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2018

HD

主演:戴维德·迪格斯,拉斐尔·卡索,詹妮娜·加万卡,贾思敏·赛法斯·琼斯,伊桑·恩布里,提莎·坎贝尔-马丁,乌特卡什·安邦德卡尔,凯文·卡罗尔,尼扬比·尼扬比,乔恩·查芬,韦恩·奈特,马戈·霍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盲点2018 剧照 NO.1盲点2018 剧照 NO.2盲点2018 剧照 NO.3盲点2018 剧照 NO.4盲点2018 剧照 NO.5盲点2018 剧照 NO.6盲点2018 剧照 NO.13盲点2018 剧照 NO.14盲点2018 剧照 NO.15盲点2018 剧照 NO.16盲点2018 剧照 NO.17盲点2018 剧照 NO.18盲点2018 剧照 NO.19盲点2018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身为草芥

地域的、音乐的、电影的、文学的,被时间残忍地沉淀下来,阶层越来越清晰化。《盲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希望族群问题变得激化的时候,能有所准备。

谩骂和褒奖几乎是我们“站位”的唯一手段,一旦站位,就不可能没有盲点,没人全知全能。在这个意义上,盲点——是我们主动地选择视而不见、选择冲突与敌视。比起共同认同,共同仇视更容易形成集合。但是这却是渺小个体获得那点可怜的“承认”的唯一有效方式。

在一个荒寒的互害社会里,活得命如草芥。

 2 ) 平庸的

平庸的力量能让人望而生畏,怀疑她是平衡。这电影是啥,是很多,就像开始以为的保释期悬念,打斗休闲片, 然后兄弟片,种族片,嘻哈片,然后很快的就意识到,什么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平庸。这不是那种话太多一股脑都呼过来,让人感觉缺乏技巧的,也不是那种拿各种符号给电影贴重量,让人感觉缺实际的,都不是,她就是一种平庸。这种平庸不多见,还好是电影,生活中相处能腻歪死人。

 3 ) 逆向种族歧视语境里的一段个人旅行

Ali Wong在脫口秀裡說,種族研究,就是學習怎麼把錯都怪到白人身上。

雖然是笑話,但就可以理解為什麼Miles,白人主角,帶金牙、紋身,還一直希望別人叫他nigger。种族问题誕生的政治正確,反而導致另一種逆向歧視。

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坐在一輛藏滿槍枝的車廂裡,並且這輛車下一秒還即將成為Uber去接客。白人說勁喔,拿起一只槍。黑人說喔喔喔,快放下。两人下車,唱起黑泡,喔,原来是好朋友啊。诶?你们俩黑白人设怎么有点颠倒的哦。

這是故事開始,已经充分展示了多年不懈重视种族问题的成果,白人和黑人,可以平起平坐做好朋友了。但然後呢?政治正確帶來的只是大群體之间的穩定,但我們只要在生活,心就會不平靜的。所以盲點求解的是,從大种族问题放低到個人身份認同,也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解读。我一路看一路点头,觉得他对种族歧视的对抗,也完全符合女权对男权的对抗,也符合理想主义对世俗的对抗。

替人搬屋是全程推进故事的動作,當然首先這代表了他們並不高的身份地位,其次也是他倆見世界的方式,一種似公路片的比喻。沿著旅途出现的問題,總好讓人覺得是路的錯,而其後才發現是人的錯。

进一个人的屋子,与在马路上遇见这个人的差别在于,屋子是一个人生活方式、阶级地位、人际关系的展览厅。从高级画廊到路边去世老人的破房子到养生派对别墅,Colin和Miles面见各种各种的生活,每间屋都有和他说话。

画廊老板是知识分子式说教,那个场景尤其讽刺有趣。老板说“你们望着彼此,一定可以感受到彼此的爱的。”两人望向彼此。“可千万别往性的成分上想啊。”“你一说就有了。”可真像读书时候的我,书说,要有爱,我说好的。生活中却是一切fucked up后,我一拍脑袋才想,刚刚本应该有爱?可有谁一边生活一边能被上帝划重点?这段是过分乐观的自由意志论。

继而又见那间留了帆船的屋,雇主一个轻佻的电话后离开联系上屋内的遗照就可联想到屋主是个多么孤独的老人,Colin的笑话里带点心酸“这对夫妻要是知道了自己一辈子留下的东西都会被一个黑鬼扔掉,心里可不知道怎么想啊。”镜头慢慢离开那堆在屋子中心的物品,变成虚无的调子,人生不过如此,他开始想的是还有什么值得抗争?

至于那个养生派对,又满是平庸的味道。Miles的困扰不在于经济,不在于婚姻,他恐惧平庸和趋同,所以总误把冲动当激情。他崩溃在见到了别人纹了和自己一样的纹身,见到了自己连外卖都不可控制,见到了努力抵抗但依然和别人没什么不同的自己,所以开枪了。

Colin最大的命题但也是我不太喜欢处理方法的部分,是不停出现在面前的被打死黑人的场景。Miles显然不能理解朋友的这种恐惧。Colin喝蔬菜汁的乖乖,是为了竭力反抗历史累积的偏见,更要抵抗偏见传输给自己的愤怒。

影片很有洞察力地阐述了偏见和恐惧带来的一种很少提及的危害。那就是偏见带来的恐惧不仅影响人的心情和状态,更会影响人的行为,并且往往会印证偏见的合理性,继而恶性循环。想起另一个笑话,老爸老妈浪漫史里的巴尼的哥哥在婚姻中从不在下班后把时间花在陪伴侣上,而是只爱一个人疯狂泡健身房,理由是,我害怕你万一哪天不要我了,而我身材又走样了,就没有人要我了。于是很快,他的伴侣也真的就不要他了。他说,你看,被我猜到了。

全片最高超的布局,在于把Colin入狱的原因,放在了影片的后半段揭开,并且借了一个旁观者的嘴,用看似出于逗趣的考虑讲述出来。和一开始就讲明一个罪犯的前世今生的区别是,现在的安排使得观众对Colin不因过往事件而有预判,对Colin来说,那个事件是他一直不能告诉我们的一个秘密。

他希望对你说,如果你了解现在的我,你会原谅以前的我。如果我不告诉你以前的我,我是不是就可以假装现在的我从没犯过错?

当然不可以,和管理员的对话让Colin找到答案。Colin问“为何总有这么多规则,连多三分钟的自由我都不能拥有?”管理员回答“你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你曾经打破了规则的底线,而我现在看管你,只不过是要你证明,你有重新获得自由的资格和能力。”

只要相信着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我们就总能找到一种方式来理解他人,也能找到一种方式来放过自己。但理解不代表认同,放过不代表改变,想要结束兜圈,就得重看过去,找出问题,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宽恕包容他们的过错。但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他们的过错,这是盲点,我们时而怪自己太多,时而怪别人太多,最直白的台词已经说了,盲点是无法克服的,唯一的办法是提醒自己习惯它的存在。

虽然这些点题的句式和一些完全为放大视听而存在的处理使得影片应该难逃被诟病过于规整,但我已经被整体精致的写作收买,确定这是编剧睁大眼睛观看生活的结晶。

 4 ) 精彩之处

电影《盲点》的精彩好看之处,不在于华丽得掉渣的快速剪辑,家庭温情影片根本不需要;不在于抑扬顿搓的有力配乐,清淡如水的音乐画龙点睛即可;不在于锋回路转的曲折情节,顺其自然的励志就行。好看在哪呢?好看在传达了不图回报的正能量--爱。很多人评论说影片中莉安妮女士对陌生黑人穷小子麦克的关怀是不合情理的,非亲非故的她为何那么关爱他呢?诚然如果没有美国基督教文化作为电影《盲点》的宗教背景,这样的影片是叫人难以置信的,但因着莉安妮全家的基督教宗教信仰,影片中的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给这个冷漠社会极大的正能量传达。

 5 ) 黑白隔阂,永难消除

灯塔国的种族问题被掩盖在了政治正确中,所以人都觉得黑白隔阂已经消除,但事实是,所谓的黑白隔离墙虽然拆了,但种族心中的铁丝网却依然坚挺的存在着,一个黑人跟一个白人成了好友,但当打架的时候,黑人进去了,白人没事,然后大街上黑人男子被无辜强杀,但是杀他的白人警察却没有受到刑罚,再来一个本来是黑人的聚会,因为白人的参与,最后整个例行聚会只剩下了三个黑人等等等等,经济的发展,知识水平的提高,并不能消除掉肤色的隔阂,人们只看到肤色就做出了判断而忽视了当时情况,这就是人们心中是盲点,肤色种族就是人心中的盲点。

 6 ) 我和你的区别在于“我不*人”

电影前半段就是在将一个道理,就是交友不慎会殃及鱼池,伤及自己,伤及朋友,伤及子女,黑人在聚会后,兄弟打架后的吐露就是,假释期间的完美解释,小心翼翼的或者每一天,生怕会因为什么事情会再次进监狱。电影在后半段也在讲述一个道理,电影巧合的把黑人与警察在家中相遇,用一大段饶舌的话语,完美解释了种族的境遇,黑白人的区别在于,我不杀人,而你是肯定的,这句话也深刻的戳痛了警察的内心,同时,弹幕上一致对黑人的饶舌话语,佩服不已,成为了全片的经典所在,将电影升华到了另一个境界,黑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美国的处境,电影可谓是拖沓中有剧情,言语中有生活,也还算得上合格的纪实类电影,前提是你要坚持看到最后。

 短评

2018510 二星还行

7分钟前
  • 多不利登
  • 较差

对黑人文化实在无法共情

10分钟前
  • 文西
  • 较差

故事极烂,倒是很贴切地体现了黑哥哥们张口就是说唱的思想感情。

13分钟前
  • ycho
  • 很差

黑白人种在故事中被对调了身份,黑人是改过自新会喝蔬菜汁的好黑人,白人是满嘴粗口拿枪揍人的坏白人。nigger一词本身所具备的歧视羞辱意味是客观存在事实,既然白人叫黑人nigger是歧视,那黑人叫白人nigger为何不是歧视。路灯下兄弟两人火爆质疑彼此的谈话是对主题的直接挖掘,反常规的设定下,是对黑人的“再歧视”,而又会有多少人察觉和体会到,所谓“盲点”正是如此。而后来Miles回到家不许妻子叫他nigger也是意识到问题所在的回应和佐证。关于Collin那夜撞见警察枪击黑人同胞的事,没有被击毙的黑人犯罪与否的信息,后来电视台也只针对“白人警察击毙黑人”这一点做报道。那么重点的选择是不是有刻意回避事实。本片和《你给的仇恨》一样具有克制且客观的表达在逐渐极端的现代语境下是难得的。

1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说唱乱入传统对话,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最后的monologue简直燃炸天,给种族问题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Daveed Diggs是块宝。本次戛纳最令人惊喜的市场放映!

19分钟前
  • 张大雕
  • 力荐

有盲点和选择有盲点是不一样的。你可以说自己以前从来没关注过一种文化,所以不理解。这和知道自己的盲点在哪里之后还继续选择不去理解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20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剧作灵感大体上都是拿的《怒火青春》,换了文化背景、社会问题,包括去什么小资聚会啊、结尾的突然遭遇啊,这些大的结构骨骼都是直接拿来用了,结局倒改成自己的了,因为那种反转结局也早都被《怒火青春》、《野兽良民》玩过了,你再玩也没什么意思,也怕人说抄的太明显、太套路,不过还是抄了不少,但各方面不如前者。叨逼事情的拍法也是拿了《蚁人》系列的,不过也没敢做的完全一样,但仍然能看出来。总之就是东拿一点,西借一点。 好在“魂”没怎么丢,当然,这只是从创作角度温和谦虚点的说法,要严肃点说,魂不魂的也只是剩下一些“观点”,和电影本性关系不大。

21分钟前
  • 大 象
  • 还行

......太左了,明明是房价的锅么,看看湾区多少差区被买成好区了

23分钟前
  • Amino
  • 还行

黑人文化的大量介入是这部批判种族歧视电影的亮点。

26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被逼急了就出口成章。曹植懂你 bro

30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可以和《黑色党徒》、《抱歉打扰》并称为2018年度黑人电影“三朵金花”。

3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做作

36分钟前
  • 正在
  • 还行

喜剧的外壳,诉说社会矛盾,阶级固化的愤怒时常摧毁理智。也部分解释了为何黑人爱rap,或许能动手就别BB的都已经死去或进去了。

41分钟前
  • Carf
  • 推荐

Brilliant!太惊喜了!剧本太棒了!原本我真的非常不喜欢关于racism的电影,因为总是太激进和自怜,但本片却用喜剧的方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种恐惧。嘻哈文化大概是在Diggs的骨子里吧,所有的笑点和Rap都很自然,最后那段Rap太振奋了!这他妈才是真正的嘻哈电影啊!

42分钟前
  • 顾老肉
  • 力荐

美国年轻独立电影人的水准基在这,中国年轻独立电影人的水准,hmmmm,还是算了吧。

44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心一直悬着,怕他最后几天又犯错误,等过了之后,看出他自己变得谨小慎微,最后还是爆发了,但是安全着陆。张力、节奏控制太好了。

46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所看到男人之间的友谊,所看到黑人被白警官枪击,当黑白种族的立场出现错位,生活被恐惧所支配,我认清了世界带有着不安,我的反抗凭借我是一个rapper,面对你我不会扣下trigger,因为你才是世界的nigger

50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似乎是导演处女座?拍的不错,紧张气氛到位,剧情和其他各方面都令人满意。黑人与白人待遇不一样是主旨,例如同样是打架,警察可能对黑人立即开枪,而对白人不会;分议题感觉是反私人持有枪支合法,坐在地上摆弄枪的小娃娃真的吓破人胆。

52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3.5 尾声的爆发真是精彩,反复看好几遍~

53分钟前
  • vivi
  • 还行

不错不错 相当扎实的电影 认真讲故事 男主的反思表现得很好

56分钟前
  • Insider J.D.
  • 推荐