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2015

HD

主演:金宇彬,李俊昊,姜河那,郑素敏,李侑菲,闵孝琳,郑珠妍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二十2015 剧照 NO.1二十2015 剧照 NO.2二十2015 剧照 NO.3二十2015 剧照 NO.4二十2015 剧照 NO.5二十2015 剧照 NO.6二十2015 剧照 NO.13二十2015 剧照 NO.14二十2015 剧照 NO.15二十2015 剧照 NO.16二十2015 剧照 NO.17二十2015 剧照 NO.18二十2015 剧照 NO.19二十2015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烂透了的封建糟粕

《重返20岁》也就在中韩两个强调孝道、女性地位低下的国家编编,去西方社会试试看?如此低劣的价值观,绝对会输出失败的。人们无法想象,为何一个女性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而非要牺牲奉献自己最好的年华,才能被社会认可。这是在鼓励什么样的价值观?鼓励女性像儒家的封建社会一样三从四德,只有牺牲掉自我这一个出路。她们只有在憋过了大半辈子之后,才能捞得一点道德资本,最终才能在这个狭窄的社会翻身获得一点权力,但转个身就去压榨下一代。


韩国电影公司为了更好的进军中国市场,尝试使用一种新的拍片方式,即一本两拍——同一个剧本,由中国韩国拍摄两部本土电影。这部由陈正道执导筒的《重返20岁》就是中国本土市场的产物,也是韩国电影《奇怪的她》的“一母同胞”。如果仅仅当做是一部轻喜剧,《重返20岁》的确可以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图一个乐呵。可惜看着看着就觉得有封建糟粕潜了进来。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讲述演员潘虹曾经抱怨当下的影视剧环境,对于她这个年龄(中老年女性)的演员几乎无角色可供挑选,只有妈妈或者婆婆这两种角色。因为我们的社会认为中老年女性只有一个有价值的身份:母亲。她们除了相夫教子之外的功能是不被社会认可的也不被承认价值的。这一点,对于归亚蕾来说也是如此。她在本片中正是被塞了一个恶婆婆的角色。看看她演的这个角色,年轻时候将半辈子奉献给了儿子,在迈入老年之后,归亚蕾的所有价值感,都附着在儿子身上:与其他老年人攀比炫耀儿子有出息,以此碾压那些后代不怎么有前途的老人。通过这种虚荣的手段,她才能获得价值感,才感觉到这辈子没有白付出。这无非是笑人无、妒人有的价值观,核心是没有自我,因为社会价值观要求我们的生活类同,不允许出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因此许多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不过是在大军过独木桥时能超前其他人一点点,这一点点才是她的价值所在。将自我附着在另外一个个体身上,那对于这个被附着了价值感的个体来讲,压力大不大?大,因为他欠了太大的人情债,母亲含辛茹苦养大他的养育恩情,恐怕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偿还,另外一个个体牺牲了自己的生活以此铸就的他的人生。而愧疚感是可以杀人的,因此很多人无法面对这种不能承受之重,剔骨削肉还父母也要获得自由身,那个人便是哪吒。在电影中,儿子便有了愧疚,在片尾面对母亲的时候,潸然泪下,劝说母亲千万别再来一遍这样的人生。其实不但有对母亲之苦的沉重歉疚,更有另一种意思:不能承受之重。如若我的新生,要建筑在你的痛苦之上,我宁愿不要这样的新生。我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你快乐幸福。

这个不幸的女人好不容易有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导演最后却逼着她含笑承认,还要重过一遍艰辛的生活。这是怎样的价值观?为什么不能跟帅气青年谈场风花雪月的恋爱,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人生过得轻松一点?为何女性唯一的价值是付出跟奉献?她把这辈子过得含辛茹苦之后,终于捞得了一点道德资本,转个身便把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模式遗传给下一代。看看她对儿媳妇的所作所为。在她眼里看来,儿媳妇只有一个职责:相夫教子,伺候一大家子。对于牺牲自我来成就家庭的路数,她太有经验了,在一个尊卑有序强调孝道的社会,她必然有底气对媳妇指手画脚。在回归年轻身份之后,路上遇到喂奶的下一代女性,全然不顾别人的隐私,手到擒来指手画脚一番,恶心得对方掉头便走。这便是将自己一辈子的苦,熬成那千年陈粥,传给下一辈人。唯独追寻自我、寻求快乐幸福等真正的人生意义被遗忘掉了,可以说这是上一辈女性不幸命运的缩影吗?

载于《世界电影画刊》

 2 ) 意义不明,请原谅我笑点泪点双高

    看了豆瓣评价说影片很好!笑中带泪!我就十分别扭——到处都违和的电影还真是好笑啊,哈哈哈!先不说你老太太时都是直着腰走路,年轻了就缩着肩弓着背这种小问题,而是这部影片太乱了!!!
    整部影片可能想讲一个家庭温馨故事:坏脾气的老奶奶因为嘴碎且毒舌,所以除了前管家之外,没有人喜欢她,连媳妇也因与她同住一个屋檐下压力过大而住院,家人们毅然决然地决定送奶奶去住养老院。但是她出走了!所以家里人觉得没了她不行,一天不听你说道我就浑身难受!所以老太太回来以后大家就都很爱那位老太太。这是一个失去了之火才懂得珍惜的故事,要是整个130多分钟讲的是这个,即使家人们的态度转变得很生硬,我也就当他们是集体斯德哥尔摩了。
   但是!整部影片可能还想讲一个追梦故事。老奶奶的外貌变成了20岁时的年轻模样,她想起了年轻时的梦想,并且与孙子的奇遇使她加入了孙子的乐团当主唱,然后,她和她的孙子终于登上了梦想的舞台!这个故事也很好,除了她奇怪的复古唱腔(她唱现代歌时都得掐着个嗓子呢)。
   到了这里,整个故事的内容应该是非常丰富了,但是!编剧说:“不!没有爱情的青春追梦家庭伦理喜剧片还叫什么喜剧片啊!”于是老太太变年轻以后更引发音乐总监与乐团团员(她 孙 子!)的争锋吃醋,她再一次有了“恋爱的感觉”。哎哟喂,先别说那个音乐总监的奇葩音乐思想:我只喜欢有感觉的!我不喜欢的你们一个都别想上!我就是恋母怎么了!(最后这一句不算),乐团团员(她 孙 子!)也喜欢她:只有奶奶喜欢我!只有奶奶喜欢我!我们乐队你一点都不看重(我!)只看重我奶奶我别提多委屈了!(最后这一句也不算)
    哈哈哈!我看的累死了这奇葩的剧情!
    喜剧显得生硬极了,是我笑点高吗?为什么一个变年轻的老太太去和另一个老太太争风吃醋是大家会笑啊!为什么婆婆对儿媳妇挑三拣四还害得人家儿媳妇都住院了大家会笑啊!人家一老大爷当了那么多年的备胎,最后鼓起勇气追爱了大家会笑啊!更加可怕的是京东来送快递了为什么大家也会笑啊!!!
    悲情戏其实到了最后老太太要再付出一次青春救孙子的那一段我是很感动的,因为我也想起了我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不容易,时间走得再慢一点该多好啊!但是!还是先不说你们在那唧唧歪歪的来了个3分钟的回忆杀,急救啥啊,等我嘴炮完告诉你们我那个一天挑刺儿的妈当年有多青春漂亮,多坚强能干的把一个想送她进养老院的不孝的、该死的儿子含辛茹苦的抚养长大我现在后悔的要死!的事儿说完。而是!老太太她孙子的爸爸说:“我的儿子,我自己救!(您好不容易青春一次您就别管什么孙子的了,您赶快去谈您的恋爱去吧!)”我的三观就炸裂了。哈哈哈那敢情就是你一个人的儿子了嘿!你老婆都没说话呢!再说了你这不是在逼 你 妈呢么!他是我儿子所以我来救,那他是你孙子你就更加得救他了。而且看看你 妈重新青春一次只干了谈恋爱这一件事就大过你儿子的命了吗!也对,反正你儿子不务正业在家啃老搞乐队的嘛,不救也罢!我简直感动得一身冷汗!
    有着光明前途的年轻老太太最后选择了献血救孙子而自己变回去,因为她救了孙子,所以不讨喜的她变得讨喜了!然后,感人的大结局了!
    哈哈哈!整部片子就是因为想讲的太多了,所以也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讲!想突出母爱,就是因为我听我妈讲了一个她年轻时光鲜亮丽却因为含辛茹苦的抚养我长大而变得尖酸刻薄,所以我感动得要死,连自己儿子的命都可以不要了。想突出梦想,即使我孙子出车祸了我也要为他完成梦想唱完这支讲恋爱心情的歌。想突出爱情,直接就是她唱的歌好,长得漂亮,所以哪怕我只见过她几次就会带她回家,爱上她!不是我不相信一见钟情,而是这里的感情戏实在是莫名其妙的比雷神里的更加莫名其妙!
    哈哈哈,这才是让我感到最好笑的地方!

 3 ) 你年轻吗?没关系,过几年就老了

杜拉斯在《情人》里如是写:“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后来光良告诉我们,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男人是最长情的生物。二十岁的男人喜欢二十岁的姑娘,三十岁的男人喜欢二十岁的姑娘,四十岁的男人喜欢二十岁的姑娘,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的男人,还是喜欢二十岁的姑娘。

看,谁说咱们男人花心?我们从来只爱年轻女人,不爱备受摧残的面容。

就像影片一开头大家口诛笔伐的那些老人缺陷啦,谁敢说小姑娘身上就没有呢?你看老太婆归亚蕾出场时那臭德行,爱攀比、嘴巴臭、做事唠叨、吃东西挑剔……活生生一老不死的。可这些品性用流行语言包装一下的话,那不就是傲娇、毒舌、吃货吗?萌点满满有没有?二次元美少女有没有?但真有谁是这样去看待老人的吗?没有吧!只有当老太婆变身成小姑娘杨子姗以后,大家的眼光才会随着画风来个180度大转变。小鲜肉、霸道总裁、老爷爷争先恐后地爱她,还全都爱得要死要活,哟嚯,不得了了,整一老房子着火,没救了——腊肉曾经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当然啦,因为我们比较好看呀。

这也验证了文首所说,男人从来只爱二十岁小姑娘。

老太婆归亚蕾实在是太可怜了。她在最好最美的年纪,没能赶上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也没能实现当歌手的梦想,她早早嫁人,却成了寡妇,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自己也熬得人老珠黄,遭人嫌弃,马上就要被送进养老院了——惨是惨了点,但要是在这时候认了命,可能剩下的一二十年也就安安稳稳过去了;但她偏偏碰到了上帝显灵,一下子重回自己的黄金年代,成了歌手,有了喜欢的人,眼看当初的梦想一个一个都要实现了,然后命运的阻力,也随之而来了。这个阻力不是来自别人,恰恰来自她最亲密亲信亲爱的孙子。她的孙子早已融入了她的整个生命,若是这样硬生生的剥离,那将是割肉刮骨的痛。

她老了,终究经不起那样的伤筋动骨。

所以,我不认为该片是亲情电影,纵然它足够搞笑,也足令人流下感动的泪水,可我还是不敢带我妈来看,我怕她看过以后玻璃心碎一地。本来最近她就到了更年期,情绪不太稳定,难保回家不折腾点事儿出来。嗯,其实此片定位应该是,如秋风扫落叶般冷酷无情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现实主义剧情片。也许是上了年纪吧,现在总容易不由自主地伤春悲秋;这电影里结结实实地写着,想要实现理想,活得精彩是有多难,哪怕一开始可以怨社会怨时代,那么好,让你的人生再来一次,还总是会出现些让你不得不放弃的阻碍。

观影回来后,我和室友讨论起北京大街小巷上常见的一种夫妻,我们称之“冲锋衣夫妇”。他们有文凭,肯吃苦,能力不弱,本能凭本事在北京过上人模人样的生活,住高级公寓,一年出国两三回,活得轻轻松松,但为了孩子——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停地攒钱攒钱再攒钱,只为了那套动辄八九百万的学区房,为了日后赴英美留学的高昂费用——他们只能穿最便宜耐用的黑灰色冲锋衣,一穿好几年也舍不得更换——啊,多么伟大呀,这是亲情。就算上帝给他们再活一次的机会,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如此,对吧?

从奶奶胳膊里留出来的是血吗?是呀,儿子榨干了母亲的血以后,连孙子也没放过她。她整整两次青春,都必须化成鲜血来浇灌她的子孙……这样的代价,只是因为她成为了“母亲”。

“母亲”就这样背负着巨大的名为“奉献”的十字枷锁,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儿子也同样背负着枷锁,名曰“亏欠”,似乎这样两人便能算做扯平,从此相安无事,共铸美好和谐——如果这便是生活,我只希望从未活过——妈,如果你的人生也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希望你睁大了眼,挑一个满意的夫婿,去过精彩的人生,不要感激那男人赐你了我,我也不会觉得丝毫遗憾。


你还年轻吧?还不太懂我究竟说了些什么吧?

没关系,过几年,你也就老了。

你也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从不尊敬老人。哪怕现在的你,在看完这样一部电影后,萌发了些许报答之心,但终究只是些许,更何况,你根本报答不了什么。

所以,即使导演把这部片子拍的再好再动人,在我看来,也终究是残酷的。甚至,他拍的这么好,这份残酷,就更加刻骨了。

哎,对了,最后忘了加一句。

棒粉你们全家炸了。靴靴。

 4 ) 韩国电影的移形换影

韩国第一批本土电影人一直在为走向国际而努力,但在近邻中国,韩国电影的处境却并不乐观。在中国市场,票房最好的韩片是《晚秋》这种偏文艺类型的电影,而不是《汉江怪物》或《盗贼同盟》这种商业片。另外,《雪国列车》的全球化尝试没有预期的成功,《大明猩》也更像是一次合作尝试,但结果却不够“美好”。 究其原因,是制作模式和演员班底易地后的水土不服。 不难看出,《晚秋》有演员汤唯这张“中国牌”当作内援。《雪国列车》请了很多国际明星作外援,其用意一目了然。《大明猩》是韩国导演、韩国漫画背景,女主角用了中国新生代演员徐娇,特效技术也颇为优秀,但由于整个故事完全在中国观众的理解范畴以外,譬如,中国人对棒球的背景知识一无所知,导致影片接受度仍然不如人意。 韩国电影人尝试了很多种方式,试图渗入或者介入到中国电影市场当中,但至今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功。其实,早于这批人,冯小刚已经把韩国姜帝圭的制作班底拉到了自己的电影当中。另外,安乐公司为了支持新导演,把韩片《恋爱进行时》改编成了本土的《第一次》,也陷入了陈旧老套的窠臼。 纯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似乎真的反响平平,包括去年创造历史票房新高的《鸣梁海战》,原因很简单,中国观众不熟悉这场战争,在韩国能唤醒观影热情的元素在中国很难起作用。 有鉴于此,韩国电影大鳄CJ开始了全新的拍摄模式。《重返20岁》有个韩国版作品《奇怪的她》,二者源于同一个剧本。比之生硬的引进和不得力的发行,该片在本土化方面做出了进一步尝试。电影虚构了一个津京市,其中的洋房、胡同和老年中心等元素,中国观众应该非常熟悉。演员则是知名度较高的杨子珊、陈柏霖、归亚蕾和王德顺。由于韩国人在剧本上已经把好了关,中国编剧要做的,就是在细节润色上,进行本土化操作。电影里出现了广场舞和音乐节,并强势植入了中国国产电视剧《还珠格格》,所截取的片段正好呼应了影片“大逆不道”的电影剧情,多重蒙太奇效果值得称道,相信冯小刚导演也会羡慕。 如果逐段对照《奇怪的她》,那么《重返20岁》显然会索然无味。但对没有看过《奇怪的她》观众来说,《重返20岁》依然是一部全新的电影。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审查环境下,依然显得特殊。自从《等一个人咖啡》出现了非生命体的人物角色,《重返20岁》同样有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设定,而这种伪科学的幻想,居然没有被认为是神经病。 归亚蕾演一个嘴碎的老太太,这显得有些勉为其难。无论她再怎么絮叨,给人的感觉都不是真正的恶婆婆,而是在演慢吞吞的李少红电视剧。同样的,电影在闪回到以前苦日子时,导演也暴露了他的保守,就像生怕观众看不出,那段时光有多凄惨痛苦。正因如此,杨子珊承担起了整出戏的全部,她被拍得各种美,有复古造型,有青春小妞。整出电影,只有中段是比较活泼的,开场太慢,尾声太弱。经过公车站时,《重返20岁》给了一个彩蛋,背景板是《奇怪的她》的沈恩京。。 《重返20岁》最不容易的是拍出了年轻感觉,这种青春年轻可以是杨子珊跳广场舞,也可以是音乐节现场的狂热乐迷。虽然,后者是略显偷懒的做法。虽然,我还是看不出杨子珊怎么就喜欢上了陈柏霖,以及母子相认的医院走廊长镜头对话,那一大串看似感人实则毫不抓人的台词。片中大量的硬煽情,对我并不奏效。更奏效的,大概是年轻族群的外观表现,买衣服换发型甚至于夜店轰趴。对老一辈人来说,五颜六色的青春,似乎是不存在的。换言之,他们遭受的苦,其实也是年轻人所无法感受的。以及就像开头所的,总有一天,年轻人也会成为老年人,他们会知道长者的痛苦和寂寞。 “过了三十岁就自杀,当年,我也这么说。” 《重返20岁》的优点在于编导想要弘扬的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肯定。它包括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和解,希望人们理解老人,也积极渲染了年轻人的追求和向往。反观中国电影中这种剧本类型的缺失,究其原因,可能是离奇的返老还童设定既不符合制度,也不符合市场,也可能是编剧们已经不相信这类传统价值观。 不过,我们也没必要厚此薄彼,韩国人翻拍了香港银河映像的《跟踪》,效果华丽,就连内地的《许三观卖血记》也要被韩国人改编成电影。所以,到底是中国的壳还是韩国的心,这个问题或许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中国电影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光明日报,见报有删改】

 5 ) 岁月神偷

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 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 时间着急的 冲刷着 剩下了什么 原谅走过的那些曲折 原来留下的都是真的 纵然似梦啊 半醒着 笑着哭着都快活 谁让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晴时有风阴有时雨 争不过朝夕 又念着往昔 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别怪我贪心 只是不愿醒 因为你只为你愿和我一起 看云淡风轻

 6 ) 记一下我喜欢的两首歌

看重返第三遍了,第一遍是对重返青春的设定的感慨新奇,搞笑欢乐。第二遍是深刻感受到了杨子珊的美貌和演技,陈柏霖的忧郁文青范,鹿晗的青春活力美少年。第三遍时深深爱上了电影里的两首歌。


微甜的回忆
演唱:杨子珊

沒人打开的记忆
又自动播放在夜空里
离开的人 陨落的流星
又回來咬我的心
沒人打开的泪滴
又敲着窗户自言自语
泥泞的路 坎坷的感情
都剩下云淡风轻
不要伤心 不要灰心
是命运教我的事情
苦难到虚脱的绝境
会被时间釀成 微甜的回忆
沒人打开的泪滴
又敲着窗户自言自语
泥泞的路 坎坷的感情
都剩下云淡风轻
不要伤心 不要灰心
是命运教我的事情
苦难到虚脱的绝境
会被时间釀成 微甜的回忆
不要伤心 不要担心
哪有雨会永远不停
曾酸到窒息的别离
會被怀念釀成 微甜的回忆
曾酸到窒息的别离
會被怀念釀成 微甜的回忆
最永恒的幸福 不是拥有你
而是拥有和你有关的回忆

我们的明天
演唱:鹿晗

一个人走到终点
不小心回到起点
一个新的世界
此刻我才发现
时间没有绝对

直到有另一个人
能体会我的感觉
不用说不用问
就明白就了解
每一刻都像永远

我看着 没剩多少时间
能许愿 好想多一天 我们的明天
我问着 还有多少时间
在眼前 以为多一天 能实现我们的预言

直到有另一个人
能体会我的感觉
不用说不用问
就明白就了解
每一刻都像永远

我看着 没剩多少时间
能许愿 好想多一天 我们的明天
我问着 还有多少时间
在眼前 以为多一天 能实现我们的预言

其实有个传说
能将时空倒流
因为有一个梦告诉我
爱从不曾保留
才勇敢了我

我看着 没剩多少时间
能许愿 好想多一天 我们的明天
我问着 还有多少时间
在眼前 以为多一天 能实现我们的预言

累积成永恒的纪念


非常喜欢这两首歌,记录一下

 短评

百丽宫。放到青春照相馆时,摄影师喊“3-2-1”,突然画面一片黑暗,只剩个火样人形,有如灵魂出窍。当时几乎脱口而出,陈正道好猛。结果,黑暗持续了近五秒钟,工作人员跑出来说,不好意思,死机了。

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如此“优秀”的剧本,怎么舍得改呢。于是这成了一部国语配音的韩国电影。国情实在不同的几次删减把原本母爱的故事都弱化了。演技方面,除了那个带孩子的,其他的还是看《奇怪的她》吧。

4分钟前
  • volcano
  • 还行

本身的剧本很扎实,这一版改编也不错。该突出、该展示的也都实现了,包括喜剧成分与那条重要的亲情线。美术、服装都很有感觉。杨子姗表现很意外的,比《致青春》成长了很多。王德顺老人非常出色。“还珠格格”那段蒙太奇确实很有想法。鹿晗的戏份其实并不多,而且要在粉丝的尖叫与屏摄中苦苦寻找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杨子姗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她尽量往归亚蕾身上贴,归也尽量往杨身上贴,演员的互补性做到了。还有王德顺老头浑身都是戏,他和不同年龄的女主都能擦出火花。某些人的努力我也看到了…剧情其实都是老梗,完全靠表演加分。并且儿子认不出年轻的老妈实在不可信,结尾的南柯一梦也大煞风景。

1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新年看的第一场电影,一会儿笑得我想把座椅凿穿,一会儿哭得我想把自己塞进座椅里,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奇魔力,让我完全可以忽略乱入的狗血和bug,直接祭出我2015年的第一个五星。(ps,格瓦拉活动场,赠了个香气扑鼻的护手霜,可以用来驱蚊了,结尾鹿晗的“没有彩蛋”也是醉了。)

14分钟前
  • 蓝格子
  • 力荐

青春偶像的人气,和睦的家庭气氛,用奇幻的方式串联起老中青三代受众群,复古气质和怀旧老歌,细腻的亲情流露,是近期少有适合全家共赏的华语佳作。

1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是的,那些青春啊梦想啊足以惊艳时光;但生活啊回忆啊,是可以温柔岁月的。

23分钟前
  • 唐书钰
  • 力荐

总算看了一部不累人的电影,在年底乌烟瘴气的电影市场里。有时候导演没有企图心和过强的表达欲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28分钟前
  • 塔拉胡
  • 推荐

不是因为喜欢鹿晗才打五星,归奶奶演技入木三分,子姗够俏皮,选角都很入戏,恰到好处。也舍弃了很多泡菜味接了中国地气儿。笑中有泪,更难得的是商业片中少有的深刻题材:养老问题。我坐在影院里已经在考虑不让婆婆住养老院的问题了。这对年轻观众也算一种动之以情的观念输入。赞。

30分钟前
  • 开开!
  • 力荐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还会选择这样过” 韩版太先入为主了,导致中国版完全无感,好在中国版有接地气的《还珠》和结尾讽刺的彩蛋,不足的是杨子珊老态没演好,总感觉演着演着就忘了,邓丽君符号刻画太浅,删改了“擦干净鞋”这些感人细节…“最好的幸福不是拥有你,而是拥有和你有关的一切回忆”

3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片子没什么可说的,和韩版一样,故事、台词、细节甚至表演风格都是一样一样的,改变的是还珠格格,其实也不算改变,就是本土化吧。我不太能理解花费如此人力物力翻拍一部这样作品的原因,据说是陈正道接本子的时间是与韩版启动时间相同?

37分钟前
  • 文白
  • 还行

短时间翻拍同一个剧本,真的没有必要,有几场戏的对白接了天朝的地气就像国产狗血剧附体般让人难以直视,表演上较韩版降低了一个档次的难度,倒是杨子珊非常漂亮。我特讨厌一个桥段,就是编不下去了就出车祸,就像那部【爆裂鼓手】一样,从制造冲突的角度来讲,难免会觉得有点太逊。★★★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前段时间在电脑上看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整个电影给我一种怪怪的,不舒服的感觉,不知道从哪来的。。。值得一夸的就是杨子珊,老人演的惟妙惟肖

42分钟前
  • 你在百花深处
  • 还行

看不下去了,一群故意打1星的,不去喷《爱情公寓》抄袭山寨,不去喷湖南卫视抄袭山寨,却跑过来喷一部买过版权,没把观众当傻子,又质量尚可的片子。这些人有脑子吗!还是想看到中国电影全被真正无耻的山寨烂片占领,全把你们当傻子耍着玩的时候才高兴?

43分钟前
  • 凌晓疯
  • 力荐

我真的不懂了……这这这……不是《可爱的她》么?

46分钟前
  • 肤浅小姐
  • 还行

同样的剧本这表演简直天上地下。我国的演员都该是科班出生吧,怎么连泡菜国的爱豆都比不上,收和放两头不沾?归亚蕾阿姨都被衬得演技快封神了!PS加入还珠格格和邓丽君我还能理解,那个性用合作社是什么鬼233333~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一个剧本两国套拍挺有意思,但相比之下差距也就显而易见了。其实这部戏本土化的还算优秀,没看过韩版的观众应该会觉得是部好看的暖心喜剧。其实返老还童的故事很老套,韩版之所以高口碑是因为主演沈恩京的神演技,和一首首好听的插曲;杨子珊发挥的不错但还是差了点火候,片中的中文歌也都不好听。

55分钟前
  • 曾海绵🌈
  • 还行

以陈正道翻拍《101次求婚》的效果来看,个人觉得这部片子要烂,更别提能够超过一母同胞的《奇怪的她》~~

59分钟前
  • 醉书生
  • 较差

剧情演员都挺好 至少贺岁档中上的水准 打五分是因为 不管怎样 希望这样题材的片子成为现象级电影(虽有韩版在先但影响范围肯定是不一样的)然后有更多年轻人带父母去电影院看 毕竟片子里的情况在中国真的挺常见的

1小时前
  • 戏路很宽
  • 力荐

在还珠格格和京东怒刷存在感的情况下,我还是哭了三回...

1小时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