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这儿是香格里拉

HD国语

主演:朱芷莹,吴中天,丁乃筝,章小蕙,格桑定主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09

 剧照

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1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2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3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4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5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6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13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14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15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16这儿是香格里拉 剧照 NO.17

 剧情介绍

这儿是香格里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季玲(朱芷莹 饰)在一场意外之中失去了儿子,陷入了绝望和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在整理儿子的遗物时,季玲发现了一张神秘的纸条,在纸条的指引之下,季玲决定前往人间仙境香格里拉,在那里,或许还留存着她和儿子之间的羁绊。
  途中,季玲结识了名为艾利克斯(吴中天 饰)的男子,两人结伴而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稳重的艾利克斯渐渐吸引了季玲的注意。婚姻生活因为丧子之痛而陷入困境之中的季玲,无法压抑心中对于艾利克斯的感情。之后,季玲于意外之中坠入了山谷,被藏族人家收留,并因此结识了善良淳朴的藏族男孩(格桑定主 饰),在和男孩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季玲心中的阴霾和迷雾渐渐散去。

国宝皆可潮海上繁花黄金庭院画中情思欲望商店艳窟神探明城攻略之镇河妖一百英尺爱在廊桥情理法的春天第一季无双(粤语版)708090之深圳恋歌水中生活英语我的小小新娘命运规划局死圈女生联谊会的美女粘球泡吧侦探2甜蜜地狱之家请叫我乌雅氏情萦田纳西湿身侦探水野羽衣最是一抹中国味罗莎妈妈登场了!洛阳深海潜龙想死趁现在聊天记录月牙儿回到明天像童话一样怪物先生 (国语版)玫瑰殺手1997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拆弹专家2 (国语版)羞耻第四季大唐天下之揭竿而起阿伦与伙伴现代应召女郎摘金奇缘异梦亚当的苹果30天笑傲江湖2013潘多拉

 长篇影评

 1 ) 我怎么不知道,你正召唤着我

我说,我需要一个唯物论者来敲醒我的脑袋。

我有一个梦想,你要不要听我说?
我想和你去雪山脚下,你可以耻笑着摇摇头。

我有一个梦想,你再不让我说我就快忘记了。
我想骑摩托车去流浪,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出发呢?

你可以不和我一起走,但你不准不爱我。
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你不能锁住我的双脚。

你说,你应该找一个浪漫的人陪伴,随便是谁都好。
我哭了,你怎么会听不懂我的语言。于是我要飞走了。从那个为你编织的梦里飞走了。


心理学上有关于“罪恶感转移”的说法,是阿,我错了,并且把自责嫁祸于人,责怪他们、责怪时间夺取了我最想要珍惜的梦。

爱一只狗不必懂得它的语言,漠视一个人也无需领会他的真心。不是吗?


雪山未崩,太阳还在。我会细心熬制送给你的糖,你还没有尝过一口。

请你记住,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你不能否定我爱你的意义。


我想,我需要一个唯物论者来敲醒我的脑袋。

 2 ) 除了艳遇之都,不能找到更有力度的文化符号了么?

云南很美,但丁乃筝的这儿——不是香格里拉。
剧情太烂!剧情太烂!剧情太烂!片子没有抓住香格里拉的精髓阿!

她毁了独自上路的定义。

女主角几乎犯全了单身女性独自旅行的所有忌讳,她biu地一下出现在小镇的石板路上,傻呼呼又酸不拉唧,就像大声呼喊着:我是大肥羊,快来宰我骗我罢!
所以——她迅速地丢了包包(身份证和钱包在里面么?)、差点买下1200块的包包(给当地经济做点贡献吧)、飞速地上了陌生男人的机车(此时心已经飞跑了,后面的艳遇只是顺理成章而已)、从山崖摔下(穿着高跟鞋爬山,怪谁呢?)……
当她激动地从“香巴拉大酒店”出逃时,我只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她没有带钱;第二,她穿着高跟鞋和透视装。
然后我很恶毒地碎碎念了一句:“一年后,她成了当地藏民的老婆……”
旁边悠悠飘来一句更恶毒地:“是老婆就好喽……”

你是该说她傻呢?还是神经分裂呢?她不带钱、穿着醒目的低胸装到处跑、随便拦过路车、没有任何准备上雪山、穿着高跟鞋啥都不带跟着小孩进山……
魔鬼要来诱惑人的时候,一般都让人心中自己先乱掉。
阿弥陀佛。


她和环境格格不入

是演技问题还是剧情问题?好多地方让人实在看不下去:雪山,女主角正作着陶醉状,没人搭理她也能立刻挤眉弄眼作心痛如绞状;草地,女主角望着纯朴小孩作母爱状,瞬间又抱腿做委屈万分状……
狗血阿狗血,要不是看在背景那么美的份上……

和她对戏的藏民应该是真藏民,眉眼间有种平静万分的祥和。
相比之下,她挤出来的猜忌、痛苦、焦灼,怎么看都和环境格格不入。
广阔的美景和纯朴的歌声笑声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放松作用,她那端着的样子,看着真让人难受。

还有所谓的“和投缘小孩做朋友”那段,小朋友拉着马在山涧跋涉,女人高贵地骑在马上,十足一幅观光客的态度。何尝将小藏民当成了朋友呢?——朋友间不该是平等、互助的么?


关于纯朴定义的题外话

没错,我之所以能忍受完一个半小时的狗血剧情和演技,是因为香格里拉美若仙境的风景和空气中飘荡着的纯朴平静的味道。
我一路感慨着那点滴处的美好:放目千里的广阔视野、极具感染力的音乐、丝毫不设防的笑脸……(顺带着说说云南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破坏性地修筑水电站,能毁了一座山的生态)。
直到朋友说:“这就是原始文明所独具的幸福——环境造就的民族性格。”
我明白他在说什么:这种淳朴来自于自然的环境熏陶。相对于文明世界经过理性和智慧思考后清澈通透而言,原发性的纯朴没有经历过考验,因此也经不住外在因素的改变。
正如一张令人赞叹的白纸,放入尘土天气后,白纸就会变得污秽不堪,倒不如一张灰色的纸干净。
“但我还是喜欢那种纯朴的存在,它给人以希望,让人直观地感受美好的存在”,我说。
……

这儿就是香格里拉,我们所知不多的可以触及的纯朴所在。它所承托意义,恐怕不仅仅是“精神疗伤”、“艳遇之都”、“猎奇所在”。《这》片作为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项目组和台湾表演工作坊合作的产物,为啥不能寻找到更有力度、更有社会意义的文化符号呢?

 3 ) 《这儿是香格里拉》,才怪!

《这儿是香格里拉》是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项目组和台湾表演工作坊共同合作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两岸近年来的首次跨海合作,因而才引起了多方关注。然而当广大文艺青年们都热切关注这部影片时,其实不是因为上述的缘由,而只是在关注影片上“表演工作坊”几个大字和挂上:赖声川/监制的响亮名头而已。
“表演工作坊”,以《暗恋桃花源》和《这一夜,我们说相声》等舞台剧在广大文艺青年的心中扎下稳健的根基,赖声川也以舞台剧大师的身份而闻名遐尔,从另一方面而言他是台湾乃至中国现代舞台剧的先驱之一,无论是在商业运营还是在剧目的实验色彩上!事实上,声名鹊起的除了赖声川还有其所领衔的“表演工作坊”团队,在金士杰、李立群等老一辈核心台柱或斯人已逝或隐退的情况下,真正的台柱应该仅剩“表演工作坊”这块金字招牌。从前二年至大陆重新编排并全国巡演的《暗恋桃花源》到后来同样是重新编排的《这一夜,WOMEN说相声》等剧的风靡,都说明了“表演工作坊”的品牌效应。于是乎,《这儿是香格里拉》这部电影的推出,能让文艺圈有所震动,依然靠的是这个金字招牌。
招牌响亮,但这部影片的阵容也不算糊弄人。影片改编自“表演工作坊”的同名音乐舞台剧,舞台剧和影片的导演都是丁乃筝。她是赖声川的夫人丁乃竺的妹妹,丁乃竺也在这部影片里参与了影片幕后策划的角色。除了这些大牌的制作以外,演员的阵容也不弱,有朱芷莹(《色戒》中的女二号,也就是王佳芝的那个女同学的扮演者)和尹昭德这样的台湾中生代实力派演员,也有吴中天(男主角ALEX的扮演者,台湾MTV当红VJ)这样的新生代偶像。不过,这些无法说明什么。
人们通常在对某样事物产生落差后都习惯用:“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来慰藉自己。这句话同样适合送给观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们。影片本身的致命错误应该是舞台剧种种习性的延伸,不得不说从故事架构和人物表现上,那种清晰、刻意的痕迹充斥太多的意境追崇,电影允许人们发挥想象,但另一方面也决定了故事是往超现实或现实主义的二选一抉择。剧情以台北的中产阶级夫妇痛失爱子的线索拓展开来,一场寻找与求知真相的故事让影片的刻度在禅理与现实的生活中摇曳不止。前半部份的影片完全是故事简介式的白描,以香格里拉取景的后半部影片才是电影的关键,除了如画般绚丽的香格里拉景色让人多少有脱离现实的错觉外,剧情也带出了一段刻意制造玄虚的寻子剧情和男女主角洒狗血般匆忙的一夜情。导演在影片中不断的回叙剪辑和梦境营造也让我回想起韩国导演金基德近期的作品《悲梦》,两部影片都充斥着同样多的符号化表达。在人们认为电影只是休闲娱乐的一部份时,这样一部在商业片与文艺片类型上摇摆的电影是很难获得来自任何一方的肯定,反而只能说明导演故弄玄虚过了头或者根本传递不出真正要表达的意图。毕竟看一场电影,大多数人都不想动用太多的脑细胞去解码什么玄机奥妙!
(泉州广电报 稿,商业勿转!)

 4 ) 你以为这部电影要告诉你什么?

它什么都不告诉你,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也别想从中看到什么。它描述的就是一件事情,一种状态,包括离家出走,艳遇,旅游区骗子,幻想,解脱。一点也不抽象,一点也不做作。有这些,就够了。这就是香格里拉

 5 ) 评《这里是香格里拉》

        自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于1933年发表以来,香格里拉日渐成为西方人西藏神话的最新一个标本。而在中国,这一神话随着各种冠以“香格里拉”之名的酒店、饭店的粉墨登场终于沦为大众消费文化吞噬的牺牲品。久而久之,香格里拉原初那种不仅作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且作为未败坏的高等智力、文化构筑起的精神净土的含义已经荡然无存。在现实中,香格里拉的实际所在地,云南迪庆中甸,仍属于大藏区的范围之内。它仅仅凭借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香格里拉这个词所具有的魅力,每年吸引着无数平时被工作压得喘不了气的城市白领在周末和假日纷纷到来。他们在忙着用相机把美景“保存下来”和欣赏由当地旅游商贩体现的异域风情的同时,便获得了重新与城市的异化和烦闷妥协的勇气,心满意足地搭乘假日结束前最后一班飞机离去。
        由台湾表演工作坊和中国新电影·云南印象项目组合作拍摄的电影《这里是香格里拉》遵循的正是“以自然治愈心灵”这种主题模式,却终于沦为俗套。电影讲了一位沉溺在丧子之痛中不能自拔,几至精神崩溃的母亲独自一人来到香格里拉,在那里重获新生的故事。就这一主题本身而言,尽管被人们一再重复,却不一定就俗套,关键在于电影的表达形式落入了某种不伦不类,以至未能超出周末和假日的观光客的体验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本片的编剧和导演丁乃筝作为舞台剧演员对电影表现手段的陌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导演自身对电影主题内涵理解上的摇摆不定,另外,旅游宣传的考虑又使电影在剧情艺术片和商业宣传片之间游移。
        电影的序幕,一个远景镜头表现母亲季玲在儿子的的墓前献花,母亲离去时,在后面远处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身影。镜头切换到墓碑上,在观众看清了上面的字后,那个神秘男人的脖子进入画面左部,远景变得模糊,观众清楚地看见那脖子上纹了某个图案。一般而言,序幕中出现的这两个人物应该是剧情中的两个核心人物,通常是两个主人公。那个男人的神秘的脖子在正式表明身份前还出现了两次,后来当他尾随季玲来到香格里拉之后观众才知道他叫Alex,再后来,当他和季玲度过激情的一夜后,他才自报家门,原来他是在车祸中撞死季玲的儿子同同的凶手白先生的养子,他因为内疚或者想保护季玲的愿望才一起来到香格里拉。首先,这样的情节设置可谓台剧中的滥套,其次,观众发现,Alex作为原本在序幕中展现的两个核心人物之一,其实完全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他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自作多情的多余的人。如果导演的意图仅仅是要表现旅途中的艳遇,那么前面那些铺垫纯粹都是多余的,完全可以安排同样孤独的陌生旅客和季玲在香格里拉相遇。可导演原初的意图分明是像赋予这个人物更多的内涵的:他幼年丧父,母亲为了改嫁把他送去美国念书,丧失母爱的他在每次想母亲时都会在自己的手臂上割一刀。当观众知道这一点时,他和季玲的关系顿时成了一位丧失儿子的母亲和一位渴望母爱的儿子之间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怎么又会发生艳遇?这不是乱伦吗?如果导演真是这个意图倒是很好地深化了主题:季玲对她儿子的溺爱和不能自拔含有乱伦的变态心理。但在影片的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这种迹象。电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围绕着季玲在转,Alex这一人物根本没有得到表现,而且他在表明身份后迅速地就从剧情中消失了,直到最后才象征性地露了下面。电影里还有一位因为对母亲的爱而欺骗母亲的儿子,他把钱交给母亲的时候,说这是他在城里当司机挣的钱,而实际上是他骗路人要上大学乞讨来的。季玲的丧子之痛,Alex的渴望母爱和另外那位的为了爱而欺骗母亲,抑或伯克莱比较文学系毕业的丁乃筝打算在电影里玩互文的游戏?但从电影中三种感情获得表现得烈度来看,根本构不成互文:季玲的丧子之痛是压倒性的,Alex的渴望母爱则因艳遇的成分而模糊不清,为了爱而欺骗母亲那段则表现得如同蜻蜓点水一般,根本不能给人留下印象。
        剧情的设置中原先有十分巧妙的部分:喜欢玩藏宝游戏的儿子同同生前留下了“寻宝”的线索,儿子死后濒于崩溃边缘地季玲发疯般地寻找儿子留下的线索,终于一步一步找到了香格里拉来。在那里,她发现了另一个同同(考虑到藏传佛教中的轮回观,这一点是可以接受的),这个同同带她找到了宝藏,也解开了她心中那个解不开的结。找到宝藏的那个场景,季玲发现同同脚上拴着锁链,追问他是怎么回事,这时这个藏民版的同同用死去的那个同同的声音反问道,“妈咪,你为什么绑脚链?”这是季玲才醒悟过来,这就是活在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她的儿子。这种表现方式在电影中是拙劣的,效果的易得使这个场景缺乏任何感染力,升华或者救赎的完成还没有被人们意识到就结束了。如果换了在舞台剧中,这个场景可以借由演员的表演和富有渲染力的台词成为戏核,换到电影里,导演完全不知道如何用电影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是一部把各种分离的因素杂糅在一起的电影,由于杂糅,每一因素各自的目的也显得模糊不清。首先是剧情的杂糅。Alex出现的唯一合理一点的理由是增加旅行的艳遇色彩,但这对于季玲在寻子的过程中重获新生这条线索是个干扰因素,因此它既没有讨好主题,恐怕也没有讨好真正的旅行者。与季玲的丧子之痛纠结在一起的还有对凶手白先生夫妇的诉讼,这对夫妇由于没有被抓到证据,拒不付车祸的法律责任,但是又受到良心的谴责,特别是因为白先生患了白血病,更希望在死前得到良心的安慰。我看不出来季玲在从香格里拉回来之后与白先生和解的半点理由,莫非因为患病就可以无耻地抵赖车祸的法律责任(尽管私下里承认),而未接受公开道歉的季玲又可以原谅他?其次,电影在主题表达上也显得游移不定,可以说,它只是欲唱还休地遵循“自然治愈心灵”的主题模式。香格里拉怡人的自然风光,梅里雪山瑰丽的巉岩和缭绕的云雾无疑是这部电影中最具观赏性的画面,但表现自然的镜头却没有超出美景的层面,说白了,那一副副风景画面就像被印在明信片上后那样好看却空洞。就拿浪漫派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美景除了起到片刻的麻痹作用,很难真正“治愈”什么心灵,因而也达不到主题的要求。因此,导演才安排了另一位同同的出现,这不仅是前面剧情的延续,也是一种希望藏区的佛教哲学、藏名的生活习俗等文化因素参与到剧情中来的愿望。但是,因为对香格里拉的陌生——导演丁乃筝编写剧本时仅仅是把香格里拉作为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根本不知道真有这个地方,后来才知道的——,影片对香格里拉地方文化的表现始终没有超过一个旅游观光客的水平,除了几家店铺,几个转轮,几次用餐和跳舞,女主人公根本也没有真正参与到当地生活中去。比起对自然风光的表现,电影在这方面是真正的浮光掠影,因而文化救赎(净化)的可能性降至为零,导演又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求助于自然。因此,在“转世”的同同告诉季玲不该用锁链绑脚之后,获得象征性的安慰后,她并没有真正获救,她必得跳进梅里雪山谷底的溪水里,才能重生。
        如果有人说《这里是香格里拉》是一部旅游宣传片,恐怕没多少人会质疑。因为致力于对云南作影视宣传的【中国新电影·云南印象】项目组是该片的合作制作方。遗憾的是,该片就旅游宣传而言也是失败的。拾金不昧的出租车司机和失而复得的手提包所体现的民风淳朴和“Star Book”这一山寨版的星巴克所代表的旅游商业同时并存在这部电影里,但当地真正的有地方特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却在电影中缺失。确实,电影里有大量展现自然风光的画面,但观众看完一遍之后对当地的了解不会比假日的游客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个周末后获得得更多,作为一部电影,这样的表现效果太不尽如人意。最致命的是,旅行艳遇这一恶俗因素的加入完全掏空了旅行的真正含义,电影沦为了现代旅游商业最媚俗的宣传工具,这一点必然让真正了解旅行意义的人反感。
        从《在消失的地平线》这部小说开始,香格里拉的传奇并不仅是由于美景才逐渐流传开的,而在《这里是香格里拉》中,除了几张空泛的美景画面,几乎什么也没有。在这一类电影的制作中,电影生产遵循的逻辑并不是“艺术——资金——宣传”,而是“宣传+资金——媒介——宣传品”。只要有钱,又有宣传的必要,就会选择最有影响力的媒介,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以“艺术面目”出现的宣传品。如今,各地的旅游部门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电影的宣传作用,以后会越来越多地倚重这一工具;而表演工作坊也明了了电影较之于戏剧的更大的影响力,它也需要这一工具的帮助摆脱艺术困境。《这里是香格里拉》就是这两种需求碰巧结合的产物。

 6 ) 我们的云南,谁的香格里拉?

   我推荐别人去看《这儿是香格里拉》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其可观性,而是因为它是在香格里拉拍的,把香格里拉的天空拍得足够湛蓝和真实。所以,我说此片的时候已经抛开了电影本身,纯粹地是想让别人去看云南,看香格里拉。
    
    至于电影,我觉得实在是有点烂俗,甚至是对藏文化的不了解和亵渎,说实话我不喜欢它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在香格里拉,云南的神秘不是因为装了什么三头六臂的怪物,香格里拉的纯净也不是他们救赎的理由,梅里雪山玉龙雪山更不是他们推开窗就可以意淫的画面。电影里的情节说实话也是缺乏逻辑和意义的,失去孩子的父亲怎么可能那么理智到想事不关己,失去孩子的家庭为什么不可以相依在一起而要权衡个谁在谁心中的重量,而那个孩子更是被编剧和导演弄得像看透世俗的仙人化身,那些诡异的行为,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来,凭什么要把他塑造成这样灵异的孩子,孩子本来就应该阳光灿烂的成长,心里会有特别的奇怪的异想天开的想法,可是不应该是这种样子。所以从电影情节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是失败的。而最最失败的是,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在香格里拉,文化背影极其格格不入,是对香格里拉的偏执解读。
    下面是其他人写的影评里的,我觉得说的很对很精辟了,足够表达我想说的:
    抛开遥远而虚幻的想象不说,《香格里拉》将台湾偶像剧的简单俗套搬到这样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里,不仅格格不入,出现不少逻辑和地理上的严重破绽,还有着极为突出的割裂感,两种迥异的气质不是在融合,而是在厮杀。其实,幻想一次旅行可以解决打击人生的心理疾病,这本就是城市病患者的一抔大烟土而已。
  偶像剧女主角从帐篷里钻出,男主角自后以一块红布将几近赤裸的两人围住,紧接着两人调情之后一前一后跳进明净的高原湖泊里,并在洒满阳光的水中接吻……在十分诡异而难以理解的意淫中,旅行的关键词瞬间成了艳遇,梅里十三峰和大神卡瓦格博,此刻真变成了墙上的一纸招贴画。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些地方,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标签,太多太多的人把他们当做都市生活以外的旅游目的地去理解,可是,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去了解白族蝴蝶泉,了解阿斯玛,了解苍山洱海,了解纳西的东巴文化和藏族的文明呢?一部部电影走到那边去拍摄,无可否认的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客观的收入,可是却把这些原生态的东西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丽江已经死了!”说这句话的是宣科说的。对,就是那位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纳西古乐的传奇人物宣科,74岁的宣科。很庆幸我第一次去丽江的时候,是01年,看到的还是比较真实的丽江,看了听了宣科爷爷的纳西古乐,那时并不知道其历史文化价值,只觉好玩。在香格里拉的时候,去了当地藏族人的家里,坐着喝酥油茶,吃烤全羊。
 
    曾经的自己,也像季玲一样,坐在藏人家里,身边是听不懂的藏语。也是在那个群山环抱的草地,有一个小男孩带着我骑马,我们也一起坐在马背上,因为不会骑马,所以还得靠那个小男孩来控制马匹。后来,我们还一起合影,呵呵,其实是要拍我,但是身边却有这样一个孩子的存在。
    后来又去了一次丽江,并没有了当年的感觉,什么都变了,商业化了。我不知道当地的人还剩多少,丽江城里簇拥着的多是外地人,旅游的,做生意的,蜂拥而至。街上的游人摩肩接踵,午夜都不得消停。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当地人生活的痕迹需要特意到偏僻的地方才可感。尽管这里的温度比许多正被高温蒸煮的城市低了十多摄氏度,可还是不断有人下到流淌的泉水中戏水,他们把这从玉龙雪山融化渗透而成的美好流水当洗脚水了。这些游客同志们或许以为自己花了钱,就拥有了糟蹋的特权,就像一个花钱买春的嫖客,为了够本,只会折腾,不会怜惜。都市里的人们来到古城古镇,本为寻找古老的流风余韵,我们奔着那原汁原味来,一不留神却因为太热烈的追捧和精明挤走了原住民,在别人的庭院里反客为主,把那里变成外乡人互相讨价还价的集市。

    看着这样的电影,在曲解着污染着香格里拉和藏文化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悲伤。
    我只想说:我们的云南,谁的香格里拉?
    

 短评

后半段是一部风景片。前半段留下的悬念,解得不够精彩。

10分钟前
  • fingcat
  • 还行

治愈、救赎的意思

11分钟前
  • boks
  • 推荐

有点挣扎,介乎三星半和四星间

14分钟前
  • appletri
  • 推荐

94

16分钟前
  • 慢点儿
  • 还行

我只是为了看熟悉的风景,只是深爱云南这片土地而已。

21分钟前
  • 山贼妖妖
  • 较差

有时候神圣的环境确实有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

22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有些错误是不能被原谅的。

27分钟前
  • 还行

过程中有点不耐烦,但似乎没这些不耐烦就没有最后的惊奇力量

28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就当疗伤系看看吧,画面能败火,剧情能催眠,表演能消食~

33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不好看

35分钟前
  • HP
  • 较差

你为什么绑脚链?

37分钟前
  • Tony.Kim
  • 还行

美中不足的仍是噱头

42分钟前
  • 十二少
  • 还行

台湾的意淫

46分钟前
  • 绿音儿&外星兔
  • 还行

看这么一部狗血恶俗的宣传片完全是出于犯贱。///但女猪脚还是蛮有小资气质地,就是有点臆想症,总是在出人意料的时刻鼻子一把泪一把。男猪脚和凤姐男友有一拼。2010.03.16.

50分钟前
  • 八月微光
  • 还行

Here isnt Shangri-la ...

52分钟前
  • Fo.
  • 还行

只能说风景真美

53分钟前
  • 深层次空间
  • 还行

弄成这样的不伦不类,不是故事不好,剧情很完整而且戏点都不少,在伟大的同时人性的猥琐也没有回避反倒刻意放大。我只能理解为女演员的表演并没能传达故事和导演需要传递的情绪,是为遗憾。另外对于凶手妻子的作法的表现不能赞同。

54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巨烂。

57分钟前
  • 饲养幻想
  • 还行

一顆星是給桑格定主的。

1小时前
  • Ursus arctos
  • 还行

一贯的超文艺姿态,假定文艺不是个贬义词。视角有些偏颇。风光不错撒

1小时前
  • 糕41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