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怨

HD

主演:Julin,Alan,Martin,Denise,Williamso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樱桃怨 剧照 NO.1樱桃怨 剧照 NO.2樱桃怨 剧照 NO.3樱桃怨 剧照 NO.4樱桃怨 剧照 NO.5樱桃怨 剧照 NO.6樱桃怨 剧照 NO.13樱桃怨 剧照 NO.14樱桃怨 剧照 NO.15樱桃怨 剧照 NO.16樱桃怨 剧照 NO.17樱桃怨 剧照 NO.18樱桃怨 剧照 NO.19樱桃怨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以上帝的名义——《樱桃的滋味》

        拍摄与1997年的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一经上映就在影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更在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摘取了金棕榈最佳影片的桂冠,这也是阿巴斯征战各大影节获得的最高奖项。而这只不过是伊朗导演阿巴斯“死亡三部曲”的序幕。在《樱桃的滋味》中阿巴斯通过大量的长镜头和写实的拍手法,讲述了生命与死亡的哲学命题:“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除了生存以为,人就不能选择死亡吗?”、“自杀真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蔑视、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

       影片是从一个漫无目地、四处寻找的巴蒂先生开始的。汽车在《樱桃的滋味》中是最重要的道具,它是承载着巴蒂先生的承载物。它是巴蒂先生寻找死亡、寻求解脱的工具,同样也是巴蒂先生所有的痛苦。在《樱桃的滋味》中自始至终一直没有交待巴蒂先生为什么要去寻死,有什么必须要去寻死的理由。然而这也是阿巴斯想要向观众所传达的,其实选择死亡并不一定需要有一定的理由或多么悲惨的遭遇。它只是人思想中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
 
      巴蒂先生想要自杀绝非出于一时冲动,他对他后事所安排的细节都处理的很好。可见他对“自杀”筹划已久。巴蒂先生选在僻静的山野,从那里可以遥望城市,而墓穴则选在樱桃树下,按照中国的讲法是即遮风又挡雨。此时在城市开车四处转的巴蒂先生已经等对死亡迫不及待,他希望在今天就可以找到一个将能将他尸体埋葬免受乌鸦叼食的人。于是他在劳务城市里寻找,他的车开过一个又一个的人。显然巴蒂先生非常重视自的己死亡。他一定要找一个可信、可托付的人,而不是为钱而埋葬自己的人。巴蒂先生在劳务市场上没能找到合适的人。
 
     一个士兵吸引了巴蒂先生的注意。他是一个苦难的孩子,因为家里贫穷而不得不当兵。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电影的背景是发生伊朗,一个不断发生战争、不断有人死去地方。人们习惯了战争、也习惯了死亡,但他们仍然生活着为了和平的希望而努力让自己生存下去。巴蒂先生开始试探性的问小士兵,小士兵显然被巴蒂吓坏了,甚至认为巴蒂先生疯了。于是当巴蒂先生停下车时小士兵便飞奔而逃。可笑的是士兵保卫祖国的代价就是要杀人,而在没有这个前题下士兵是不会杀人的。这又是一个驳论,同样是杀人,在处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时,一种是伟大的抵抗、一种却是犯罪。

      巴蒂先生仍然在无边的荒岭上寻找可以帮助他完成死亡的人,起初他本想选择尽职尽责的看门人,但由于他太过的坚守原则,巴蒂先生继转而选择了神学院的学生,一个崇尚生命的人。显然这个选择将是无果而终的,在神学士眼中,生命是宝贵的、而选择自杀的人就是在犯罪。他无法理解巴蒂先生的必死之心,而是竭尽全力的以他的教义去开导巴蒂先生。
 
     巴蒂先生对神学士的辩解则是:“在上帝和社会准则看来,选择死亡是人类能够拥有的唯一特权,因为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在我们出生时几乎都已注定:我们的出生日期和地点,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我们的国籍,我们的文化……”我们可以选择未来,但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生活环境。当一个人出生贫穷的人想要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他所付出的努力是超乎常人所能忍受的。可如果你生活富裕、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你又是幸福的吗?对于幸福和生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人们可以选择的很多,但让你无法选择、无可奈何的事情却更多。

     第三个坐在巴蒂车上的人是一名动物标本制作老师,他为了用丰厚的报酬去救自己生病的孙女,决定答应巴蒂的要求。同时,他也给巴蒂讲了一个故事:他年轻时曾经也想过自杀,在爬到树上拴绳子的瞬间,他发现了软乎乎的桑葚。他吃了一个,好吃极了,接着又吃了第二个,第三个……突然,他看到太阳从山顶升起来,漂亮的太阳,美丽的风景,青葱翠绿的大地。后来,他从树上下来,把剩下的桑葚拣起来,并将它们带回了家和妻子、孩子一起分着吃。
 
    这名睿智而善良的老人就像一名哲学家,他用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东西讲述着人生。当巴蒂的车又一次来到如人生所面临许多一样的叉路口时,老人将巴迪引上另一条路,巴蒂先生说:“我不认识这条路。”老人说:“可是我知道这条路,它更长,更美好,也更漂亮。我在这个沙漠里已经摸索了35年了。”正如这名老人所说的,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而多走了不少弯路,但它对人生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有它们的存在生命才会丰富多彩。
 
    阿巴斯用长达四分钟的镜头,俯视着那条崎岖的道路。这是巴蒂先生不止一次走过的道路,在荒芜这座的土山上却坚强的长着绿草和树木。而那些贫穷却善良的人,则用他们的劳动谋取着生存的筹码。坐在车上的老人为巴蒂讲了这样一故事:“有一个病人去看医生。他告诉医生,他无论碰身体的哪个部位都会痛。”医生却笑了笑对他说:“不,你没有任何病”。病人不相信自己没病,因为他是如此的痛苦。而医生却抬起了他的手指对他说:“并不是你的身休在疼,而是你的手指破了,所以无论你指向哪都会疼”。这世上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当你疼不欲生的时候,从来不会去思考痛苦的源泉,只是不断的沉沦在这种自我营造的痛苦。而当你转换另一个角度后,你会发现有许多痛苦,其实都是你自己在庸人自扰。

      当老人下车走后,巴蒂先生忍不住跑到老人工作的地方,反复的告诉老人,一定要多试几次、要看他到底有没有死去。老人则满不在乎的应付着巴蒂先生的要求。也许他知道巴蒂先生必死决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半夜,巴蒂先生在家收拾着。拉上窗帘、关好灯、又在身上穿好外套,叫了辆出租车向自己的坟墓驶去。要注意的是巴蒂先生事先约好的用来埋葬他的铁撬和另一半报酬都是放在他车里,而巴蒂这次却是坐出租去的墓地且没有带任何能装钱的包裹。乌云密布在天空中,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巴蒂先生躺在他的坟墓中,闪电雷鸣映射在他的脸上。熟透的樱桃陆续落在巴蒂的身上,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
 
      阿巴斯并没有告诉我们巴蒂先生有没有死,更没有告诉巴蒂先生最后的选择。因为在生活中充满了更多的选择,而做出选择的人正是你自己。在影片的最后,阿巴斯和拍摄组出人意料的出现了。阿巴斯似乎在用这个结尾告诉观众,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电影。而是在这个世界上,却在发生着更多如巴蒂先生的事情。
 
      人们在活着或者死去,而你在生与死之间选择的又是什么呢?你活着或死去的理由又是什么呢?也许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出品国:伊朗/法国
出品年代:1997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胡马云·帕瓦尔,阿赫多尔·侯赛因·巴吉利

 2 ) 他没有想死,他想找寻希望

看侯文咏的文章推荐的这个电影,相比侯文咏的文章,这个电影显得有些沉闷。
一个人如果真的决心去死,是不会告诉别人的,告诉别人只会降低自己死的效率,这是人性不难理解。死有很多种方法,也不一定非要别人帮忙,男人一路言辞诚恳,报酬丰厚,一副去意已决的样子,那是基于他本身就知道别人很难帮他这个忙,所以潜意识里他没有真的想死。不想死的人和别人说要死,大概有几种情况。
1 情绪的发泄
2 威胁
3 寻求安慰
他是第三种,寻求安慰和生活希望——樱桃的滋味
后面他和士兵的聊天,对士兵生活的关心,一句难道我们不是朋友吗,无意间流露出了他想要和人亲近的渴望。还有回忆当兵时的美好,都没有让我看到想死的那种绝望。在老人答应他的要求后,又回去找老人要求扔几块石头确认他死了再埋葬,也说明了他没有想死,他只想重生。

我们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需要。
直到故事结束,男人也没有说出自杀的原因。看到了他的绝望,却没有看到太多的痛苦,看到的只有空虚和寂寞。于是一路上他在“寻求帮助”的时候,也不断的想要帮助别人,当别人都拒绝他的帮助之后,他就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不论那种拒绝时源于不信任还是不需要。

最后老人的桑葚“救”了他。老人想死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无意的行为给别人带来那么多的快乐,于是尝到了樱桃的滋味,获得救赎;男人也在能够帮助老人孩子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安慰,得以重生。

电影还有让我感慨的一幕是男人车轮被卡住的时候,那么多人一起过来帮忙,那种快乐的表情让我忽然间觉得原来助人为乐本来就不该是道德上的教条,而是人淳朴友善的本性。

只是在这个充满钱途的价值观单一的工业化时代,和天 朝威武的和 谐社会中,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都成了一种高危险行为,不知道寂寞空虚又迷茫的我们要去哪里寻找樱桃的滋味?

 3 ) 仪式的胜利——说《樱桃的滋味》

    有可能地,这是中年男子最后一次驾车,最后一次说话,最后一次见日出日落,面临如此众多的最后一次,即面对死亡将至,难以置信的是他如此平静,一切都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挣扎、决断、生死天平的较量、现世,不可抑制的赴死之心已经一一征服。那是前夜以前的事情,一旦决定去死,剩下的就是如何死了。
    这是电影没有说的,电影一开始,就是寻求埋葬者,为自己寻求死亡的仪式。
    仪式感让死亡变成不是个人的行为。即使最简单的,没有祷告,没有亲人,静悄悄的,像人间蒸发一样的死,只希望不能让乌鸦啄走尸体的死,即使这样的死,也要见证人,要埋葬他的人作为见证人见证他对死的征服。羞涩的士兵、尽责的阿富汗逃难者、神恩沐浴的神学院学生拒绝参与埋葬,拒绝死亡的仪式,甚至山上工人、拾荒者连听都不听是什么差使就明确拒绝。这些作为人本能的单纯的拒绝,让死变得异样和艰难,让自我宣告死亡的权利变得难堪。宗教没用了,社会道德没用了,理性没用了,它们在他面前不堪一击,统统退却。
    中年男子一直寻觅,以克制的耐心挑选人,在山路上,汽车盘旋如进迷宫,樱桃树是出口,也是最深处,孤零零埋葬地,此时并非作为将来装放尸体的地方,只作为一个事件中的最终走向。死变成一个事件,意味着有起因、结果、过程,和参杂的欲望、期望,也就是说,有意义,因此,他的努力去死变成努力让当下有意义起来,也就是继续活着的根据。仪式感让活着变成理所当然,死变成一种游戏,一次冒险的赌博。
    最终答应埋葬他的老年人可以认为非安拉,非道德,非法律的代表,去除虚伪以赤裸裸的人性展示给中年男子:生与死不是教条,一切尊便,但“我”要给你我的经历。樱桃的滋味是人世美好的味道,老年人做出了选择,不代表他就认同这种选择,同样,中年男子做出赴死的选择,并不代表他认同这种选择,他光秃秃的一个人,完全独立的一个个体,世间所有味道都被他过滤殆尽,无意义,而老年人再次给了他一个选择的机会。死此时变得具体起来,是失去现世的感觉,是真正的死,是一个“人”的死。当他以求生的速度再返回到博物馆,展示他的恐惧,他完全失败了。
    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的开篇第一句:“真正严峻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可否自杀。”中年男子试图实践这个难题,同时需要见证人,一旦表现出这种需要,那自杀也就不纯粹了,是仪式上的表演了。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说到:“生存的悖论出现了:现世本无意义可言,不得不在这世界中生活的人又要求它有意义。”中年男子要死变成世间仅有的意义,这是最后的生。难道一定要在刀锋边缘才能感受刀锋利吗?雷雨交加的夜晚,躺在“墓穴”里的中年男子,眼望乌云遮蔽圆月,风雨欲来,闪电不断让世界闪光,一瞥一瞥,沉沉睡去,抑或重生?
    阿巴斯没有回答,大多数人认为樱桃的滋味是美好的,也就无须回答。结尾的阿巴斯,以及他选择要死的演员,见证死的摄影师,士兵,群众演员,选定死的地点,还有泥土,草,天空,阿拉伯语,衣服,烟,羞涩的笑,构成了死的仪式,让死成为一个被设计的场面,一场游戏。狡黠的阿巴斯,真诚的阿巴斯。
    影片长时间在山路绕圈,在前往墓穴的路上不断前行返回、前行返回,长镜头让这种空虚的寻觅变得更加孤单和徒劳,也让死的仪式更加庄重而无可奈何。仪式感让阿巴斯敢于嘲笑自己的作品,也让死神当空大笑。
    人的出生,注定不属于自己,而死,是最后一次回归自己的机会,但仪式感,让阿巴斯和代替他赴死的中年男子变得矛盾重重,最后,姑且以樱桃的滋味聊以自慰。

 4 ) FIFF21丨DAY3圆桌《樱流的滋味》:“爱看看,不看滚”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鲍勃粥@果樹@RyanRyqn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三天,首先我们讨论的电影是阿巴斯导演的《樱桃的滋味》,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在场刊给《樱桃的滋味》打了X,其实也是颇为纠结。固然其中非常多凝视自然与地貌的空镜富有魅力,甚至可以说魔力,但是反复出现的劝人乐观面对生活的文本实在是过于重复且枯燥,这种自上而下的说教态度令人厌烦,甚至是恶心,而更难以忍受的则是男主似乎被最后一位乘客(博物馆的解剖员)所打动的这样一个暗示,似乎限定了影片的方向,引导观众把本更暧昧和模糊的感情往一个特定的“正能量”方向引领,这一点我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无奈只能给X。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打的4星,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阿巴斯。就从感性上来说,一则关于一个人求死的故事就特别吸引我。电影中主角遇到的每个人、每场对话,都特别有韵味,打动了我好几次,最后主角找到了意义,尝到了樱桃的滋味真的特别美。

其实这部电影我很久之前看过,我第一部阿巴斯就是这部,看完我真的被震撼了,感觉就像第一次看塔可夫斯基、大卫林奇那种。

场刊嘉宾 果樹

我的第一遍是在11年,当时为了备研,整个导向就很学院派,很关注形式与内核的结合,很关注各单元的技术标准,很关注主题性的高度;

第二遍在15年,观影心境变化很大,也是在第二遍把这部的评价改成了五星(场刊4),这一阶段我更在意,影片是否有足够的表达,及是否令我足够沉浸;

第三遍看是最近,以我个人的人生经历映照,我更加愿意去思考生死议题。于是影片终于以相对完整的形态,在眼前展开。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樱桃》其实算是我看的第一部阿巴斯作品,毕竟《24帧》严格意义上并不能完全算是阿巴斯作品序列中重要的部分了。

场刊嘉宾 果樹

我觉得我们都看了太多影片里的奇情与变迁,我们太习惯于用冷眼来点评镜头与剪辑的得失,但如果真的可以共情到将死之人的犹疑不安与惶恐,恐怕能更好地理解为何镜头会一直关注自身,为什么不断再去看看周遭的世界,不管是看似无关实则是与这个世界最后关联的人与景,而最浅显的樱桃意像为什么会是最后那一点留恋。说白了,吊着一口气的人生要的只是一个最小不过的理由,寄托。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话题,《樱桃的滋味》整体的故事舞台发生在男主角的车上,通过他驾驶到不同地点、遇到不同人物、展开不同对话、为他自己带来不同的内化,其实车窗外的路遇景观也一直有在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其实带有一定“半公路片”的元素在里面,想问一下大家是怎么看待这部分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

场刊嘉宾 鲍勃粥

的确将《樱桃的滋味》看待成公路片是还算恰当的,尤其是把公路看作是人生道路的隐喻则更为明显,正如老者试图劝诫男主时所带领他走的另外一条“路”,但是相对于更多公路片,《樱桃》更多的给我小成本制作的感觉,比如镜头的高度有限,比如其实有些道路被反复驶过时,所用的镜头其实是同一段,车上的人其实也并不能和当时所坐的那特定乘客对应起来,这让视听体验打了一些折扣,公路片的一种相对真实感被一定程度地抹去。而从都市中驶出的时候,并没有类似的在路边的或屋顶的俯拍来展现那部分的“公路”,被展现的极其有限。

场刊嘉宾 果樹

我觉得结合得很好,就如我刚才所说,一个上来就既定了将死之人,原本的目的是死,最后如何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最终转变了真实结局,这一过程通过类公路片化的处理上,能看到不断的心境变迁与镜头的渐变,一切引向到更高层次的共鸣上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不认可“转变了真实结局”这个概念,我觉得结局从本质上是开放的,只是电影在设置上先入为主的进行了一个安排,使得大部分的观众会相对接受这个很有可能是创作者本意的一个扭转,而这样的同向性(每位乘客上来的态度基本都是相同的)让这样的“公路之旅”变得索然无味,因为每场相遇的随机感被大幅削弱,每一个人上来即便是通过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方式,但是只是为了完成同一个目的:劝男主不要自杀。

场刊嘉宾 RyanRyqn

其实我感觉反复出现的道路正是阿巴斯的特色,比如《橄榄树下的情人》,里面也是反复出现同一个车驶过的场景。我觉得这里的重复更是加强对“重复”这个概念的运用,“重复”对于当代人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主题,就像卡夫卡小说里面重复使用简单词汇。在这部电影里面对于人生的重复单调,在反复出现的场景加强了。这个结局的确是开放的,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最后出现真实剧组场景。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最后那个是纪录和剧情相结合吗,我想到了《萌之朱雀》。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不清楚,但阿巴斯电影经常在模糊真实与虚拟。

场刊嘉宾 鲍勃粥

“重复”的确可以是一个被创作者运用的概念,但是也许也会有一些本可以更有自主性和开阔性的元素在这种重复中被降格和剥削,比如地貌,或者换一个更平易近人的词,风景。显然《樱桃》中阿巴斯用极度富有美感的镜头描绘了不同的地貌,山丘,草原,果园,甚至远景的城市等等,但是当这些反复出现的地貌被连接到反复说教的文本中,这些本更富神秘感的更具灵性的地貌与地景在角色的口中和观众的眼中被物化或缩化成了工具,成为了一种证明生活美好的证据,被利用,而不是被神圣的感知。

场刊嘉宾 果樹

这是阿巴斯的logo。

场刊嘉宾 RyanRyqn

的确是标签。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最后那个打破虚构和现实的墙的结尾的确我也非常喜欢,但是我没有看很多阿巴斯电影,不太熟悉这是否是阿巴斯的作者标签。

场刊嘉宾 RyanRyqn

他有部《特写》,一个演员去打真官司,特别绝。《合法副本》里面也是,剧本上面就在做实验,两个演员开始演戏,到后面似乎就是真的夫妻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么我开始第二个话题,你认为本片对于“求死之人”的刻画是否到位?为男主角设置的这一切“路障”角色当中,是否有人真正动摇到了他的求死意志,如果有,是在哪一刻?又或者说,你觉得他的求死意志究竟是在和这些人的对话中逐渐被同化的,还是更加被坚定的?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觉得对于这个求死的男主角的刻画是有失偏颇的,的确其面色的相对生硬和愿意放弃财富等行为表达了他的求死欲,但是似乎就仅此而已,他对于死亡真正的渴望其实并未被如实展现给观众,而且他更多的成为了一个相对空洞的不断存放他人劝说的容器,因为他自己其实始终拒绝开口说出自己的故事,所以阿巴斯并未刻画一个真正意义上非常复杂且坚定有求死欲的人物形象,而更多的只是通过言语和行为塑造了一个有求死行为的人,反过来把剩下的全部笔墨挥洒在扭转上,所以这个方向早已是既定的。

场刊嘉宾 RyanRyqn

这倒也是,因为阿巴斯想通过车戏对话去封闭一个空间,把故事集中体现到主角求死的母题上,这个空间里面似乎一切都是冷漠的,包括外界的风景都只是一种工具,反而衬托出了最后樱桃滋味的美感。

场刊嘉宾 鲍勃粥

而我并不觉得这些不同的人对于他求死欲的动摇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虽然影片显然更刻意强化了最后一位乘客的作用,但是一切这些陌生人的言语本身并未回到影像,也正如我前面所述,伴随着这个言语的只是那些被反复剥削利用的其实本质上更胜于言语的地貌,这种文本大于影像的手法是我不喜欢的。

而樱桃与我而言其实也只是一个被言语带出的麦格芬而已,他其实是属于那个叙述自己故事的乘车人自己独有的一个符号,然而阿巴斯却将这个符号普适化,挪用到男主身上,让观众预期那个樱桃的滋味会再一次让人起死回生,实际上让这个半路杀进来的非常单薄的空意象承载了太多它本不能承受的重量。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觉得主人公就如同鲍勃所说的,求死的欲望始终没有变。阿巴斯本身对于主人公的塑造就是一个不会被他人影响的一个封闭的人物,整个公路戏中遇到的所有人,都只是为了最后井里的黑幕的一声雷声。我很难用理性去解释那个雷声的美感,就和金阁寺里面最后观望烧掉的金阁寺一样,具有一种悲剧的美感,这种美感我觉得正是现代人的处境的表现。

场刊嘉宾 果樹

我觉得第二个问题很深入细化到具体对于剧情的理解上,我不是很赞成这样去看这部影片,或者任何影片。毕竟大家都认同《樱桃》是一部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影片,我反而想探讨一下,围观着作者本身的思考,他怎么去看待这些素材。就如同鲍勃讲的,他很注意到地貌风景,并且一边反对对于这种影像的反复运用,一边又认为它实际上大于言语,那么如果换位到作者性上,是否有更好的、围绕着影片对于生命意义的讨论的、更好的组织手法,是可以再展开谈谈的。

主持人要不要考虑从大家的回答里再去延展问题,而不是一昧的一问N答。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爱答答,不答滚,我又不是端水洗脚丫头!

(……此处省略几分钟冷场+一个大道歉的动作)

好啦,没有,刚刚有点上火,其实我的意思是关于“求死刻画”这个大话题里面,你们都可以谈,包括结尾真正的赴死时刻你们也可以谈谈,我是觉得这段全片最佳了。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并不反对对于地貌的反复运用,只是阿巴斯这样的运用在我个人看来显然是将地貌的影像放在了相对于那些劝说的话语更次一级的位置上。

场刊嘉宾 RyanRyqn

那个樱桃我觉得正是点睛之笔。

场刊嘉宾 果樹

我也不觉得樱桃是一个单薄的空意象,也不认同说它应该去承载什么重量,我觉得樱桃的妙就在于,有的时候你活着就根本没这么多要去考虑的问题,有的时候就是简简单单一个空意象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去给一个赴死之人,再去赋予这么多重量。

场刊嘉宾 鲍勃粥

作者当然可以在作品中完成自己的表达,每个作者也都应当有自己的表达,但是作者不应该“引导”观众对作品做出一个特定的理解,或者以一种路径(回到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关于公路片的讨论)去“循循善诱”来引诱观众走向这个中间并没有出现任何波动的,单向的自死而生的一个选择。

简单来说,作者应当尊重观众,而观众不应当屈就于作者(我就不非引用Roland Barthes的作者之死进来了)

场刊嘉宾 果樹

引用一下主持人的话了:爱看看,不看滚。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觉得不是说要给赴死之人重量,而是要给自死而生的转变以重量,否则我觉得太冒犯到太多下定决心赴死的人了,我完全看不到任何阿巴斯对于想要自杀的人的尊重。

场刊嘉宾 果樹

不不不,我觉得我突然理解你的X了。因为如果你没有Get到樱桃的突兀、空洞与超脱,你就没Get到这部影片最后的华彩。

场刊嘉宾 RyanRyqn

但是主人公本身就没有想自死而生呀,这片子本来就是对自杀的默许,并没有强调生的伟大。

场刊嘉宾 鲍勃粥

嗯这倒是,我还是以一个相对现实主义的视角切入的,这种空洞和超脱的确是我未来再看的时候可以重新审视的。

场刊嘉宾 果樹

我们先明确一下,在一个将死之人的寻死之路上,他所目及的景观(你最在意的点)、他所遇见的人、他所听见的故事,这些都是真的在引导向生死的意义的讨论吗?是也不是。

生死真的有意义吗?为什么从死到生,要有非常有重量的转变?生命或许真的毫无意义。而樱桃的无意义,但是给人主观上一点美好的幻想。或者就是让你在生死间跳转的一根羽毛。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最后一个问题,阿巴斯在法罗岛电影节已经算是常客了,之前多次有作品参赛,未来可能也还有机会登场,你觉得《樱桃》在你看过的他的作品体系里大概是一个怎样的位置?

场刊嘉宾 果樹

我觉得不如《特写》,但是重要性上能排到前三。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感觉第一。对于真实虚拟的探索已经很成熟了,其实这片子很多元素在之前三部曲里面都有,算是集大成之作。

场刊嘉宾 果樹

@鲍勃粥 我发现你看待这部影片的问题主要在于,太实了。总想要抓到点实质的东西,总想要在影片的各素材里排排一二三,但这部影片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举重若轻。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觉得至少这是目前我能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我认为被实质性展示的东西,果姐所说的空洞我确实没有感受出来。

场刊嘉宾 果樹

这么说吧,极端一点,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一开始就会去质疑,你为什么想寻死?

你算是不那么极端,但也靠近太现实的那一端了。

场刊嘉宾 鲍勃粥

其实我完全和果樹所说的相反,我不是在质疑男主为什么要寻死?而是在质疑那些劝说者,那些人在不了解男主为什么要寻死的时候,凭什么劝男主不要寻死?所以我才会说阿巴斯没有对想要寻死的人表达出尊重。

场刊嘉宾 果樹

那你的目的性还是太强了。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是吗,我倒是觉得阿巴斯的目的性太强了,哈哈哈哈哈哈。

场刊嘉宾 果樹

那你其实就掉入了阿巴斯的圈套,阿巴斯已经用片尾打破第四面墙的方法来打你脸了,这不就是阿巴斯的标签吗?

场刊嘉宾 RyanRyqn

其实不是阿巴斯不尊重,是那群人不尊重主人公,我觉得阿巴斯正是想把这种不尊重表现出来。

场刊嘉宾 鲍勃粥

但是在我看来阿巴斯最后的露面其实更是一种将这部电影呈现的倾向性划归到创作者本意的一种方式,当然我确实不太了解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他的标签。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看了果樹的理解,现在想法是这样的:一切风景、一切过客、一切道理,它们让观众以为这很重要,其实对于求死者而言,这些只是虚妄而已,这就是“空洞”吧。观众会觉得这些东西是重点,但在男主那里,nbcs.

场刊嘉宾 果樹

那些想劝人生死的人,想劝别人不要去劝人生死的人,不好意思,你们最后都不如你们看不上的一棵樱桃。男主真的在意别人劝没劝自己吗,他真的不在意,他也真的不在意你们怎么看自己,他只需要一个人来帮自己完成自己的事。而他如果最后真的选择了不赴死,也真的不是因为你们的劝导,而是因为他自己。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被你说悟了,想给《樱桃》加星星了。(开场前我还在想可以夹带私货黑一把《樱桃》)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就到这里ending吧,也可以看作是粥老师的溃败。

(豪华版文章详见://mp.weixin.qq.com/s/3AqZos1WoaC0lafq9bX6ow

#FIFF21#DAY3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由死向生

想到看阿巴斯的电影,还要感谢蒋勋的书。在他的《生活十讲》里,蒋勋提到了信仰的问题,他说阿巴斯的电影里有一种古老的信仰,使得一些在我们看来枯燥而乏味的东西,变得回味无穷。

我想他说的是对的。就拿这部电影来说,我从开始看,便欲罢不能。虽然是最简单的场景,最简单的情节,我却很想知道究竟谁会帮助他去死亡,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等到影片结尾,我没有得到答案,却也并不感到失望,这不是很奇妙的事情吗?

也许,这是因为,所有我想得到的,已经从那条黄尘漫天的建筑工地到国家博物馆平台上一幕幕动人的世间画面的道路上找到了。

没有人能告诉你生命的意义,也没有人可以强迫你热爱她。即便是樱桃的滋味,在你的嘴里或是甜的,而对于我却很酸。因为,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即便在解剖学上,我们的视网膜功能相同,心脏也都在起着疏导血液流动的作用,我们依然有着不同的灵魂。正是这一点,使得那个神学院的学生离乡背井到德黑兰打工上学,而阿富汗人则守着工地的机器,过着平凡单调的生活。

所以,主人公追求死亡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错误。

原本,我以为阿巴斯会让主人公巴迪说出一番思辨的话语,来阐述他对死亡与生存的见解,然而,在影片中,他只是不厌其烦的告诉每一个他求助的人,如何利用一点时间帮助一个想埋骨荒山的厌世者,并得到属于自己的报酬。

但当影片结尾,巴迪躺在洞穴中,看着山雨欲来的天幕那亘古未变的幽冥,露出与出场时不同的平静表情时,我明白了,结局已经不再重要。

由生向死,是自然的法则。

由死向生,则是人性的光辉。

 6 ) 欲自伐 先种树

欲自伐,先种树,最好,先种棵樱桃树。

冷寂的下午,阿巴斯,《樱桃的滋味》。电影放毕,漆黑画面升腾起一条条蚯蚓似的文字。而我嘴里也开始喃喃自语,反反复复,就这么一句。

这部电影,太有名,即便没看过,很早之前亦明白大概的剧情。关于一个中产阶级的中年男子,四处寻人帮助他自杀的故事。所以当这个中年男人出现,驾着车,在穷郊僻壤徘徊寻索,目光似期待又似避闪,模糊难辨地打探着车旁一个一个又一个穷人时,我便知,他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帮他自杀。故这一段迟缓沉冗、单调得不明不白的影像,并未让我燥烦,只是仍觉得累。眼睛总盯着一个人似乎无甚变化的侧脸,耳边只有枯燥的公路车行之声,如同坐在副驾驶座上,正经过茫茫的戈壁,是很让人想睡的。

只是在电影开始之前,那句字幕让我思付了一番:“以上帝的名义”。这个上帝,是哪一位呢?耶和华还是真主安拉?我并不知晓阿巴斯的宗教信仰,故也不能明了这位“上帝”究竟是谁。如若要将这部电影以崇伟严肃的生与死的命题来探讨分析,这个“上帝”应是很重要的吧?但若只从个体经验来感受这部电影,便是什么宗教,都可以忽略不计了。自然,这样的前提还包括你并非基督徒、穆斯林,甚或持有任何宗教信仰的追随者。

只是一个孤立无援的生命个体,在漫漫无期的光阴沉浮里,任谁都逃避不了,是生还是死的选择挣扎。懦弱的或勇猛的,暗哑的或激昂的。我们的生命,至少都会出现那么一次吧?一个声音在脑后缓缓地问:“活?”“还是不活?”“do?”“or die?”

这是个问题。

影像所及处,大片大片的黄,黄土,黄沙,黄的脸黄的皱纹,连树木都干燥昏黄得好似点得着,无端让人觉得燥热和渴。男人开着车,一个接一个的探求询问。他的问句那么多。轻淡的,低声的,却是不依不饶的问。你是谁,从哪里来,在做什么,这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那样,是在这里吗,是这样吗……他需要的前提是那么多,需要的铺垫要那么深,才导入到自己的真正意图。多么沉默、静缓、缺乏安全感的男人。而当那个老头问,你的生活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自杀?告诉我,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他却只是沉默。从始至终,他并未交待为何要自杀的真正原因。

只是浅浅的说,自己不快乐。

老头说:自杀是不对的。

他回答:不快乐也是不对的。

影片所有的对话里,最喜欢这一回合。尽管在后面,老头说的吃樱桃和手指痛那两断亦非常可爱和精彩。

阿巴斯真是大师呢。让我由衷敬佩的,并非这位导演用电影语言探讨生与死、笃信与质疑、哲学与宗教、人性与社会——几乎所有能称之为大师的导演,均会用一整套标志性的电影语言,在一些深邃的命题上反复求索。这部电影真正让我敬仰的,是他至影片结束,都未明确交待男人生活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他为了什么万念俱灰,一心一意只想了结自己。

需要交待么?这就是高下之别。在我看来,死亡有着与生存同样强大坚定的理由,强大坚定得甚至不需要说明,显而易见,如影随形。从来不喜那些廉价的乐观主义,生命自有其挣脱不了的羁束,通行不过的限制,冲撞不破的囹圄,摆脱不掉的负累,这些均源自于人性本身,并由此带来深重至不可言说的苦痛。这些苦痛潜伏在生活表面,沉溺于解释自我和人性的人才能感觉到它日日夜夜逡巡不息的啃噬,如同永劫。当然大多数人选择回避它,没感觉并不代表不存在,不过是人类在几十个世纪以来实用生存经验下沉淀的集体意识罢了。

常常听到这样类似劝生之语:“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还能被生活中的困难打倒么?”呵。不不不,选择死亡固然需要勇气——一霎那的勇气——然而选择生,坚持着活下去,则需要更为强大无比的勇气和坚若磐石的自信,生存需要经历的磨砺艰辛远比死亡那一瞬的痛苦重之千万,选择死,是放弃,是逃离,亦是对自我的保全。

曾听一句话:“愿我来生得菩提时,身似琉璃”。呵。心似琉璃多么容易,而身似琉璃,任是谁都不能不愿轻易为之。不是么?心有玉,人已成瓦,即便心碎片片无从收拾,而我们还要坚持着将身体意志锻炼成金刚不坏,不能倒,不能破,无论如何也要站得最稳笑到最后,勇敢么,是的,可是,这多么让人厌倦,与绝望。

生存不息,绝望不止。

而若能身似琉璃,一招不慎,即刻哗啦啦支离破碎,但碎裂处熠熠生辉,剔透晶莹。果真如此,那么,是劫,亦是幸。

而人为何选择死亡?选择自己结束自己?我想,不过是一念。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只是一动念,如同远行,或回来,或一去不返。以前看《移魂女郎》,里面一句独白:“有时候因为赶不上公车就想自杀,而有时候因为一部电影就又想活下去。”瞬觉惊心。描述得真好,真好,不是身处其中,不会明白。抑郁到一定程度,生或死,真的不过是十分随机的事情,充满着偶然的几率,跟随外部影响起伏辗转,只是那根基深埋,撼动不移,随风摇摆的,不过是触须。而谁又真的以为,割腕的那一刻,心里真的就明确清晰地想自杀么?不,不是的。不过是在那一刻,觉得内心拥堵得实在难以忍受,而交谈、歌唱、运动、呐喊、哭泣、嚎叫、毁物……统统都无用,唯有亲见自己腥红血液流出,才在本能中感觉内心拥堵得以缓释。此为一念,因充满随机,或者还有回转余地。

另一念,则是极敏锐纯粹深邃之人,洞察了人生的不自由,看得见生命的限制,彻底厌倦,不愿苟且。选择死亡,不会比生命中曾经做出的任何理性选择来得不一样。

但我仍觉得,若想自杀(请原谅我的遣词造句吧),务必选择一种尽量漫长、繁琐、复杂、困难、甚至需要人帮助的方式。而不是跳楼、服药、饮弹、切腹这样迅疾而激越的。因其漫长而复杂,需要等待,需要计划,反复之中,或许回念,还能发现自己的软弱和犹豫,还能领会生命的甘甜与强健。比如电影里可爱的老头。

他想自杀,于是种下一棵樱桃树(是这样吧?还是找了一棵已经种好的樱桃树?字幕翻译得模棱两可的,我暂且认作前者)。在一个晚上准备死在树上,却无意中品尝到樱桃树新结的浆果。浆果柔软多汁,饱满甜美,他一直吃到太阳升起,树下的孩子们向他讨要樱桃,笑笑闹闹的,于是他本想在夜晚自杀,却在清晨曙色里,采摘了一篮子新鲜樱桃送给妻子。从此之后,他再也不一样。

多么可爱的劝说和解释。但我真的深有同感呢。如实在对生存怀有厌倦放弃之心,心理医生都不管用,不如,试着种一棵树吧。那棵树,要美,生长迅速,能开花会结果,常绿也好,落叶的也好。只要是树,或者一株植物,都会在你不经意间,时时催发,吐故纳新,不知不觉吓你一跳。这是真实、安静、美好、散发着香气的生长,从而延伸到自然界广袤丰富的生命范本,自是不与人世一样。

只要不纠结在人性漩涡里,跳脱出来,去发现更为辽阔的领域,还有甜美及留恋甜美之心,这就是我理解的,樱桃的滋味。

所以我总觉得影片里,男子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并非如影片介绍所言,去找一个帮助埋葬自己的人。他说,明天早上六点来这个洞口叫我,巴迪先生,巴迪先生,两声,如果没有回答,就把洞口填上,如果有,就拉我出来。可他与老头商定好一切后,又急忙忙折回去,找他,等他,看着他,半晌之后才说,我没有回答,再向我扔两三块石头,扔在我身上,可能,可能我那时候还没死。

呵呵。这一幕,真精彩。男人想自杀,或许真的很坚定,但他寻找的,并非只是个单单埋葬自己的人,或许,是一个能再给他机会的人吧。

始终觉得,自杀若并非个人独立为之,而需要旁人协助,内心深处终究是将一部分得生的偶然机率,交给了不希望自己死去的人吧。这几率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呢。终究还是有的。

影片结尾,男人看着红日垂落,在房间里做了些什么,然后于黑夜之中,驱车赶往那座山坡。在洞里躺下,双目宁静,思索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想。此时雷声响彻,大雨淅沥。画面一片黑暗。

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并未看到男人吃樱桃,也没看到他从洞里走出来。大概是影碟版本不同吧。但我仍觉得这样很好。他有没有死似乎不那么紧要。只是漆黑之后,突然莫名出现一段拍摄时的影像,士兵们在山坡上操练,导演说好,然后让他们原地休息。让我惊讶的是,从拍摄画面里看,那个山坡原来也是绿草如茵,枝叶拂翠的,导演演员都在笑,清风徐徐,听得见草木摇曳之声。

原来是这样的。起先,电影画面里那一大片干燥的黄,如同愁苦的生命,不逢甘霖。但那绿却是实在的。你看,绿茵,清风,生之希冀和美好,何其随性而偶然,好比上帝之于光,说有,就有了。

 短评

十年之后资料馆再看,居然哭了。此片的主题是如此宏大,满满都是对生命的爱。星空灿烂,晚霞绚丽,泉水清冽,樱桃甜美,就连隐隐雷声、沥沥雨声,都是生之可念,还有什么理由去死?我想内心越丰富的人越不会轻易寻死吧,因为有太多有趣而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诸如对真理的追求,对美的体验,比如电影。

7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推荐

假如你真的能看懂,你一定会爱不释手。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6/10。巴迪与他人交谈时总是铺垫很久,才道明找人埋尸的真意,少年兵对巴迪的生活询问带有强烈的戒备心,屡次提出要回军营,长镜头细腻地捕捉到巴迪回想在军队喊口号的时光,眼眶湿润,在少年兵下车奔逃后俯拍余晖下喊口号的军队,表现军队是他心心念想的归属。采石场是一个具有巨大精神危机的隐喻空间,巴迪长久停留在这些大机器中,随后搭载的神学院学生从人道主义出发,批评自杀念头,可以解读出现代性工具的异化难以用宗教藉慰。老人的故事教导巴迪不要被暂时的挫折蒙蔽,结尾巴迪躺在樱桃树下挖好的墓穴,仰望明月当空的静谧,最终露出平静的笑容,虽然没有说明巴迪自杀与否,但场景由荒原转向绿意盎然处休整的军队和摄制组,暗示生命与希望。车内空间成为了一个辩论场,但由于辩论的部分琐碎繁杂、像听过太多遍的浅显道理,让观众很难跟着做思辨。

1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电影基调还是很明亮的,个人觉得还可以再晦涩一些,再多留一点白,不要让标本师老头把道理讲得那么明了。

1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每一个人,孤立在大地上,裸露在阳光下,瞬息间即黑夜——夸西莫多

2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生生长流》是开车在路上寻找地震后幸存的人。《樱桃滋味》是开车在路上寻求埋葬自己的人。简单到只有一个人一辆车和一条条的山路。它们最后都没有答案,是活着还是死去。

22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通篇苍茫的土黄色环境和促狭的车内场景营造了一种逼仄沉闷的效果,因而竟使得最后的暮色、月色如此开阔明亮、余味悠长,不仅仅是在色调和空间的先后对比犹如《呼喊与细语》,就连对于斡旋于死亡与生存之间的虚假的希望(在此即具象化为樱桃的滋味)所产生的疑惑也与之相似(“泥土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赐予了我们”“所有的美好事物也都要归于尘土”),自杀真乃唯一的哲学问题,这是劝慰向死者要为樱桃之味而活吗?我觉得不是,车内那段被诟病为说教的台词并非在灌输鸡汤,而是先验地放置了一套作为人类大多数的乐观主义者(可能是用以麻痹自己)的说辞,然而结局的悬置状态说明阿巴斯也并未给出自己的答案。

23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阿巴斯确实很碎碎念,给我留下台词不够深刻的印象。。当然了,片子虽然慢,但不闷(这几天确实看了很多这样的片子,睡眠细胞大概是这几天不在状态?)。“清晨我带着自杀的念头出门,晚上我带着桑葚回家”人的奇妙在于想法的彻底改变或许连一瞬间都不需要。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当电影只是作为讲述道理的工具,它便失去了滋味~~

27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很严肃地讲,这其实是一部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男主角是S,他想找个M,并且这个M要甘愿让他做S,在相继遇见了一个处男、一个性冷淡和一个比他更强势的抖S之后,他忽然觉得其实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M。所以说,无所谓生死,到底是要心力交瘁掌控自己的人生,还是一身轻松被现实推着走,这才是真正的dilemma。

2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我曾经站在樱桃树下吃吐过。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后来发现,阿巴斯的电影重在后调。

34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推荐

真心是好片。车窗=银幕边框,人物之眼=摄影机镜头,又是循环结构,又是装置艺术。结尾真心翻得太好了。mk2DVD里收了傅东老师的介绍和三段评论,以及阿巴斯访谈。

3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全程都在注意边上的姑娘被冻得搓手搓脚,最后一咬牙把外套给了人家,才开始专注地看电影。。。资料馆的空调实在太坑。

39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说实话,作为被商业片惯坏了的我,对于那些“看看我是个艺术家我的影像多么富有艺术气息”的电影,总是带有本能的警惕与排斥感,比如说《枝寒雀静》或者是老塔这一类抽离生活的长镜头。但我从来没有对阿巴斯有过任何的排斥,他镜头的注视是如此的深情,如此的温暖,他的艺术表达完美地隐藏在了现实主义的影像之后,隐藏在了质朴的故事与同样质朴的人物中。汽车在想要了结一切的地方一圈又一圈地徘徊,载上了一个又一个乘客,剧本抽离了痛苦的原因,画面抽象出了挣扎,最终在黑暗里,面对生与死。太牛逼了。有意思的是,从心理学角度,老人的那番话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是没有用处的,只会对大部分观众起作用,所以电影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极端的心理困境阐述面向大众的哲学命题,而不是心理学研究。

40分钟前
  • 逆光剪影
  • 力荐

文艺电影的教科书,美、漫长、气若游丝。淡疼的男纸,必死的决心,惜命的结局。

43分钟前
  • 57
  • 推荐

实在看不出来什么好,阿巴斯第5部这届的金棕榈大失水准,不论是阿巴斯的樱桃,还是今村昌平的鳗鱼,都是平庸之作。因此与其说颁给单独这两部电影,不如说颁给这两位导演之前的成就,加成。结尾出现阿巴斯拍戏的场景,阿巴斯电影一直以来的母题,就是致力于模糊电影真实虚构的界限

48分钟前
  • 江寒园
  • 较差

1997年戛纳金棕榈奖。1.私以为配不上金棕榈,待看[鳗鱼]和[意外的春天]后再论;2.车内浅景深与远景长镜头搭配,声画分离,平实至简;3.说教味太浓,这点严重不喜;4.真正要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被这点稀松平常的廉价乐观主义鸡汤所劝服?主角从头至尾不似决死之人;5.泥土的暧昧黄色笼罩全片。(7.0/10)

5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08年和妈妈一起看的片子,看完觉得心里很宁静,开着DVD机睡着了,老爸过来关的~

53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2021-9-4重看;完全不觉最后一段说教了,时间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只觉余意无穷——当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反复冲刷着无常无语的生活,最终选择生或死,或是否可能真的有「樱桃的滋味」之一瞬产生通透顿悟,已然不重要;我们缺少的,希冀的,恰是一记击中心坎的重量。满目黄色光线迷蒙压抑,暗合生命秋季的丰实与萧瑟并存;曲折山路是迄今已走的路,路上所遇或如流星过客,或在你生命中刻下印痕,冥冥中启示你的人亦如樱桃之味,可遇不可求。环境部分暗示心境,尾声黑暗中一缕光线下的树木好美,喜欢博物馆外一段——天色澄澈温柔,天光明媚,一切似乎还有希望,回望那烟火人间也是生机蓬勃;重要的谈话或动作都发生在中远景里,还原现实主义本质;行驶在蜿蜒路上的对话如画外音,台词之外留白;几个人不同反应拍得真棒,开放结尾想象无穷。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