撞见悍匪:
 <图片2>

    哎呦不是这张,是这张:
 <图片3>

    在最终高潮到来之前,漫画英雄与政治英雄终于站在了一起,走在了悍匪的同一条船上。在面向市民的show结束之际,政治英雄按一般电影都会退居其次,把动作戏留给配角(比如《寒战》系列的后半段),而政治英雄陈慧琳在这时也摇身一变成为半个漫画英雄,最终促成了任贤齐的死亡。与漫画英雄完成了最终的大和谐,也让政治英雄这个角色不再是迂腐与纸上谈兵的代名词。
    《大事件》中的传媒因素与长镜头等环节常常被津津乐道,但警队内部的暗流涌动、政治英雄与漫画英雄的冲突与和解在多数时候却容易被忽略,而银河映像也在北上之后逐渐减少了这种模糊对立面的对照(《三人行》也有,但不够细致),《大事件》对银河的上一个二十年以及将来的二十年,还是相当有参考价值的,而这个参考价值,也不仅仅是那个长镜头。
--------分割线
没想到我的文章有朝一日会被抄袭。希望大家要有维权与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要被那些投机倒把的抄袭者利用。

 5 ) 大事件,警匪战。

影片开篇就震撼到了我,用数分钟的长镜头来展现一场让警方颇为耻辱的枪战。杜琪峰的经典枪战部分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风格化的枪战镜头,所有人物以静制动取得最大的对峙感,镜头不停地切换,而这部电影里,长镜头和手提晃动镜头比比皆是,大量的注入了写实感。
将直播、媒体、舆论的反应这些元素加入了警匪之间的心理战,也让这部片子有了自己的特色。暗讽传媒让世界更透明,实际上却有更多谎言,重点描写但却并不泛滥。
任贤齐和尤勇的相遇很是意外,两人接触互动的笔墨不算太多,却在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两人惺惺相惜的感觉描述得相当到位,最后二人死之前分别不惜性命为对方完成任务的举动,既在情理之中不觉突兀,又让我无限感慨。杜导对这种情节的处理总是那么得心应手。

 6 ) 大事件觀後感

大事件觀後感
(原文於Jun 17 2004, 17:20:11 刊於bbs.org.hk香港網站)

看了《大事件》,深覺此片是唸電影、傳播理論、新聞以至文化研究的必看港產電影。無怪乎會被康城影展看中──誠然,《大事件》一片,其雅俗共賞的拍攝手法,簡單的取材(老生常談的兵捉賊遊戲)以至劇情和對白引伸出來的種種諷喻,確是杜琪峰回應當下香港社會以至回應「電影」這種藝術本身的誠意之作。


*以影像語言揶揄影像語言──真實與虛構:從長鏡頭到分裂後再拼湊*

如果錯過了影片開首的數分鐘長鏡頭,確是觀眾的損失。那長鏡頭就如一個客觀的第三者,由軍裝警員喝問悍匪「袋入面係d咩黎?」開始,由左至右,低至高,目擊整場槍戰如何發生,一如紀錄片般真實。

劇情中提及,由陳慧琳飾演的督察Rebecca,如何利用割裂後再拼湊的,經過刻意選取的影像(蒙太奇),挽回警隊的形象。於是,片開首時的長鏡頭(真實),與劇情中督察處理辦案影片的手法(不真實),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應。

電影語言中的「蒙太奇」,本身就如督察處理辦案影片的手法一樣,是經過有目的地篩選,剪裁,拼合,以圖表達特定的訊息(在片中,要表達的訊息就是警察英勇行為)。杜琪峰以電影語言(影片本身),去揶揄影像媒體本身的真實性,其心思和精細的設計,確是港產片中少見的。

此外,影片最後安排由從頭到尾都沒有戴上過攝影鏡頭在身上,沒有在電視上曝過光的警員張家輝,成功拯救自以為叫所有警員戴上鏡頭就可以知道所有實況,可以控制大局的督察Rebecca,亦是很有心思的安排──影像訊息再廣再強也好,始終也沒有人可以知道所有真相。


*媒體與權力──誰操控媒體誰就有權力*

媒體和權力的關係,亦是影片探討的重點之一。兵捉賊,雙方鬥智鬥力各不相讓的橋段,在港產片中屢見不鮮,但杜琪峰卻玩出了新趣味。警方利用剪接後的影像,在電視發放給公眾,企圖挽回警隊聲譽;匪幫卻以互聯網這個傳播力比電視更強的渠道,發放警方被匪幫的炸彈趕入窮巷和「匪民同樂,同檯食飯」的影像,拆穿警方的西洋鏡,令警方在公眾和傳媒面前大出洋相。在此,警匪雙方的勝負,已經不僅是建立在「捉得到」和「走得甩」之上,亦建立在「誰更能操控媒體和訊息的發放」之上。在這個資訊泛濫的年代,誰操控了媒體,誰操控了訊息的發放,誰就擁有權力。這個已幾乎是全球性的權力遊戲了。杜琪
峰對這種現象的質疑和感嘆,在片中表露無遺。


*雅俗共賞──在探討與質疑以外亦不失娛樂性*

杜琪峰的《大事件》,確實做到了「雅俗共賞」。尋常觀眾可以從警匪鬥智和幽默笑位中 得到警匪類型片的娛樂趣味,對社會/媒體議題較為敏感的觀眾亦能從影片的深層閱讀中找出趣味。其實除了上述種種以外,杜琪峰對當下香港傳媒質素以至政治現實,都有諷喻,不過我且在此擱筆,讓其他站友繼續討論了。

 短评

【A-】尽管全片都被其别扭的内在逻辑所割裂,但杜琪峰的实力仍旧不可否定。开场六分钟长镜头早已载入史册,在多方视点不停转换中,空间被完美的构建与银幕之上,调度则像是影像与剧作逻辑之间的“润滑剂”,将二者的关系调和,并大肆炫耀其作为一场“秀”的本质。杜sir在影像调度上已入化境,而对城市空间的展现更是一如既往的曼妙。除此之外,那些中场休息时的日常段落更是被注入无穷温柔,仿佛无时不刻提醒着杜琪峰骨子里仍旧是极端的浪漫主义。同时也必须承认,《大事件》是他较为尴尬的一次实验,也是浪漫主义最多余的一次。但结局杀手与劫匪的身份互换的设计仍旧体现出银河映像的高级所在。

6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杜琪峰为了突出《大事件》开场的整体感和真实感,设置了一段6分47秒的长镜头,为了这组镜头杜琪峰专门请来了电影《指环王》的摄影师,后者却在研究剧本后以“无法胜任”为由打了退堂鼓。事实证明杜琪峰不是异想天开,摄制组在随后自食其力,完成了这一段极其复杂和炫目的长镜头开篇。

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现在看开场那长镜头,典型的反面教材。也许杜琪峰是想讲个大事件,但一没有韦家辉替他写具备多方斗力角力特征的剧本,二没有游达志替他提炼剧本并将之注入人物,空有骨架而无血肉。电影本质上还是杜琪峰拿手的黑帮剧警匪剧,离“大事件”相去甚远。

10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片头那枪战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好吧!!!!

12分钟前
  • 小JJJJJJ
  • 较差

长镜头是唯一亮点

13分钟前
  • 品客
  • 还行

重看才注意到开头和尾段(任陈二人小巴戏)两个长镜头:第一个延续杜琪峰枪火美学—人物走位少而持续火力输出营造悍匪冷酷感、静的镜头和火爆的场面对比突出后者;第二个长镜用手摇摄像传达任穷途末路的跑路迫切感。大厦枪战也很赞。故事一般,陈的演出太假,想拿网络做文章没弄好,鬼吾知系个show咩

15分钟前
  • Tacitus
  • 推荐

想要作个秀就先拿自己来献祭,同样给现在的娱乐圈(juan)。世上没有贼叫任贤齐,世上没有杀手叫尤勇,有也死了。加一星给杜琪峰的配乐,配乐一如既往的赞。

20分钟前
  • 爱丶安静
  • 较差

节奏感很强,长镜头很帅,多方人物的碰撞依旧很精彩,不少情节有《PTU》《非常突然》的身影。影片用上帝视觉非常冷静且客观地看待着警匪双方的行径,警方的操控媒体与匪帮的忠肝义胆,“英雄”二字逐步模糊的同时,也强化了整场秀的讽刺意味,政治色彩的背后也再次印证了二者紧密相连的关系。当然在叙事层面看的话,电影确实不错,该有的银河味都有了,很多环节也依旧能看出杜琪峰仍在不断的追求与实验,但我觉得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风格上,在技术层面的过度放浪,显然让他们忽视了文本的重要性,因而对于这样一个题材,这是非常可惜的,更别提这群人拥有的胆量和天才,我相信认真起来绝不止于现在这个成效。当然我们也知道银河映像经常是文本不足所以叙事补数的,说来能满足剧本而让杜琪峰减少炫技手法的,数来数去还是银河的两大护法游乃海和韦家辉

24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许绍雄两次没死成简直是对"还有两年就退休"句台词无情的嘲讽,陈慧琳最好除了面无表情外不要做第二个表情

28分钟前
  • 浑浊儿
  • 还行

剧本真是神了!从编剧特性来说杜sir几乎完全站在了碟中谍等电影的背面,愿意牺牲一切基础层面合理性为张力结构和节奏服务,并建立起更深层次的逻辑。危机之中吃饭喝酒,都对

30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导演杜琪峰在《大事件》里史无前例的使用了一段长达6分55秒的长镜头表现一段枪战,这场枪战没有震撼性,有的只是纪实性,整段镜头中警察、匪徒和电视台记者有机交错、一气呵成,在视觉上给人带来酣畅淋漓的快感。

32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力荐

开场技术含量十足的八分钟长镜头就不多叙了,尤勇,任贤齐,张家辉三个人在电梯口里英雄相惜的戏让人兴奋,最后略有矫情,但是为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好友,杀手去抢运钞车,抢劫犯去杀人,舍身相搏何其壮哉,这是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义”,在投名状等消解了这层意思后,杜琪峰又把它拾起来了。

34分钟前
  • 力荐

全片开头时的八分钟长镜头相当不错 只是思考机位和场面调度就感觉极难处理 可知摄像机后的一群工作人员下了多大的功夫 只可惜全片情节散乱 主题不清 陈慧琳一如既往的超脱戏外 张家辉用力过猛 任贤齐也胸有成竹的太莫名其妙 邵美琪走走过场 尤勇的印象主要在炒菜 最后只有林雪一如既往演得一手好配角。

38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杜导是能把任何男演员塑造的man爆型爆的导演,在他手里,男人均是魅力十足的,比如一贯给人温文尔雅如同邻家哥哥的任贤齐

43分钟前
  • 空心豆
  • 推荐

依然是擅长的众生相描写,警匪间、匪匪间的惺惺相惜依然,小幽默依然到位,衬着“戏”的感点,宿命的味道依然浓重,形式感不再那么大篇幅,但寥寥几笔依然遒劲够味…PS:经典语录——“命都没了还写毛作业啊”,“死不了还是要交啊!”;“不是个个都有机会吃到杀手叔叔和大贼叔叔煮的饭滴”…ORZ

46分钟前
  • levitating
  • 还行

开头近7分钟时长(1'20-8'08)的长镜头调度非常出彩,空中全景俯瞰城市,介绍环境,中景近景推进到人物,跟随人物上楼,由窗户进去,再随着任贤齐的目光移下来,镜头跟随报纸飘落,再自然转到张家辉身上。然后是一场复杂的枪战调度,直到镜头拉远,劫匪逃走,镜头一甩之后才切开了

47分钟前
  • 江寒园
  • 还行

大事件,并不局限于电影本身带来的这次劫持事件,而在于事件背后的一系列大的影响与意义,这才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要思考的东西。典型的杜氏风格,画面与音乐结合得依然那么地道,可能少了一些悬念性的剧情,但快速的节奏外加意想不到的发展方式还是让我们看的同时非常期待。这次加上了几名内地演员,也是演技派当前,并不减分,看杜琪峰是一种心态,绝对的全神贯注,细节不能错过,微小的几秒镜头可能决定了全剧的转折。虽然银河映像对于权威比如警察的讽刺并不算少,但这回可能是力度最大的一次。

49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黑社会里杜琪峰说,一切都是生意,大事件里,陈慧琳说,一切都是公关。公众面前我给你吃好的说好的我们都是一家人,背后我就是百般打压你,媒体时代的大事件,简单变的复杂,哪有黑与白?警匪与媒介的完美结合,伪大作寒战请滚粗

51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这部片场面调度很复杂,拍摄手法也很讲究。首先大家津津乐道的开场枪战长镜头可以想象有多难完成,其次影片中各种手持拍摄和分屏技术的运用也都显现出了杜琪峰的高超功力。故事情节略显散乱无味,主要是演员的表演很生硬

54分钟前
  • トランクス
  • 推荐

这么多年过去了,此片神展开的豆瓣简介还是没改。杜sir拍的这部,可以引为“丧事喜办”教科书。长镜头是真的,蒙太奇是假的,舆论是会反转的,正义力量说的不一定是真话。最喜欢杀手和劫匪一上一下隔着电梯轿厢的镜头,昭示命运,从媒介上来看,岂非就是现在流行的竖屏视频?

58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